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潘醫生領噗浪大軍 救人無數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筱恬台北25日電)噗浪碎碎唸也能救人。由噗友串連製作的「莫拉克颱風災情地圖」,成為救災最佳幫手,發起人比利潘醫生在真實世界中正是救人無數的醫生。

人氣噗友比利潘醫生是台北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潘建志,他說,「莫拉克颱風襲擊台灣當天晚上,看雨量就知道出事了」。

身為醫生的他,深刻了解搶在黃金時間救人的重要性,立即在噗浪上向噗友喊話:「阿宅們能幫上忙的是資訊分享和流通的能力」。

8月8日深夜11點32分,潘建志決定效法四川大地震時,用Google Earth製作災情標示圖,他先申請GoogleEarth成立「莫拉克颱風災情地圖」,隨即號召40位志工,24小時編輯災情訊息,經由噗友在各大網站轉貼,傳遞各地災情,也成為民眾發出求救資訊的平台。

網路無遠弗屆的力量,充分發揮救災如作戰的精神,風災地圖第一天就累積了1200條災情,湧進22萬人點閱,瞬間凝聚出一批網路救災大軍。潘建志說,「我那天忙到四點才睡」,隔天早上仍照常上班。

這股網路大軍的力量,也受到Google公司的注目,主動聯絡潘建志幫他改寫程式、提供頻寬等,支持網路救災順利進行。

救災落幕後,潘建志在噗浪上寫著當初的理想:「如果當下不幫忙,我們怕以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會活在愧疚中,都要拯救自已心裡更嚴重的災情」。

潘建志說,「感謝噗友熱心協助,完成救援地圖」。這場與噗浪大軍通力合作,為88風災立下大功勞的感人事蹟,也替網路救災公民運動寫下新頁,更讓這一群被現實社會歸類為網路成癮症、網路阿宅等噗友,找到自己的舞台。

作為網路社交工具的噗浪,傳遞救災資訊功不可沒,即時發揮社群效應,充分扮演公民緊急災難應變系統角色,潘建志稱讚,「噗浪時間軸設計,讓即時與互動功能更便利」。

潘建志白天穿著醫師袍診斷病人,晚上在網路世界裡服務噗友,若有噗友留言詢問醫療資訊,他都很樂意回答,儘管醫生工作再忙碌,仍利用工作瑣碎時間,把玩噗浪當成生活調劑,與噗友分享生活點點滴滴。

