陳破空:突然換幣 金正日掠奪民財

陳破空

人氣 2

【大紀元12月16日訊】11月底,金正日當局突然宣佈更換貨幣,舊幣兌換新幣,比率100比1,並設置換幣限額,每人最多只能換10萬舊幣,勒令朝鮮全民在一星期內完成換幣。

改幣後,民眾恐慌,紛紛到黑市搶兌美元和人民幣,顯示朝鮮人對其本國貨幣進一步喪失信心。原來,朝鮮老百姓很少把錢放到銀行,如果手上有錢,多數民眾都寧願藏在家中,稱為「衣櫃裡的錢」。

改幣背景,要追溯到2002年,朝鮮實施「七一」經濟改革,物價放開,商品價格上漲,同時,提高工資,並引入獎金制度,朝鮮經濟略為活絡。但,有限的經濟成果,大都被金正日政權投放于軍事,優先供養軍隊(稱為「先軍政策」),發射導彈,搞核試爆;挑釁國際社會的結果,又是不斷遭受制裁。朝鮮經濟,因而艱困依舊。眼下,物價飛漲,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數百萬民眾陷入饑饉。

「經濟改革」的七年間,部分民眾做生意,比如,通過中朝邊貿或走私,成為「先富起來」的一族,改幣,首當其衝的,就是這些所謂「富人」,兌換上限的規定,幾乎使他們手上的財富「一夜歸零」,按照黑市價格,10萬朝鮮舊幣,僅相當於幾十美金。超過10萬舊幣以上的那些錢,即藏在「衣櫃裡的錢」,從此變為廢紙。

那些「先富起來」的朝鮮人,大多屬於「出身成分不好」的群體,不屬於朝共既得利益集團。他們挑戰了朝鮮的計劃經濟,還通過賄賂官員,在相當程度上擺脫了政府控制,甚至倒過來,可以支配政府,或政府的某些部分。這股突然出現的「市場勢力」,令金正日不安,如芒刺在背,他認定,要為其三子金正銀繼位掃清道路,就必須先期消滅這股「市場勢力」,以絕後患。

針對改幣,金當局的解釋,冠冕堂皇:「因為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情況日益嚴重,要改變經濟失衡現象,實現金正日委員長消除貧富差距並建設平等社會的構想。」

通過突然換幣,金正日掃蕩了富人,但也禍害了普通百姓,包括窮人。因為,除平壤之外,外地連廣播都很少,多數民眾不能及時得到消息,當他們最後得知換幣通知,市面上的商品幾乎已經被城市居民搶購一空。朝鮮原本就物質匱乏,實施換幣後,各地生意停頓,物質更加短缺,對正在挨餓受凍的數百萬民眾,無異於雪上加霜。

為防止動亂,改幣措施公佈前,金正日特意視察了「人民保安省」(朝鮮員警廳),面諭他們,隨時準備鎮壓。改幣後,朝鮮民眾強烈抵制,咸興地區商販甚至暴動。金政權於是稍作「讓步」:兌換上限,從10萬舊幣提高到50萬舊幣,稱為「第一步措施」;並宣佈「第一步措施」結束後,只要到銀行儲蓄,就可全額兌換新幣,不設限額。

民眾憂慮,如果到銀行儲蓄,政府會追查資金來源,當局則宣稱:對100萬舊幣以內的資金,不追查來源;對於超額部分,只要說明原因,也允許以全額兌換形式進行存款。這裡,似乎有「鼓勵民眾儲蓄」的意思,然而,朝鮮銀行,存款容易取款難,基本上是有進無出,形同陷阱。金政權的「鼓勵」,實際是要把天下民財都收為己有(名為「國有」)。

金正日美其名曰「貨幣改革」的換幣把戲,既非「劫富濟貧」,也非「劫貧濟富」,而是「劫民濟黨」、「劫民濟王」,這是金正日政權對朝鮮老百姓公然的、赤裸裸的掠奪。

如此粗暴手段,當今世界,恐怕也只有在朝鮮才行得通,由此,世界也見證金正日的「本事」:硬是將朝鮮半島北半部,變成一個大監獄;所有的朝鮮民眾,都成了這個大監獄的犯人,「只准他們規規矩矩,不准他們亂說亂動。」予取予奪,任宰任剮。

改幣之前,今年九月,平壤當局還修改「憲法」,放棄「共產主義」,對此,金正日說:「對共產主義沒有把握,但對社會主義我想嘗試一下。」

然而,「憲法」中被去掉的「共產主義」字樣處,都為金正日的「先軍思想」所取代,猶如中共放棄「以階級鬥爭為綱」、改提「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一樣,換湯不換藥。修改後的「憲法」,同時賦予金正日更大權力,稱「委員長是全軍和全國的最高將領」,金氏獨裁,果然是變本加厲。

修改後的朝鮮「憲法」,還在第八條中增加「尊重和保護人民的人權」一語。原來,平壤當局正竭力與美國套近,圖謀撈取經濟和政治利益,在美國特使到訪前,要掙個「表現」。這使人聯想到,2004年,中共曾在其「憲法」中加入「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一語,孤零零的九個字。都是面子功夫、「形象工程」、欺世盜名的招牌。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陳破空:索馬里海盜,挑戰中國硬實力
陳破空:漫漫流亡路,故國遙遠
陳破空:沒有「胡溫」,只有「江胡」
陳破空:薄熙來打黑,動機複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