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茂黑白攝影之曉嵐

李松茂
font print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1日訊】台灣 阿里山
高海拔的山區,終年濕度充足,空氣又新鮮,日出、日落、雲海都別具風情,看日出、賞日落,成了極高的享受,觀覽雲海的變化,也讓人身心皆醉。

晨間,在玉山山頭的一側,看見太陽冉冉上升,興奮、喜悅之餘,也增添了無數的希望。耀眼的光芒,閃閃爍爍,多層次的近山到遠山,形成三度空間的透視感,山谷間,一縷縷的雲海缥緲,著實令人看了著迷。細看近景一條亮麗的白色稜線,更增添了空間感,潛伏在陰暗中的山壁,色階豐富,層次分明,引人注目。

在黑白攝影之中,運用側光的攝角度,達到光與影間多元的層次,確屬罕見的效果,在暗房放大照片時,極力表現中間色調的柔和,讓畫幅由深至淺的色階、層次能達到至善至美的意境。@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陳柏年台北報導)師承郎靜山大師、台灣唯一獲得「世界攝影家協會優秀攝影家」、「傑出攝影家」兩項殊榮,被喻為攝影界國寶的李松茂先生,2月28日晚上再度觀賞神韻藝術團的表演。他穿著一襲飄逸的唐裝,對整場表演讚不絕口:「欣賞神韻,讓心靈再度淨化。」
  • 李松茂清而精神抖擻,當我們來到他位於巷弄一角中的居室時,他正在閣樓暗房沖洗照片,半晌才回應我們的門鈴。很難想像在這老舊蝸居的公寓中,洗出多幀令國際攝影名家讚嘆再三的巍峨崇峰,造就人間罕見的靈山秀景。
  • 16、17世紀的袖珍肖像畫主要裝在吊墜的項鍊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禮物、愛情象徵或是紀念出生或死亡的紀念品。到了18世紀,袖珍畫因應珠寶而生,出現在項鍊垂飾或鑲嵌在戒指或手鐲中。期間許多來自歐洲的袖珍畫畫家來到美國為新共和國的公民作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袖珍畫的需求迅速增長,在美國市場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春天蒞臨紐約!摩根圖書館和博物館(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絲‧波特:擁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廣受大眾喜愛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還有其它兒童讀物的作家和插畫家。
  • 博物館研究古董盒子並不是看裡面是不是還裝有原來的東西或已空無一物。學術上打開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質、形狀、功能和美感的歷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觀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們觀賞,想一探究竟。
  • 卡拉瓦喬的《老千》有巨大的影響力,激盪出無數件類似的版本;歐洲的藝術家複製了三十餘件作品。然而,20世紀大部分時間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喬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歐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現。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在13、14世紀時,馬賽克創作是主流,而濕壁畫則被視為窮人的馬賽克。在羅馬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的聖母大殿(St. Mary)中留下了卡瓦利尼的馬賽克作品,描繪的全部都是聖母瑪利亞以及對卡瓦利尼影響深遠的古典設計,這些是他職涯早期極力復興的藝術形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