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新生活
法國生活條件觀察研究中心(Credoc)於8月30號針對法國人的生活習慣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該報告題目為《環保:從良好願望到付之行動》。報告認為,法國社會在過去的20年裡開始對提高環保的意識廣泛推廣。
常言道是: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家是心靈的歸宿。但是鮮少人注意到,不良的居家生活習慣會讓家變成病菌的溫床,很多感冒和疾病往往是在家中發生的。如何在「食、衣、住、行、坐、臥」方面提高警覺以維護全家健康,美國大眾健康網webmd.com提出特別的叮嚀。 與飲食相關的用品–海棉
鑒於有機氯穩定性超好的問題,應該引起更多的關注。家居裝修和車內裝修時應盡力避免含有有機氯成分的材料,避免長期所處的空間變成「毒氣室」
常見的日用品進行分組對比測定。首先是對一次性紙杯、一次性塑膠杯、一次性飯盒雙酚A含量的對比測定表明,一次性紙杯的雙酚A濃度是最高的,是一次性塑膠杯的近30倍。因為一次性紙杯的加工工序最多,雙酚A的含量就會越高。
劣質房屋建材會產生甲醛等揮發性有機物,是室內空氣品質的汙染源,尤其室內裝潢時所用的合板與隔板,含有甲醛樹脂的接合劑,會刺激皮膚及黏膜。此外,過去廣為使用的石棉瓦也是一種致癌的汙染物。
環保,已不知不覺成為世界關注的話題,而且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幾年,商家推出許多環保的家庭用品和電器,例如環保冰箱、環 保電視等,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看來環保已悄悄融入我們的生活。這裡為大家介紹幾款環保家庭用品,讓您享受生活的同時,也能輕鬆環保!
重複使用(Reuse)是環境保護4R(Refuse,Reduce,Reuse,Recycle)裡重要的一環。在家裡的飲食器具中,我們應發揮精緻又有個人品味的食器文化,且食器不求多,夠用就好。
物品若能妥善處理、妥善保存,往往可以增加使用的年限,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也是愛護地球的表現。上週已談到五個善用保存物品的方法,這週我們接著再介紹幾個妙方,為地球環境盡一分力。
物品若能妥善處理、妥善保存,往往可以增加使用的年限,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個人理財網站皮匣子(WalletPop)說,延長物品的使用年限,是省錢的好點子,並提出以下10個訣竅,讓讀者的物品更耐用。
當氣候開始劇烈變化,很多人都知道要保護森林樹木了。我們希望樹根能牢牢抓住土地,別讓泥土形成土石流。在都市地區若有很多樹,可以產生淨化空氣的作用,空氣品質會變好。所以公園要有樹木,空地要綠化美化,甚至道路兩旁也要多種樹,到處都要有綠樹,才能令居民滿意。有些縣市政府還給樹木建立檔案編號,防止亂砍;居民看到樹木不保,也會到處申訴,希望拯救樹木。愛樹人,真是無所不在...
台灣外食與熱食文化,加上生活周遭充斥塑膠用品,造成台灣高達九成多民眾體內都含有環境荷爾蒙,許多胎兒在媽媽的子宮內,就已經受到污染。在新生兒的血液成分篩檢中,竟驚人的發現兩三百種的化合物,其中也包含許多環境賀爾蒙。
研究發現塑膠製品中釋放致癌物質如戴奧辛、塑化劑、環境激素等等,對健康危害甚鉅的毒性成份。
今年三月日本發生強震海嘯,世人驚見大自然天災的威力,然而福島核災卻是人禍,無止盡的災難造成災民有家歸不得而流離失所,輻射汙染海洋土地,更威脅人體 健康,令人心痛!核災善後不僅困難棘手,而且影響深遠,更引發全球重新檢討核電政策、停機體檢核廠安全,甚至已有國家宣布不再興建核電廠。
秋天來臨,農產品的收穫季節又到了,那些想要在魁省商店購買有機產品的顧客,需要注意,這些商店擁有經銷有機產品的證書。
食品驗出有毒塑化劑後,風暴愈演愈烈,主婦聯盟長期以來不斷呼籲政府注重食品安全,也提醒消費者看食品標示、注意有效期限、看廠牌……等。這次不肖廠商的無法無天,徹底打擊MIT台灣製造信譽,政府應追究責任並給予最嚴厲的法律制裁。
隨著炎熱夏季耗電量高峰期的到來,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一如往年地關懷台灣如何節能的問題。有鑑於日本福島核災的警惕,不禁令人擔心,台灣萬一發生核子 事故,住在三座核電廠環繞的北台灣的數百萬人幾乎無處可逃!想要廢核遠離核災威脅,又要享受電力帶來的舒適生活,如何節能就成了重要的日常功課。
孩子們秋季返校的日子馬上就要到了,爸爸媽媽們瀟灑隨意的夏季生活馬上將告一段落,您準備好了嗎?是否研究過開學後搭配早餐的注意事項?
