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基因 來自父系遺傳

人氣 11
標籤:

【大紀元12月3日訊】〔自由時報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在兩性戰爭中,女人總是靠活得比男人久扳回一城,但把女性之所以長壽歸功於其禁欲與耐力,卻是搞錯方向。日本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男女的基因物質不同,父親傳遞下來的基因可能縮短後代的壽命。此實驗對理解人類等哺乳動物的老化過程具啟發意義,有朝1日或能發展出延緩老化方法。

利用取自兩隻母鼠的基因物質,東京農業大學科學家製造出沒有父親的母鼠,亦即透過生物學方法將母鼠的卵子虛擬為公鼠的精子。這些沒有「生父」的超級母鼠,比那些身上同時擁有父系與母系基因的正常老鼠活得更久,壽命約多出三成。這份2日刊登在「人類生殖」期刊上的研究報告指出,這項發現首度證實,精子傳遞的基因可能對哺乳類動物的平均壽命產生負面影響。

以2004年研究成果為基礎,東京農大河野友宏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培育十三隻沒有「生父」或稱「雙母」(Bimaternal,BM )的超級母鼠,相較於對照組,這些老鼠的平均壽命多出一百八十六天。這顯示無「生父」的老鼠壽命要比一般老鼠多出三分之一。

這些有兩個「生母」的老鼠都一定是母鼠,且形體遠比正常老鼠小,重量也較輕。河野指出,牠們長壽可能反映其基因體印記(imprinted )的方式不正常,因為牠們沒有父系的DNA。

雖然目前還不清楚這項效應是否適用於人類,但這項研究為基因對哺乳類動物老化過程的影響提出新的灼見,成果甚至可能為女人比男人長壽的原因提供線索。

相關新聞
對症下藥 走出當代中醫診治誤區  
土耳其125歲女人瑞或史上最長壽
年長工作者 愈活愈健康
星期日心騎日 高雄人騎出健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