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獎決賽 三華裔獲頭獎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2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竹思紐約報導)2009年全美「西門子科學獎」(Siemens Competition in Ma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12月7日在紐約大學宣佈結果,來自紐約的江若夷(Ruoyi Jiang)獲個人項目獎,來自德州的劉丹(Dan Liu)與陳逸寧(Kevin Chen)與隊友卡森(Sean Karson)獲團體組獎。

兩項獎的頭獎金分別為十萬美金,另外闖入決賽的5位學生與5個團隊也分別獲得一至五萬美元的獎學金,所有獲獎者中有半數是華裔。

紐約學生的藥物研究獲個人頭獎


來自紐約的江若夷(Ruoyi Jiang)獲個人項目獎 (主辦單位提供)


12月7日, (左起)西門子基金會主席Tom McCausland和Jim Whaley與獲個人項目獎的江若夷(Ruoyi Jiang)和西門子基金會副主席Jeniffer Harper-Taylor,以及評委主席Tom Jones。(主辦單位提供)

17歲的江若夷的參賽項目是從分子層面研究癌症化療藥物Taxol抗藥性原理,其結果可有助於人們瞭解Taxol殺死癌細胞的作用機理,並對發展抗癌藥有幫助。他說自己2年前選擇這個項目是因為,「癌症是人類的首要殺手,我希望自己的研究能為人類有所貢獻。」

他坦言對獲獎感到意外,「我看到許多其他選手的工作都太棒了。可能因為我的研究涉及生物、物理、化學、電腦等等廣泛領域,因此獲獎吧。」在項目研究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需要瞭解許多領域的知識,但他表示:「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出生於康州紐黑文,現就讀於紐約長島Ward Melville高中的江若夷,父親是生物技術科學家、母親在週末的中文學校教書,父母均來自福建,他認為自己具備華裔刻苦勤奮品質,父母在這個過程中對他幫助都很大。他還在包括奧林匹克科學競賽等許多比賽中都榜上有名,除了科學外他有小提琴、網球、繪畫等多方面愛好,並常在醫院做義工。現讀11年級的他準備從事科學研究並希望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念耶魯大學。

跨州合作 團隊精神感受多


來自德州的劉丹(Dan Liu,右)與陳逸寧(Kevin Chen,左)與隊友卡森(Sean Karson,中)獲團體組獎 (主辦單位提供)


11月7日, (左起)西門子基金會主席Tom McCausland和Jim Whaley與獲團體組獎的卡森(Sean Karson)、陳逸寧(Kevin Chen)、劉丹(Dan Liu)和西門子基金會副主席Jeniffer Harper-Taylor,以及評委主席Tom Jones。(主辦單位提供)

劉丹與陳逸寧分別就讀德州的Liberal Arts and Science Academy高中和William P.
Clements高中,他們與來自佛羅里達州的卡森(Sean Karson)相識於數學夏令營,決定一起挑戰一個數學難題-在網路循環系統中連結移除的變數,開始了跨州合作。

「這些研究可能運用在網絡及交易方面。」 16歲的劉丹說。他出生於瀋陽,很小就隨父母移民來美,「我的父母很不同,他們從來不會給我壓力,都是鼓勵我憑個人的興趣發展。」他表示今後會向科技領域尋求發展。

17歲的陳逸寧在美國出生,現為工程師的父親來自寧波,母親來自上海。他表示通過這個項目,自己學到團隊合作的方式與精神,收穫很大。將來他打算從事計算機科學方面的工作。

與江若夷一樣,劉丹與陳逸寧同樣參加各類科學競賽並多次獲大獎,並且業餘愛好廣泛。劉丹參加交響樂隊和游泳隊,平時也喜歡電子遊戲。陳逸寧還因參加數學競賽多次與美國總統會面並上電視節目,平時他喜歡彈鋼琴、打網球並設計電腦程序。

卡森則表示其項目導師也是華裔教授給了他們很大幫助,進行中遇到的困難包括他與團隊成員地處東西兩州,但是也從中學會了團隊合作,尤其與華裔一起工作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評委們對於這些小科學家們的工作給予極高評價,康州Wesleyan大學數學教授考林(Karen Collins)說,「我們從沒期望高中生能獲得這樣的成就,這一在圖線理論(graph theory)中的高級研究結果已被其他數學家引述並在數學領域帶來衝擊。」

過去幾年裡,獲得「西門子科學獎」的有很多是華裔,2008年的個人項目頭獎也是頒發給醫學研究項目-德州數理高中(The Texas Academy of Math and Science)讀高中的錢文對醫院感染的研究,而團隊類獎的兩得主之一也是華裔。

「西門子科學獎」始於1998年,致力於選拔全美最優秀的數學和科學方面的學生,每年提供超過700萬美元支持科學領域的教育和發展。

相關新聞
兩華裔生獲西門子西屋科學獎團體賽冠軍
美華裔學生包攬西門子AP全國獎學金
西門子科學獎 四華裔生獲殊榮
西門子科學獎 女生拔得頭籌華裔耀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