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葉菜類安殺番殘留標準從嚴 蘋果反放寬?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9日電)行政院衛生署修改農藥殘留標準,台灣少數使用安殺番的包葉菜、小葉菜類殘留標準變嚴格,毒物專家林杰樑肯定這種做法,但對於政府同步放寬蘋果等安殺番殘留標準頗有疑慮。

美國銷台蘋果今年 2、3月被檢出有6批殘留劇毒農藥安殺番,其中一批殘留量高達0.37ppm。衛生署3月29日修改標準,公告放寬蘋果安殺番殘留量標準,從「不得檢出」放寬為「0.5ppm」。

衛生署同時放寬櫻桃、馬鈴薯、桃、杏等農產品安殺番農藥殘留標準,但基於總量管制考量,同步調整國內 3種可用安殺番作物的殘留標準,其中,包葉菜、小葉菜這兩類的標準變嚴格 1倍。

國內毒物專家、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對中央社記者表示,葉菜類殘留量標準變嚴格是好事,但何必「走回頭路」,對國外農產品開放?

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表示,台灣絕大多數作物,包括蘋果,都不准使用安殺番除蟲,一直以來只有 3種作物可登記使用安殺番,分別是乾豆(例如紅豆、綠豆等)、包葉菜(例如高麗菜、大白菜),以及小葉菜(例如小白菜、A菜)。

衛生署 3月底修改標準前,這 3種作物安殺番殘留標準依序是0.5ppm、2ppm、2ppm;衛生署公告的新版規定,把 3種作物殘留標準改為0.5ppm、1 ppm、1ppm。

也就是說,使用安殺番的 3種國產作物中,除了乾豆的標準維持不變,其餘 2種的殘留量標準都緊縮,變嚴了 1倍。

據參與衛生署變更農藥殘留量相關會議的藥毒所資料,台灣對於與 DDT同屬有機氯的劇毒農藥安殺番控管原就很嚴,原定標準已高過不少先進國家。基於使用者會受害、對環境破壞性大,一直是透過「每人每日可接受量(MPI)」來控管用量。

官員解釋,MPI值來自「ADI值×60公斤(體重)」,其中,ADI值明定為71.2%,ADI值定義是,依據人體體重,終身攝入一種食品添加劑而無顯著健康危害的每日允許攝入量估計值;即每天每公斤體重允許攝入的毫克數。

雖然藥毒所表示,一般國產、登記使用安殺番的農作物,測試所得殘留量都不到 0.01ppm,幾乎都測不到殘留量,但國內已有農民團體不滿,質疑新制「不合理」,也認為既然台灣農民可以做到不檢出,「為什麼美國不必做到?」

藥毒所資深官員證實,台灣是在 3月間與美國數度諮商後,改訂新標準。雖然衛生署強調未受美方壓力,只是參考國際標準修訂,但仍引起消基會和學者強烈質疑,擔心影響國人健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