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在中:朝野博弈小產權

劉在中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7月26日訊】啟眼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恐怕只有大陸才有小產權房屋,這也可算作中國特色之一。通常所說的小產權,並不是一個法律意義上的概念,它只是百姓在社會實踐中一種約定俗成的稱謂而已。站在民眾立場,比較務實的說法是「鄉鎮產權房」,理論上該由當地鄉鎮頒發房屋產權證。那些主張小產權就是「無產權」的專家學者,倒是頑固站在中央集權立場上的胡說八道。皆因小產權繞過了拍賣土地過程,高層未能從中撈到什麼實惠,而以安置房名義修建小產權出售時,由於先天不足的劣勢,又不如商品房攫取暴利多,故而他們硬說小產權「無產權」,大有懲罰前者以儆傚尤之意,並隨時準備對地價秋後算賬,將已經失去的土地「紅利」撈回來。因為,在他們看來,土地只是高層盤中餐,豈能讓他人染指?

正因小產權是大陸超高房價的理性回歸,避開了高價土地和高價商品房兩張血盆大口,比較起同等質量的商品房來,售價大約只佔三分之一。這對生活壓力很大、長期經濟拮据的普通百姓而言,無疑是利好消息,自然而然就會趨之若鶩屢禁不止了。百姓的想法很簡單,與其一輩子當「合法」房奴,不如早當「非法」房主。管它有產權無產權,鑰匙在手就是產權!管它合法違法,遮風擋雨就合法!只要是自己買來自己住,盡可一百個放心。收入有限而又不願離開城市的退休老人,選購城郊結合部的小產權養老實為上策。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張曙光在「2009年上海論壇」上說:大陸住宅總量約有186億平方米,內中66 億平方米屬於小產權,所佔比例超過三分之一。高達66億平方米的小產權住宅,幾乎可覆蓋一個中小國家的全部國土了,都是一磚一瓦慢慢修建起來的,可不是幼稚園玩積木遊戲啊!假如說它「違法」,眾多職能部門難道都是聾子、瞎子?由於小產權的土地來得十分便宜,縱然房價比較公正,再扣除地方官員的紅包,開發商仍然有利可圖,普通老百姓也能承受。唯一「吃虧」的是掌握著國土資源的大鱷們——侵犯了朝廷權貴的既得利益,便是小產權永難正名的原因。

在號稱移民城的深圳,目前有半數住宅屬小產權。有些20多層的電梯公寓,物管、綠化、水電氣、光纖、寬帶……一樣不缺,性質還屬小產權。有些地方,如深圳龍崗,小產權與均價萬元以上的商品房只隔一條公路遙遙相對,顯得並不寒磣,卻只須三分之一的銀兩,便有同等水平的享受,何樂而不買?唯物論者認為,存在就是合理的。小產權在當今中國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是對政府導演高房價、片面提升GDP浮誇風的反叛,也是各級權貴博弈分贓的產物,絕非什麼普通百姓「知法犯法」。在中國的土地上,中國人花中國政府印發的鈔票買自己的房,能犯哪條王法?如果一定要說犯法的話,只能證明那個「法」本身有問題。在不少城郊地區,小產權已形成產供銷一條龍,雖不能公開上市,變通交易方興未艾。

老實說,較之政府出面徒有虛名的經適房和限價房,小產權更具可操作性。所謂的經濟適用房和限價房,在某些地區的試行過程中,往往沒有成為無房戶的保障,反而為貪污腐敗大開方便之門。或改建別墅賺錢、或搖號弄虛作假、或被關係戶轉賣牟利,毫無存在現實價值。如鄭州規劃局將劃撥的經適房土地改建成別墅大賺其錢,當副局長逯軍接受採訪時,居然說出「你是準備替黨說話,還是替老百姓說話」的名言,引得輿論一片嘩然!逯軍無意間將黨群利害衝突公諸於眾,可入選09年大實話語錄集;但此人禍從口出,業已停職,可能會丟烏紗帽。

