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鄭瑞城期許教改措施 讓孩子適性學習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19日電)教育部長鄭瑞城接受電視節目專訪表示,重大教改工作已到了只缺臨門一腳的時候,他非常有榮幸參與,將多聆聽各界意見,期許未來培養出能適性學習、有自信的孩子。

鄭瑞城日前參加中視「挑戰面對面」節目錄影,與中國國民黨立委洪秀柱、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吳忠泰就教改問題廣泛對談,節目在今天下午5時播出。

鄭瑞城指出,教改除讓孩子能優質學習、適性教育,品德教育是他最念茲在茲,希望教改讓學生有「品德、品質、品味」,也希望能改變家長接受「多元成功價值」觀念,因此,逐年推動12年國民教育、高中職免試入學、技職改造方案等,讓家長了解不必讓孩子全力擠進最好的學校,孩子也有成功的機會。

至於明星高中不歡迎免試入學政策,鄭瑞城表示,不可否認,有部分學生是很會考試的,並視考試成績為決定生涯規劃的依據,教育部現階段必須保留一些空間給這些學生,未來希望高中職免試入學涵蓋範圍達到70%到80%。

鄭瑞城說,語文、資訊、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學生應付未來挑戰必須具備的能力,本國語言必須能靈活運用,母語教育也希望適切推動,至於許多家長重視的外語教育,教育部會逐漸營造合適的環境,讓孩子適性學習,不必勉強。

洪秀柱表示,不管是誰擔任教育部長,所提的教改目標都是正確的,但大部分都毀在家長觀念錯誤。她說,目前所謂的「免試入學」還是要採計在學成績,結果搞出音樂、美術、體育課都要去補習的怪現象,她提醒家長不要為了面子而活,應讓孩子有機會適性發展。

吳忠泰認為,跑步比賽的終點比起點重要,很多家長卻陷在「不要輸在起跑點」的迷思,還罹患教育制度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反而對成長過程中可能傷害學生的升學制度充滿認同,他呼籲家長、教師要改變,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性,因材施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