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馳騁劇場30年 蘭陵劇坊編導卓明寶刀未老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朝福高雄1日電)蘭陵劇坊 30年前成立時演出舞劇「貓的天堂」編導卓明,近來加緊安排蘭陵30周年慶的「蘭陵三十˙傳奇再現」系列展演,馳騁劇場30年的他愈老愈忙,也向外界證明寶刀未老。

「貓的天堂」30年前首演時,膾炙人口,當年的編導,就是第一代「蘭陵人」之一的南台灣表演藝術發展協會理事長卓明。他在60歲時,再擔負重任,將以舞演劇的全新手法重現「貓的天堂」風采。

卓明表示,蘭陵劇坊30年前成立時,就是以「荷珠新配」、「貓的天堂」 2齣劇,開啟台灣劇場新氣象,也造就一批「蘭陵人」,並在蘭陵劇坊結束後,在各地開枝散葉,成為國內劇場的中堅分子。

熱衷電影和演劇的卓明,曾就讀政工幹校,也就是政戰學校的前身,學的也是電影和編劇,但他就讀政工幹校的原因卻是因家窮,讀政工幹校不用花錢。

在服完兵役後,對表演藝術堅持與執著的卓明,投入劇場,經歷過劇場發展的興衰,當然也看盡了人生的冷暖和起落。

劇場、電影等經營曾遭遇日劇、韓劇、餐廳秀與綜藝節目興起的衝擊,卓明說,這些戲劇與節目的元素外來性與草根性較多,但藝術歸藝術,只要國內還有一群對表演藝術堅持及執著的「憨人」,劇場還是會矗立不搖。

劇場、電影等的人才濟濟,卓明希望藉由優秀演員與舞者,延續蘭陵劇坊的風采,再將台灣過去風光的藝術表演生命力呈現,並喚起失落的本土精神。

卓明為了慶祝蘭陵30周年,與汎美舞蹈團首度攜手合作,以舞演劇的全新手法,重現「貓的天堂」。卓明表示,舞劇的演員演出不用太多言語、文字,他要求演員可誇大演出動作和張力,以行為語言演繹出舞劇的精髓,以舞入戲,爆發原始生命的衝力,更要以入世的精神來感動觀眾,賣力演出的舞劇才有價值,就像人的一生一樣,要活出價值。

卓明自豪的「貓的天堂」,演述 1隻家貓因嚮往自由,到外面世界探索被野貓欺負後,又選擇回到家中;1980年蘭陵劇坊首演時,編導大膽結合舞蹈肢體,以實驗式的挑戰思維,表達時而慵懶又文靜,時而劍拔弩張貓的社群生態,更打破當時以語言為主的劇場表演方式。

由於堅持要感動觀眾的執著,卓明與舞者多次排練,在排練場的熱情仍不減當年,身手也矯健,對劇情細節要求的堅持更不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