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彥君:刺激就業措施成效有限

年輕人失業潮擴大 政府領導人頭大

潘彥君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7月5日訊】隨著畢業潮的到來,有人憂心表示,如果政府不迅速提出刺激就業方案,在金融危機持續惡化的情況下,這一代的年輕人恐將淪為失落的一代。六月是畢業的季節,驪歌高唱,四處可見年輕學子學成的欣悅及展翅欲飛的渴望。然而,對許多學子而言,步出校門的那一刻,往往是失業的開始。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各個年齡層的就業人口都受到打擊,其中以年輕人受到的衝擊最大。許多歐洲政府都面臨年輕人失業率急速攀升的現象,英國、法國、荷蘭及瑞典等國家,都面臨年輕人失業率高達15%以上的問題。隨著畢業潮的到來,有人憂心表示,如果政府不迅速提出刺激就業方案,在金融危機持續惡化的情況下,這一代的年輕人恐將淪為失落的一代。

法國激勵方案 鎖定公共工程

在法國,每5位25歲以下的年輕人中,就有1個沒有工作,年輕人失業的情況之嚴重,讓總統薩克奇決定斥資10億多美元,協助年輕人就業或工作訓練,希望能在明年以前幫助50萬名年輕人就業。在法國政府這項刺激年輕人就業的方案中,重點放在增加學徒實習的機會,預計能在明年增加30萬名學徒的機會,其中更以公共工程為重點行業。專門訓練工程人才的法國公共工程聯盟表示,3年前他們所提供的訓練課程,教室只坐滿一半,但現在卻堂堂客滿。該聯盟表示他們完全支持薩克奇的經濟方案,也非常樂意給年輕人機會,提供訓練課程,因此,該聯盟強調將延續2008年成功訓練4千名學徒的目標,希望在今年繼續朝這個數字前進。除此以外,薩克奇的經濟方案也將提供金融誘因,鼓勵公司行號僱用年輕人以及提供訓練課程,例如僱用年輕人的公司將免除社會安全保險的費用。

法國企業歧視年輕人

從七○年代開始,年輕人失業率一直是法國政府的燙手山芋,歷年政府提出各種方案,希望能降低年輕人失業率。3年前許多法國年輕人走上街頭抗議,最後促使前首相Dominique de Villepin放棄新的勞務合同(work contract)。法國第一個針對年輕人的勞務合同於1977年誕生,當時年輕人的失業率是11%。從那時開始,歷屆法國政府的就業措施一直無法有效降低年輕人的失業率。2009年,法國年輕人失業率已攀升到20%,薩克奇的經濟方案究竟能有多少效果,很多人都在觀察。一名法國記者對BBC表示,法國年輕人的就業問題之所以困擾著法國政府30多年,和法國的工商業文化有很大的關係。該名法國記者強調,法國公司普遍存在一種對年輕人的歧視,認為年輕人是公司的負擔而不願意視年輕人為公司的投資,在目前景氣不好的狀況下,許多法國公司最想避免的就是招募新人。因此,這名法國記者對總統薩克奇的經濟方案不敢持有太大信心。

失業潮惡化 加深階級隔閡

年輕人高失業率的問題在北歐的瑞典也是許多政黨辯論的焦點。根據瑞典媒體的報導,在年齡介於18到24歲的年輕人中,失業率高達25%。這個數據讓不少社會觀察家吃驚,加上畢業季的來臨,年輕人失業問題更成為最近媒體報導的焦點。2006年中間偏右的溫和黨(Moderate Party)從社會民主黨手中接過政權,因其親企業的作風,使得這幾年的執政大多偏重於減稅以及加強瑞典整體的競爭力。在教育方面,為了提升大學生的素質,瑞典政府計劃提高錄取門檻,通常為了減少支出,刪除不少成人教育的機會。這一連串的政策讓反對黨,特別是社會民主黨,對瑞典如何度過經濟危機表示擔憂。社會民主黨強調,當景氣不好的時候,政府應該將錢花在刀口上,投資教育訓練,讓年輕人有工作或實習的機會。社會民主黨指出,經濟出現危機時,投資教育應當是首要之策,因為大部分失業的年輕人往往只唸到高中畢業,這些人在職場的競爭力居弱勢,因此,政府應該投資創造實習的機會,協助這些孩子進入職場或繼續進修。近來瑞典幾個地方政府都有刺激年輕人夏天打工的方案,但經費申請都遭到中央政府拒絕。

瑞典年輕人失業的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然而受到這次金融危機的影響,年輕的失業人口急速攀升,溫和黨主導的政府尚未有任何具體的方案,倒是一連串教育方面的措施,讓人擔心是否將加深社會階級的隔閡。瑞典年輕人的失業問題是否會嚴重到讓年輕人走上街頭,像法國人一樣,還有待觀察。

──原載《TaiwanNews財經文化週刊》(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潘彥君:歐盟核心國拒開放 新會員求職無門
潘彥君:英國代孕法不全 親子爭奪戰迭起
潘彥君:經濟海嘯 弱勢族群首當其衝
潘彥君:向經濟危機說不  拒負面新聞轟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