用科技與人際溝通的潘建志,期許自己能跟得上時代潮流,他說,「只要有新科技出來,就會玩一玩」,這項能力反而成為他絕佳的宣傳管道,吸引不少噗友指定掛他的門診。

潘建志也曾舉辦「療傷網聚」,這是他利用網路發起公民運動的案例之一,用團體治療方式,幫助選舉激情過後走不出失望的人們,潘建志說,「他們需要情感支持」。

潘建志不僅利用網路救災,點亮每盞等待救援的心燈,也透過網路找尋失落的心情,溫暖社會每個需要被拯救的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央社記者謝佳珍台北19日電)前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舉辦首次「噗友會」,他說,現在沒工作,比較有時間噗浪,透過網路世界,馬上就知道噗友在做什麼。
  • 前行政院長謝長廷今天前往台北縣萬里向青年學子開講時,大力推銷噗浪,大家透過噗浪互相關心,分享經驗並解決問題,這會讓台灣變成一個大腦,不斷提升進化,是人類的希望。
  • 〔自由時報記者連線報導〕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相對於官方體系遭質疑慢半拍,民間不僅有網友自動成立救災系統,透過噗浪、推特及BBS即時更新,儼然成為這次風災民間整合救災應變中心;民間更紛紛發起募款捐款,但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秘書長周文珍指出,桃芝颱風、九二一地震後,各地捐款累計有五十億元尚未支用,應由政府統籌、優先拿來賑災。
  •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16日電)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災情資訊五花八門,民進黨設立南台灣救援行動網路支援中心,結合噗浪等即時通工具,希望提供民眾最新訊息,網路成為綠營政治人物救災的重要參考工具。
  • (中央社記者葉子綱雲林25日電)噗浪、噗友超連結,資訊、救災一把罩,搭上噗浪新流行,雲林縣政府拓展農業行銷,新設置雲林農夫噗浪網頁,分享農業、農民、農友心聲,拓展農業新行銷。
  • 台灣總統府網站遭駭客入侵?台北市議員劉耀仁發現總統府官方網站網址疑似遭駭客盜用,使總統府新聞稿網頁可看見馬英九、劉兆玄等人跳「sorry」舞的網友搞笑影片,噗浪(plurk)網友昨晚也瘋狂傳閱該網址,點閱率之高,造成噗浪昨晚一度當機。
  • 微型網誌「噗浪」在國內超熱門,不少上班族更即時分享心情,連帶出現許多駐站機器人為網友服務,點歌、祈福、罵人、提問統統有,甚至還可求神問卜,提供當天的星座運勢。網路達人直言:「噗浪已成為網路行銷的最新利器。」
  •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7日電)熱衷噗浪的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噗浪好友近萬人,謝長廷19日將在宜蘭三星鄉舉辦首場戶外「長仔噗友啪(party)」,邀噗友們親身體驗他的田園生活。
  • 希望繫一「線」1支手機幫數十災區家庭透過林冉芬這支手機門號,陸軍八軍團主任胡瑞舟與甲仙鄉取得聯繫,得以將物資送抵甲仙。(自由時報記者楊久瑩攝)在甲仙鄉斷訊的三天裏,林冉芬靠著手上這支手機微弱的訊號,及家中的蓄電池維持通訊,巧扮起鄉民對外報平安的通訊宅急便角色。(記者楊久瑩攝)透過林冉芬這支手機門號,陸軍八軍團主任胡瑞舟與甲仙鄉取得聯繫,得以將物資送抵甲仙。(記者楊久瑩攝)在甲仙鄉斷訊的三天裏,林冉芬靠著手上這支手機微弱的訊號,及家中的蓄電池維持通訊,巧扮起鄉民對外報平安的通訊宅急便角色。(記者楊久瑩攝)〔記者楊久瑩/高雄報導〕一支平凡的手機,在八八風災中安撫了數十個家庭的心。這支由甲仙鄉民林冉芬持有的手機門號,更成為網路上流傳的民間版「安心專線」,連負責南部救災的陸軍八軍團主任胡瑞舟都靠著這支手機,跟幾乎斷訊的甲仙鄉民取得聯繫。「有一支亞太門號0980005…可以聯絡上甲仙…」,只因為熱心的表舅、台北市議員劉耀仁在風災第一時間,在噗浪網上將林冉芬「勉強」在某些角落還能通訊的手機門號傳上網,竟湧入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民眾,希望透過這支手機找甲仙親人。林冉芬與擔任慈濟志工的爸爸林德寰及母親徐淑慧,也成了風災斷橋期間,幫鄉民報平安的手機信差。只要電話接通了,一家人分頭騎著機車奔走在甲仙鄉各村落,幫鄉民家屬傳話報平安。即便風災已過了一個月,林冉芬仍三不五時地接到陌生人來電。她回憶,風災期間湧入無數的求助電話,多數都是拜託找親人,希望知道近況,「還有一位甲仙嫁出去的女兒,擔心母親的健康,希望知道媽媽的高血壓藥還有沒有?」林家人在幫忙確認後,貼心的以手機回傳:「妳母親的藥還有十天份,別擔心!」最特別的是,陸軍八軍團主任胡瑞舟也是透過網路得知林冉芬的手機號碼,進而傳遞訊息並與甲仙取得聯繫,「徐小姐(林冉芬母親),我是陸軍八軍團主任,明天國軍直升機會有物資、醫療團隊到甲仙…」,當主任的手機簡訊傳進到林家時,甲仙鄉民都相當振奮,因為大家知道救兵來了。林冉芬說,風災期間所有手機幾乎使不上力,即便是亞太也只剩微弱的通訊力,卻更顯珍貴。隨著時間一分一秒流逝,手機電力快要耗盡,求助者卻有增無減,一家人開始想盡辦法維持電力,最後找來了車用蓄電池,想辦法轉換成手機可用的電力裝置,就這麼撐過了三天的時間,也讓手機信差的任務得以圓滿完成。
  • 一面世界運動會金牌,價值新台幣90萬元,不過聽障奧運奪金,獎金則是180萬,「卡神」楊蕙如在網路平台「噗浪」上表示,世運選手拚死拚活為國爭光,結果獎金只有人家一半,邀請大家一起來嗆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