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孟泉:八八水災 精神醫學觀點的關懷

賴孟泉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9月8日訊】 如同人類所面臨的各種災禍,八八水災帶來的不僅是創傷、苦痛、漫長的重建之路,也是對於社會與人心的磨礪與挑戰。往後的日子之中,人們除了最基本而重要的、在物質生活上的支持與安全感之外,也需要精神上的安適及依歸(例如宗教或靈性生活),以及心理層面的調適與成長。

對於受災民眾,以及同時受到災難影響的社會大眾,精神醫學觀點的關懷雖無法直接提供物質安適或靈性支持,但卻可以協助在心理層面上應對挑戰。

練習接納情緒

失去家園、親人、生活帶來恐懼、悲傷、無助無望等強烈的負面情緒,災後社會中也瀰漫著各種憤怒、沮喪、與疑懼。人們面對這些極端強烈的負面情緒,要不以逃避相待、或者是被激起更大的負面情緒。

不過,我們首先需要認識的是,不論產生怎樣的負面情緒、或多麼地逃避抗拒,都是人類一般且正常的反應。我們需要知道,人遭逢大災難必然產生強烈情緒,而面對強烈情緒自然而然會傾向激化自己或漠然以對。這一切都是自然而正常的。

唯有真正體認並接納這些情緒的正常性,我們才有機會在情緒宣洩之後看清自己的情緒,進而讓理性發揮力量,以調適情緒並作出決策。

處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症狀

無論是親身遭逢災難、親眼目睹災難發生、或甚至僅是間接體驗到災難,都有可能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包括高度焦慮警覺(例如易受驚嚇、失眠、無法專心)、重複再度體驗災難的感覺(例如不斷回想或夢見)、麻木或逃避情緒(例如逃避有關的人事物、產生疏離感、失去興趣、情緒反應淺而侷限)等,甚至進一步導致壓力相關的身體症狀或是憂鬱。若出現這些反應,需要儘速向精神醫療人員求助,以接受評估及生理心理的治療協助。

培養同理心

對於未親身受到災禍影響的人們而言,八八水災讓我們學習直視同胞的苦難。不論是情緒上的感同身受、或是想法上的設身處地,雖是人類天生的能力,但也需要培養與練習以維繫。同理心讓社群得以結合而互助,這正是整個社會邁向重建之路最殷切需要的精神力量。

增強掌控感

面對災禍,最令人恐懼的是,我們對自己的生命與生活失去控制。從災難中走出,需要一點一滴重新累積對於生命與生活的掌控感。無論是清理家園、重新建立規律的生活日程、小朋友開始上學、或是鄰居之間定時的談心,都是一步步重建「自己的生活」所不可或缺的關鍵。

灌注希望

所有的陪伴、支持、或是心理專業所提供的諮商與心理治療,最重要且強大的力量就是灌注希望。無論是陪伴直接遭逢災難的同胞,或是間接體驗災難的社會大眾,彼此之間的鼓勵與提供希望,能直接地支持彼此有勇氣繼續面對生活困頓與挑戰,而這正是重建之路上我們最大的共同力量來源。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師)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童文薰:父親節的省思
身障席夢娜 為災民舞出希望
八八全台哀悼 馬英九:哀傷自責 永遠的痛 
父母水災罹難  家扶:勿成背債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