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韓如:泰國「紅衫」運動探究

韓如

標籤:

【大紀元5月16日訊】編者按:泰國紅衫軍掀起的反政府示威活動,逼停東盟峰會,在軍方強制驅散下,於四月十四日落幕。但紅衫軍不久會否捲土重來?造成泰國紅、黃衫軍衝突不斷,政治陷入僵局的原因是什麼?如何尋得解決危機之道?

泰國反獨裁民主聯盟(紅衫軍)掀起的反政府示威活動,於四月十四日在軍方強制驅散下落幕。混亂的局面雖然得以暫時緩和,但紅衫軍此次的脫軌舉動、不久會否捲土重來,以及造成泰國紅黃兩大兵團衝突不斷,政治陷入僵局的原因,仍然值得探討。如何尋得解決危機的根本之道,彌合社會裂痕,更是泰國政府面對的嚴峻課題,也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紅衫軍逼停東盟峰會

三月二十六日,支持前總理他信(又譯戴克辛)的紅衫軍以現政府「非法」為由,再度聚集曼谷,包圍總理府。四月八日,紅衫軍發動了一場人數十萬、號稱「最後一戰」的大示威,發出總理阿披實(又譯艾比希)須在二十四小時內辭職的最後通牒,並以出租車、卡車堵塞了曼谷的交通要道,造成市區交通癱瘓。接著紅衫軍分兵前往芭提亞包圍東盟峰會,四月十一日下午,紅衫軍衝入峰會會場和媒體中心,迫使政府宣布峰會無限期延期,各國首腦從飯店屋頂搭乘直升機離開。

東盟峰會被迫取消,致使擔任東協輪值主席的泰國顏面盡失,嚴重損害了國家形象。泰國媒體當夜流行一句話:「這一天,大家都是失敗者。」泰國《民族報》十二日社論說:「無論人們穿著甚麼顏色的衣服,今天,我們泰國人徹底失敗了,失去了一切。」

一直以來,反他信的黃衫軍(泰國人民民主聯盟),給人印象較偏激,久占總理府,封閉機場,不達目的不罷休,而紅衫軍則較為理性,少有激烈衝突,但這次卻癱瘓曼谷交通,闖入內政部,包圍東盟峰會,行動失序,與以前的集會大不相同,為何會出現如此變化?

他信背水之戰

紅衫軍的「教主」、在外流亡的他信,已被對手逼到政治死角。阿披實政府上臺後,不斷加緊打擊他信,其資產接連被凍結,並有可能被法庭判刑。面對著法院、黃衫軍和軍方各種勢力夾殺的他信,在泰國的影響力已日益下降,泰國易三倉大學上月一項民調顯示,民主黨黨魁阿披實支持率為51%,他信只有24%。發動紅衫軍冒險抗爭,可謂他信的「背水之戰」,意在通過大舉示威和衝擊東盟峰會,激化局面,破壞政府形象,逼迫阿披實辭職。

三月二十七日,他信首次公開指責泰王顧問、樞密院主席炳.廷素拉暖是軍事政變推翻他的幕後策劃者,號召泰國人民四月八日大規模走上曼谷街頭,進行一場捍衛民主的「人民革命」。泰國政治學家巴溫博士說:「紅衫軍想要撤換樞密院的主席,在泰國,誰都知道樞密院是最重要的政治機構,就好像國王的耳目一樣。攻擊樞密院,就等於是攻擊君主,是非常令人不安的。」

四月十二日,曼谷與周圍五省進入緊急狀態,坦克開上了街頭,他信呼籲軍人推翻政府,「把握這個黃金時刻,我們將創造歷史。」十三日清晨,泰國軍隊開始鳴槍驅散示威群眾,衝突導致兩人死亡一百三十多人受傷。翌日在軍隊準備武力清場之際,情勢發生了急遽變化,紅衫軍首領宣布「暫時停止」所有抗爭,持續了三周的示威浪潮最終落幕。泰國政府立即對他信發出通緝令,註銷他信護照,加緊對這位眼中釘的清算。