為在日常生活中達到節能減碳,響應環保綠生活,全民都在節約用電、用水。但在連續幾個月的炎夏高溫酷暑中,冷氣的耗電量大增,且居所有家電用品之冠。
2012年起,台灣衛生署7月29日正式公告塑膠類食品器具最新標示規定,明年七月起,包括塑膠水壺、奶瓶、餐盒(含保鮮盒)等三大類可重複性使用的塑膠食品容器,必須 在容器「本體」上,直接標示產品材質、耐熱溫度的中英文與符號標示。屆時查獲違反規定者,不僅商品必須下架,也將處三萬 到十五萬罰鍰。
炎夏抗UV服飾當紅,消基會與經濟部標檢局公告檢驗12件防晒衣,結果兩知名品牌不合格:墾趣生活把抗UV係數標高,無印良品則根本不抗UV。
面對黑心商品魚目混珠流通在市面上,消費者除了仰賴專業單位鑑定確認商品安全性外,多數未被察覺的商品品質仍高度充滿疑慮。從五月份被檢驗出食物添加起雲劑以來,各大廠商飲料、保健食品、化妝品、玩具到柳橙汁杯蓋,相繼發生溶出致癌物質,因此塑化劑問題不只是非法添加於食品的而已。學者研究更顯示臺灣由室內到河川的許多環境及人體內的塑化劑是全球最高。
這個高污染的恐怖時代,現代人類吃的、用的、穿的……,說不準連呼吸都可能與「毒」同在。 事實上,家裡的汙染程度可能是戶外到五倍,當我們睡覺、娛樂、用餐時,環繞在四周家中的空氣,可能比室外空氣汙染得更嚴重。
近日塑化劑掀起軒然大波,很多人棄塑膠而改用玻璃容器,一時間,各種玻璃製品大熱。其中,「雙酚A」成份存在於普遍使用的PC塑膠製品中,在動物實驗中已證實能導致癌症的發生,又掀起了討論熱潮。
(大紀元記者陳文敏台灣苗栗報導)「二氧化碳」是室內空氣品質中的污染源,但無色、無臭的「甲醛」更是室內的致癌隱形殺手,通常來自室內建材所使用的黏著劑、塗料或清潔劑等民生用品的揮發,室內裝潢建材宜避免甲醛。
(大紀元記者楊潔澳洲珀斯綜合報導)又到了松露季節,西澳西南部挖掘出的優質佩裡戈爾松露(perigord truffles)被供應至世界各國。近乎完美的氣候條件意味著2011年芳香美味的松露提早到來。松露可用作調味品,如牛肉,湯,魚,米,醬汁和沙拉。
在溫和的陽光下漫步於戶外確實能讓人提神醒目,生態療法(ecotherapy)對於身心的助益已然被醫生們認可,逐漸成為重要的臨床處方。據WebMD醫療網站報導,許多醫療研究者和醫師認為,生態療法具有再生的療效,能改善情緒,緩解焦慮、憂鬱和壓力。醫生在治療各種病症如癌症、肥胖、高血壓、糖尿病時,經常開處方讓病人到公園或野外散步、騎腳踏車、釣魚、划船、騎馬等,作為...
貫徹到底,全力以赴! 主動投入當地的資源回收/堆肥/傢俱回收等環保活動―想知道距離最近的服務據點,可洽詢社區環保、堆肥處理,或者傢俱再用等相關資訊網絡(詳見135頁的第五章「相關資源」):
再加把勁你丟棄的東西適合留給其他人用嗎?不妨問問附近的幼兒遊戲團體、學校、慈善機構、社會團體、社區中心或社服單位。
就是這麼簡單減輕垃圾桶的重量―找出任何可以堆肥的東西,多利用現有的回收服務。別把公家的資源回收桶拿來收玩具或當成工具箱,那是給回收專用的!
自三月十六日起,第15屆加拿大花卉展(Canada Blooms)在位於多倫多湖濱的Direct Energy Centre向公眾開放,佔地6公頃的花園及花卉展將持續至週日。這次展覽有幾個展廳的鮮花裝扮結合了音樂的元素, 讓人不禁感歎設計者的巧思。
共有約 656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國際著名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在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北京推行威權治理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是為外國政府官員提供有關中共統治操作的培訓計劃。 位於華府的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全球中國中心」(Global 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