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偽存真 巧讀招聘廣告「弦外之音」

人氣 1
標籤:

能否正確、有效地閱讀招聘廣告,直接關係到求職的成敗。筆者認為,正確閱讀招聘廣告應抱著「不可不信,不可全信」的態度,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廣告的字裏行間「讀」出你所需要的資訊來。 

去偽存真,拔開花言巧語的迷霧  

很多人認為,公開發行的報刊上刊登的招聘廣告,應該是可信無疑的。其實不然,雖然招聘廣告一般都有勞動或人事部門的批文字型大小,但這只表明該廣告的合法性,並不代表其招聘行為的合法性。求職者一定要留意那些通過合法廣告的「花言巧語」來掩飾的不法行為。招聘廣告是虛是實,是真是假,都可以從廣告字眼的「蛛絲馬跡」中探索出來。 

底氣足不足。 招聘廣告以招聘為目的,但企業都會利用在大眾媒體上亮相的機會為企業「臉上貼金」。那些在廣告上避而不談企業歷史、現在和未來的,其規模不會很大,難以「上臺面」。

同樣,即使是合資企業,如果合資雙方均為財大氣粗的大公司,肯定會標明雙方的背景,如果籠統地稱為中外合資企業,那麼合作雙方極有可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至於只留下聯繫信箱、BP機號碼之類的招聘單位,還是少接觸為好,說不定哪天就會「人去樓空」。 

頭銜華而不實。一些公司為了提高入職要求,或吸引較高學歷的應聘者,將職務頭銜修飾得美輪美奐,有別於一般慣用的職稱。 

長請長有。一些職位空缺,長年累月都在報章刊登廣告,仿佛永遠請不到合適的員工,請注意這可能是某些公司為測試市場動態、人力資源流動情況的一種招數。 

刊登次數過頻。同一單位在短時間內連續刊登相同的招聘廣告,說明該企業招聘的人數多且急,求職成功的可能性較大。若一個單位數周後再次刊登同樣的廣告,說明該單位待遇不好,很難招到人或招到人後留不住人,應三思而行。 

降格以求。以往某職位一般需求大專學歷,唯廣告中明確一般學歷及經驗即可,其實,除非申請人擁有豐富經驗或表現特別突出,否則難以錄取。 

實則虛之。某些機構會在報章大量刊登廣告示,給人不斷發展的錯覺,目的是掩飾裁員危機,有時在財務狀況上故弄玄虛,以避開債權人的追逐壓力。 

保證年薪。最常出現以傭金為主要收入的行為業,而最後能否實現需視入職者的工作表現及能力,求職者可先衡量在沒有傭金的情況下,固定底薪是否達到可接受水準,勿讓廣告字眼誤導。 

 「急聘」的背後。某些公司附加「急聘」、「大量求聘」等字眼,目的是借助廣告大量吸納新血,在錄用後的短期內再淘汰不合適的員工,本來「人揀你,你揀人」實屬無可厚非,但是打工仔切勿胡亂申請,以免上了「使用廉價勞動力」的當。 

語法怪異。早前某報刊登被指有性別歧視的招聘廣告,經法庭裁定,由於文句中無任何標點符號,使人可得出兩種不同的理解,而成功脫罪。由此可見,雇主可以利用一長句而避開有關法律的限制,求職者宜細細推敲此類廣告的含意,以免浪費精力和時間。 

高薪誘人。目前許多廣告打出的工資高得驚人,如年薪十萬、百萬,這些單位大多對學歷、經驗、能力、社會關係要求較高,不適合下崗職工,而且許多廣告是為了製造轟動效應,起促銷作用,大可不必理它。 

三思而行 勿讓招聘廣告誤導 

對於五花八門的招聘廣告,求職者必須保持理智而清醒的頭腦,準確地捕捉真正屬於自已的職業機會。 

注重時效性。有少數人事顧問公司,為了壯大聲勢,在職位推薦中,刊登一些已過期「招聘」,而所報的薪金亦可能與真實情況有差異,求職者宜選擇信譽可靠的人事公司代為篩選。另一方面,網上招聘專頁亦會現更新不夠及時的情況,求職者須注意廣告的上網日期及網頁的更新頻度。由於報紙發行量大,覆蓋面廣,因而應聘的人多且競爭激烈,因此,求職者應盡可能早地買到報紙,早作準備,早點去應聘,以增加就業機會。 

注重全面性。招聘廣告大致包括四個方面內容:

1、廣告標題:如:「高薪誠聘」、「某某公司招聘」等;   

2、公司簡介:包括企業名稱、性質、主營範圍等;   

3、核准機關 :發佈招聘廣告一定要經過人事或勞動主管機關的核准,廣告中還需特別注明; 

4、招聘職位 :包括職位名稱、任職要求、工作能力、工作地點等;

5、公司政策體現:包括工資薪酬、社會保障、福利待遇、學習培訓等;  

6、聯繫方式:指聯繫電話、通訊位址、郵碼、傳真、電子信箱、聯繫人等。有的應用聘者「只見其一,不見其二」,往往因錯讀廣告內容而使求職失敗。   

注重真實性。許多廣告都列明見報三天后現場招聘,求職者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打電話或實地考察招聘單位,瞭解經營和福利狀況,作好思想準備,把握主動權。 

注重啟發性。 招聘廣告並不是求職者最有用,在職者尤其是準備跳槽者也很有用。從廣告中你可以瞭解到:在當地能找到哪能工作?入選者需要具備哪能條件?哪些工作領域看起來最有希望?

可得到多少薪金,報紙上的招聘廣告不僅反映了某些職位是空缺的,而且反映了這類工作的空缺是不是普遍性的,如果是普遍性的,那麼一定有許多單位尚未打出廣告。研究招聘廣告,還可以瞭解某一項工作需要哪些技能,這些情況可以幫助你為將來作好準備。 

明察「軟硬」,提高應聘效率  

通過廣告應聘,必須抓住關鍵字語,明確招聘要求,尤其要分清「軟」條件和「硬」條件,這是提高應聘效率的關鍵。用人單位對所招聘的員工的種種要求是很明確的,這些要求,對求職者來說,有「軟」、 「硬」條件之分:「軟」條件是有商量餘地的;「硬」條件是不可商量的。

這裏先剖析一則招聘廣告,某公司招聘高級財務人員2名,要求:1、財會專業本科以上學歷;2、本市常住戶口;3、年齡40歲以下;4、有高級會計師職稱;5、男性;6、有敬業精神、責任心強;7、秉公辦事、作風正派;8、做事有條理,管理能力強。

細讀後發現,廣告要求的一至五條是相當具體的、實實在在的,是「硬」條件。如果求職者有一條不符合的話,用人單位是不會接受的。而六至八條是「軟」條件,伸縮性大,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人人都可以說自已能做到,如果求職者「硬」條件完全符合,只是「軟」條件稍有距離,也應大膽去應聘,只要在面試中能自圓其說,工作中認真努力,入職是大有希望的。

(本文轉載自中國職場網)

相關新聞
實習——職場的敲門磚
澳經濟放緩 就業招聘廣告減少
【聖旨】寧波驚現史上最牛的招聘廣告
澳紐銀行專家: 商業投資應遏止失業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