他信這場不顧一切的拚死反撲,不僅沒有擊倒政府,反而強化了政府形象和執政能力,四月十八日的泰國ABAC大學民意調查中心顯示,近75%的泰國民眾認為,政府驅散示威過程透明、效率高。紅衫軍的失敗,使他信想重回政壇的夢想破滅,但他的政治影響力卻不會式微,當年施行的惠民政策,使許多民眾依舊把他視為救星。他信傳記作家克里斯.貝克說:「我不認為這會削弱他在廣大支持者中的重要象徵性,他們仍把他當成受到迫害的領袖。」

軍方介入政爭

阿披實之所以能平定紅衫軍,關鍵在於得到軍方的支持。在軍隊展開清場行動前,阿披實發表電視講話,強調軍隊將與政府立場一致,矢言於四日內恢復秩序。在阿披實發表講話時,海陸空三軍和警方高層一齊現身撐場,打破了阿披實失勢軍隊可能發動政變的謠言。

軍方一改先前對黃衫軍集會袖手旁觀的立場,強勢介入了政爭。幾個月前,與他信關係密切的總理頌猜主政時,也曾對軍方發布相同命令,軍隊卻無動於衷。軍方的支持使政府在對紅黃示威的處理上採取雙重標準,紅衫軍領導人乍都蓬忿忿不平地表示,黃衫軍占領總理府達四個月之久,封閉國際機場七天,至今沒有追究他們的刑事責任,而紅衫軍示威沒幾天,軍隊就開始鎮壓。

自二零零六年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他信後,軍方一再聲明不再介入政治,但長期以來,軍方是左右泰國政局的一個關鍵力量,他們表面中立,退居幕後,但每當政黨惡鬥和派系角逐走入死局時,往往發動政變重新洗牌。軍人干政,是泰國民主政治發展的隱患。

泰國政局動盪的根源

近年泰國政權不斷更迭,他信勢力與反他信勢力之間的較量趨於白熱化,而爭鬥的深層原因則是城鄉矛盾、貧富差距,經濟和政治利益分配失衡。泰國經濟轉型期中,城市資產階級大量獲利並控制國家經濟命脈,普通民眾卻未獲得實際利益;他信上臺後,採取了惠民的「草根政策」,得到占人口70%的農民支持。但同時,他藉此攬權和中飽私囊,也腐蝕了民主體系。

作為他信「死對頭」的阿披實政府,代表了城市中產階級的利益,控制著廣大的經濟資源,並得到軍方、司法和官僚的支持。他們是惠民政策的受損者,由於人數上處於劣勢,在每次大選中都被他信的政黨以多數議席擊敗。三年前,軍方採取政變的手段逼走他信,法庭又兩度顛覆親他信的民選政府,埋下了日後紅黃兵團輪番上街,惡鬥不已的導火線。

「紅黃對立」重創了泰國經濟與形象,泰國輿論痛心疾首地表示,無論是紅衫軍或黃衫軍,最大輸家是全體泰國人。據泰國旅遊委員會的預測,泰國今年的觀光收入將損失兩千億泰銖(五十六億美元),而峰會的被迫取消也嚴重損害了泰國的國際地位。為了緩和泰國社會的階級對立,阿披實宣布了修改憲法,但紅衫軍仍表示將繼續展開大規模示威活動。泰國民主黨顧問、前副總理班耶承認,紅衫軍可能捲土重來,且「來勢更猛」。

可以肯定,一場危機之後,泰國政局的動盪不會就此止息。對阿披實政府來說,如何化解紅衫軍與黃衫軍之間的對立,彌補社會裂痕,恢復經濟,重建國家信譽,將是一項艱巨的挑戰。◇

本文轉自【新紀元週刊】119期 (2009年5月No.1刊)
http://mag.epochtimes.com/121/6297.ht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泰國面臨人口老化  2025年60歲以上人口22%
曼谷歡慶世界法輪大法日
泰國證實出現首例新型流感確定病例
泰出現兩起新流感確診病例 東南亞首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