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仁壽:科技循環 載舟也覆舟

楊仁壽(雲林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

人氣 30

【大紀元3月19日訊】經營環境的變遷似乎愈走愈快,每一波的經濟不景氣總會淘汰許多體質不佳的企業,讓產業生態重新洗牌。如同景氣循環是企業的重大考驗,科技也有著類似的週期循環,牽動著企業的生死。下面用影音儲存科技的週期循環,來說明這個現象。

最早的影音儲存設備使用磁帶技術,像是錄音帶、錄影帶。1975年新力發表Betamax錄影帶規格,三洋、東芝、先鋒等都跟進生產。1976年松下旗下的JVC公司發表VHS規格,提供比Betamax格式更長的播放時間與更好的畫質。1984年時,約有40家公司聯合支持VHS,而支持Betamax的只有12家。Sony最終在1988年承認失敗並開始生產VHS錄影機。主流規格爭奪戰結束後,當然幾家歡樂幾家愁,押寶Betamax規格的廠商損失慘重甚或關廠,精研VHS規格的廠商則能主導市場,且主導一段時間。

第2次影音儲存科技週期循環,是因為光儲存技術的發展而產生。1982年飛利浦與新力合作研發出數位化音樂CD(Compact Disc)。此技術應用在影音儲存設備是在1993年由新力、飛利浦、松下等公司聯合制定VCD規格,其後VCD逐漸取代錄影帶。又有一批跟不上VCD技術的廠商被市場淘汰。

在VCD之後,為了有更高容量以便儲存更高品質的影音資料,開始有DVD的發展,其中曾發生兩次的主流規格競爭。第一次DVD主流規格的競爭發生在1990年代中期。一種是由菲利浦、新力等公司支持的MMCD技術,另一種是由東芝、松下、日立、先鋒等所支持的SD技術。其後由IBM和微軟等大公司出面強迫兩方陣營協調出統一規格,而平和落幕。其後,因應高畫質電視(HDTV)逐漸成為主流,需要更高容量的儲存設備,因此開始高畫質DVD的研發。

高畫質DVD主流規格競爭中有兩個陣營,一是東芝為首的HDDVD規格,推廣組織中的重要成員如Memory-Tech、NEC、三洋等,且微軟、英特爾、華納兄弟等都予以支持。另一個是由飛利浦和新力著手研發的藍光DVD(Blu-ray Disc,BD)技術,他們同樣成立推廣組織爭取各方支持,支持者如夏普、松下、三星。2007年開始,BD的銷售量超越HD,2008年1月華納兄弟宣佈不再支持發行HD影片,接著影片通路商如Netflix、BestBuy’s、HBO、Wal-Mart先後轉向支持藍光。2008年2月東芝宣佈不再生產HD DVD光碟機,BD成為主流規格。

同樣的,在這場主流規格戰爭中,押對寶的廠商趁勢崛起,錯失機會的廠商將失去市場。科技變動腳步愈走愈快,每一次變動都會淘汰一批企業,跟上且跟對腳步的才能生存與繁榮。◇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鄧正梁:雷曼兄弟破產的省思
劉孟奇:給大學新鮮人的一封信:社團是必修功課還是浪費時間?(上)
楊仁壽:企業文化如何傳播
李子衿:第二波金融海嘯會不會到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