從本質分析,御用學者虛張聲勢恫嚇百姓,鼓噪小產權「不合法」,是想將社會對住房的剛性需求引入高價房漩渦,便於繼續訛詐百姓腰包,延緩房產泡沫破裂時間。但人所共知,目前大陸小產權房屋建設已呈現規模化趨勢,並不是由村長那一級心血來潮隨意修建的簡易窩棚,恰恰相反,多數是在推進城鄉一休化解決農村居民點的過程中,經由縣、鎮、鄉合理佈局規劃之後,再讓有資證的開發商承包建成的,假安置房之名,行商品房之實。由於劃撥土地不要錢,徵用土地價位只有拍賣土地的百分之一、二(如成都拍賣土地動輒幾百萬/畝,徵地補償才兩三萬/畝)掌權的地方官員尋租空間極大,上山打鳥,見者有份,地方諸侯當然要和朝廷周旋到底了。由於地方政府硬要從土地買賣中分一杯羹,大打政策「擦邊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致使小產權越禁越多。

順便指出,最近國土資源部說我國土地出讓價只佔商品房價格23%的說辭,分明是在忽悠老百姓,廣州市的數字是 60%。小產權縱有「違規」使用土地的後遺症,自會有啃過骨頭的地方諸侯擦屁股,與我居民何涉?正如超生游擊隊的黑人黑戶,開始時會在升學就業方面受到歧視,總不至於坑殺;人口普查一來,黑人就漂白了。總有一天,小產權會有合法出生證。

當然,由因小產權牽一髮而動全身,確係一個燙手山芋,解決起來也不會立竿見影。記得上半年中央曾表態今後不准再建小產權,但要「保護已購者的利益」;話音未落,小產權應聲而漲,馬上又祭出「不受法律保護」殺手鐧「滅火」。再如,深圳市人大準備讓小產權逐步合法化,中央級的「大人」立刻制止。那麼,究竟該如何處置小產權問題呢?拿不出好辦法的中央明確推說「不出政策」,概由各地酌情處理。這種舉棋不定,左右為難的窘態,明顯是想把燙手山芋扔給下屆政府。說到底,大陸小產權並非單純的官民較量,而是大官小官嘶咬、「朝廷」「藩鎮」博弈。好聽點,神仙打仗百姓遭秧;難聽點,分贓不勻,驚擾了老百姓的美夢。百姓無職無權,坐山觀虎鬥,欣賞飽狗餓狗爭搶骨頭,也不失為一種消遣。「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小產權的業主們,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以維穩為前提的政府,不可能向幾百萬、上千萬業主動手。

只要翻開近代史,就知道中共政權誕生於暴力革命,大陸教科書上通行的說法是「先烈們用鮮血染紅了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所以,大陸偽憲法明文規定土地「國有」,國有就是黨有,黨有就是官有。一黨專政是腐敗根源,土地官有是腐敗溫床。而現實中的當今社會,名義上叫社會主義,其實只是打著社會主義招牌的封建王朝。周天子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國土就是朕的禁臠,任何人動不得,動了就「不合法」;但天子卻忘記了這句話的下半段:「率土之賓,莫非王臣」,地方諸侯則認為,封建封建,在封給老子的地盤上「本大爺說了算」,嘗鮮土地膏腴,小官也有份。

西漢初期的晁錯在向漢景帝上書的「削藩策」裡直言:「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這一位學貫儒法、知識淵博、深受器重的重臣,不久即在藩鎮和政敵討伐聲中被腰斬於長安東市。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晁錯的教訓應該是御用學者的前車之鑑。官與民,刺刀下的「和諧」不能掩蓋地下烈火;官與官,朝野之間的鬥爭亦有愈演愈烈之勢。

──轉自《自由聖火》(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劉在中:兩會奇聞ABC
劉在中:車禍猶可防 特權猛於虎
劉在中:從盧武鉉自殺說起
劉在中:中共喉舌進入癌症晚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