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藝文休閒風 造橋老站拚新貌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彭健禮/苗栗報導〕設站百年的苗栗縣造橋火車站,在地方發展史佔重要角色,為指標性建築,但站房及周邊設施因老舊失修黯淡失色,鄉公所多年來爭取改善經費有果,將以「藝文休閒火車站」為主題,改造周邊環境,讓老車站風華再現。

改造工程昨天動工

原名「造橋驛」的造橋火車站建於民國前9年,原為日式木造站房,是山線鐵路南下第1站,民國24年受關刀山大地震損毀,25年改以當時最先進的鋼筋水泥技術重建完成,成為台灣首座平頂式水泥建築火車站,延續至今。

造橋鄉長張雙旺說,造橋火車站在地方產業、人文的發展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民國5、60年代,造橋磚瓦窯業、木炭窯業鼎盛,加上錦水村發現石油氣礦,曾使造橋站車水馬龍,熱鬧非凡,但隨產業沒落、石油氣枯竭及高速公路開通,車站客、貨運功能被取代,建築也隨歲月老舊。

多年來,公所持續進行整體城鄉地貌規劃同時,也將車站納入計畫,獲內政部營建署城鄉地貌改善計畫補助500萬元、縣府補助385萬元,改造老車站周邊環境,賦予老車站新生命,昨天舉辦開工典禮。

工程包括火車站建物主體、停車空間、人行步道、休憩設施、解說導覽設施、景觀設施等,預計明年元月完工。張雙旺說,未來造橋火車站不僅提供旅客乘車,也是融合藝術人文的好去處。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