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軒瑋:北韓核武危機的背後

蔡軒瑋

標籤:

【大紀元4月17日訊】2009年4月5日,北韓宣稱成功發射火箭(「大浦洞-2」號),穿越日本上空,落在日本以東270公里的太平洋海域。這次發射證明了北韓已經擁有發射長程導彈穿越日本,甚或威脅美國東岸的能力。此舉引發國際社會高度緊張,對日本更有如芒刺在背。

然而,美國等軍方沒有採取攔截或反彈道飛彈的軍事行動,這說明了美軍其實能夠完全掌握狀況,在北韓發射同時便知道這枚火箭對東亞不構成立即性的危險。外交手段上,美國、南韓和日本隨即表示嚴重抗議,並視為嚴重挑釁,認為這一火箭發射是對2006年10月通過的〈安理會1718號決議〉的明顯違背。

平壤舞「箭」,意在白宮

北韓這枚火箭發射的當時,美國總統奧巴馬才剛剛在捷克布拉格談論了他「世界非核化」的願景,北韓火箭的發射,無疑衝擊了美國新政府的理想主義色彩。

這個主張退出伊拉克戰爭、並已經定調以外交協商手段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新政府,在北韓的眼中,在現階段對外使用武力制裁的可能性自然是極低,於是國際社會裡的機會主義者—北韓,自然不願放棄這個風險低,但極可能有所獲益的機會。

北韓的意圖其實很明顯,希望在新政府對北韓政策尚未定調之前,以強硬姿態向外展現現有發射核武能力,希望拉高往後的談判籌碼,藉此向南韓、日本及美國要求更大的政治及經濟利益。

核武訛詐 一貫政策

其實,北韓自1953年在中共扶植下建政以來,不惜犧牲國內經濟與民生發展軍事,多次視國內遭逢嚴重饑荒而不見。與前蘇聯與中共一般,人民生計總是被置於發展船堅炮利的政權目標之下。

1993年3月間,外界質疑北韓利用反應爐,加工蒐集鈽原料作為發展核子武器之用,北韓於是宣布退出核不擴散條約,引起朝鮮半島的第一次核武危機。這次事件由美國以外交談判的方式解決,在之後北韓又陸續做了多次挑釁:1998年,發射大浦洞飛彈落入日本本州東方海面、2006年也進行核子試爆,另外,與南韓還有數次海上零星衝突。北韓就藉由一次一次的挑戰現狀、威脅東亞安全 ,作為談判手段,向南韓及美國、日本換大量經濟援助。

中共是北韓背後影舞者

這次北韓發射火箭之後,各國震驚且譴責其破壞國際秩序,只有中共駐聯合國大使力排眾議表示,對此事件不宜有過激的反應。隨即中共外交部也表態在聯合國支持北韓立場。

有不少評論指中共為北韓撐腰,但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北韓在發射之前極有可能預先得到中共同意。在民生凋敝、經濟破產的北韓,中共作為其燃料80%的供應者、1/3的糧食供應者,和尖端核子軍事技術的主要來源者,絕對有對其左右軍事政策的能力。

2003年第一次六方會談,就是當時自稱崛起中的中共,在世界對它能力尚存疑問之時,製造了的一個能跟美國平起平坐的大國幻象。並不是當時中共已經有能力能穩定東亞部分區域的政治經濟狀況,而是全世界都清楚,韓共為中共之子,這場談判缺了中共,那就絕對什麼也談不成。

北韓作為中共代理的角色自韓戰以來即沒有改變,中共把武器交給北韓,使它作為「暴徒」角色,將駐韓美軍、南韓及日本變成了人質,藉此要脅美國、南韓及日本等國,藉此獲得更大政治利益。

北韓危機:中共危機煙幕

2008年9月,朝鮮共產黨建政60年。聯合國的報告顯示,朝鮮正經歷1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短缺。中共官方媒體卻極力美化、讚揚北韓,說是60年「光輝歷程」。過去1年來,中共媒體即極力讚揚北韓「政治正確」,說要「在政治路線上學習北韓」。這一連串的宣傳可以解讀為中共,極可能評估自己國內遭逢「信任危機」,許多中國人已經不相信共產主義,於是中共媒體粉飾北韓現況,使它可以扮演一個中共的「神主牌」角色—這個神主牌卻是謊言砌成的,是一個被包裝成天堂的地獄。

另外一方面,中共更希望在奧巴馬訪問中國大陸之前,展現它的國際影響力(其實是對北韓的影響力),目的是向美國等國家要求一些東西。如此看來,中共目前國內情勢並不像它自己所宣稱那麼穩定、安好,相反的,它其實是有求於美日等國。常言道:世事如棋。但世上也許再也沒有一個地方,比朝鮮半島更像人間棋局。(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北韓權力接班 希拉蕊憂爆發危機
【紀元專欄】加拿大高中生必修財務基礎課程 勢在必行
【名家專欄】個體的小行動或可拯救世界
王友群:中共假戲再上演 害人害己害子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