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五月份消費儲蓄雙增加

標籤:

【大紀元6月2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華盛頓報導)五月份,美國消費者開支增加了,收入增長了,儲蓄率提高了。六月份的消費者信心也較五月份有了進一步的改善。不過,這一連串的好消息看來並沒有提振投資者的情緒。箇中原因如何?

美國是一個以消費者為主體的經濟體。消費者開支占美國GDP的2/3。理論上說,消費者開支增加,整體經濟形勢就看好。凡是有關消費者的正面數據都應該被視為好消息。但星期五發生的事情卻有點不合常理。

*消費者狀況出現好轉*

一方面,新出台的有關消費者的數據都還算不錯。商務部說,五月份,消費者支出增加了0.3%,跟專家的預測一致。個人收入增長了1.4%,增幅是一年來最大的,也大大超過了專家估計的增長0.3%。稅後的可支配性收入也增長了1.6%。儲蓄率也有較大幅度的增加,達到6.9%。由於收入增加,經濟環境改善,消費者信心也進一步提高。密西根大學編製的六月份消費情緒指數從五月份的68.7提高到70.8,恢復到2008年二月的水平。從這些數據看,消費者的狀況在多方面都出現好轉。

但另一方面,市場對這些消息的反映顯然並不熱烈。在這些數據公佈之前,美國股市還處於長勢,但數據出來之後,反而全面走軟。收盤時道指和標普500指數都處於下滑狀態,只有納指呈現微弱的增長。投資人在擔心甚麼呢?

*近期消費支出不大可能強勁增長*

紐約民間經濟研究機構會議委員會的高級經濟學家,長期進行消費研究的專家肯·格德斯坦表示,消費者信心、支出和收入的提高當然是好事,但是大家感到不安的有兩個因素,一是這些增長幾乎完全來自經濟刺激措施,不能持續。二是儲蓄率過高,顯示消費者依然非常謹慎,經濟刺激措施的效果將因此而減少許多。

格德斯坦說:“我們可能會在今後看到消費者開支既不增長也不下降的走勢。至少在第二季度是這樣。這個夏季進一步改善的可能性也不大。秋季或許會好一些。”

格德斯坦指出,現在關鍵的問題是,驅動消費開支增長,更準確地說是避免消費開支下滑的主要因素不是工資,而是刺激措施產生的效果。失業者領取了政府補貼,家庭得到了稅金返還等等。消費者拿到錢之後不是用於消費,而是把錢存起來,導致儲蓄率大幅度提高。

第一季度的儲蓄率平均4.3%,三月份為4.3%,四月份為5.6%,五月份上升到6.9%。儲蓄率數字的持續升高說明消費者對自己未來的財務狀況存在很多的憂慮。存錢的目的就是為了應付將來的困難。目前對消費者威脅最大的還是失業問題。美國的失業率已經上升到9.4%,為26年來的最高水平。經濟學家格德斯坦認為,經濟復甦道路漫長,失業威脅依然嚴重,在這種情況下,要讓消費者放下心來正常消費顯然不太現實。

格德斯坦說:“如果消費者還在擔心,下一波就可能輪到自己被老闆叫去說,『對不起,經濟狀況太糟,我們不得不讓你離開』。消費者信心雖然有所上漲,但依然很低,表明人們的不安情緒還是很嚴重的。人們還在擔心,下次失業的可能就是自己了。市場就是看到了這一點,看到了今後幾個月消費支出不大可能會有強勁的增長。”

*儲蓄率還會繼續上升*

匹茲堡投資管理公司Federated Investors的首席證券市場策略師費爾·奧蘭多(Phil Orlando)認為,根據目前的經濟形勢看,儲蓄率還會繼續上升,最終可能會達到10%,然後才可能有所回落。美聯社引用奧蘭多的話說,“人們這麼積極地存錢,必然會減弱GDP回升的速度。”

會議委員會的經濟學家格德斯坦認為,目前美國經濟正在尋找未來的方向,好消息壞消息交替出現,人們應當採取現實的態度,不要對壞消息過於悲觀,但也不可對好消息過於樂觀。

他說:“現在的消息比三個月前是好一些。今後三、四個月消息或許會再稍微好一點。但如果期望超過這個,就可能過了頭。我們經濟下跌的黑洞太深了,要爬出這個洞將要通過長時間的艱苦努力。”

不過,這位經濟學家表示,真正的好消息是,現在人們不再像半年前那樣覺得經濟下滑看不到盡頭了。

關鍵詞:美國,經濟,消費,收入,儲蓄,投資,證券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不敵價格戰 日本車企5月在華銷量均下降
中國5月工業利潤增速大幅放緩 凸顯經濟困境
消息:中國國企設年薪上限 要求員工退薪
Fed壓力測試:美大型銀行都可抵禦經濟動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