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專題
隨著生活習慣和飲食型態的改變,近年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發生年齡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高血壓容易引發腦部、心臟和其他器官的併發症,讓健康亮起紅燈,但民眾往往因為高血壓症狀不明顯而忽略這個隱形殺手。很多食物具有控制血壓的效果,在平常飲食中適量攝取,即可以幫助控制血壓。
美國線上醫學網站「醫學幫忙網」最新載文,總結了高血壓高危人群飲食應該注意的「6少3多」。不管你年齡多大,都應該關心血壓的健康,並從飲食技巧中管理好血壓。
天氣寒冷,若發現親友有單側肢體無力或麻木、喝液體食物易被嗆到,都有可能是急性腦中風徵兆,要特別留意黃金救援3小時。
近來,一個關於「紅酒泡洋蔥能治高血壓、糖尿病」的帖子在微信、微博上被熱傳。專家認為適當食用洋蔥與紅酒對保護心腦血管有一定作用,但如果代替藥物則會得不償失。
人體的膽固醇有分好與壞兩種類型,一種是低密度脂蛋白(LDL-C),被稱為「壞的膽固醇」,另一種是高密度脂蛋白(HDL-C),被稱為「好的膽固醇」。壞的膽固醇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好的膽固醇能降低血管堵塞的風險,為了要增加體內的好膽固醇、降低壞膽固醇,在飲食攝取上要如何選擇才正確呢?
膽固醇是存在於體內的一種脂質,主要由肝臟製造,少部分經由飲食獲得。它是合成細胞膜、腎上腺素、性荷爾蒙素等體內所需物質的材料之一。然而隨著飲食逐漸西化,過度攝取油炸、速食食品,導致血液中的膽固醇無法取得平衡,而產生高膽固醇血症。
中醫有一句話:「藥補不如食補」,那麼在日常生活的食物上,有沒有方法可以治療高血壓?
我先生高血壓中風住院六個月,至今三年多了,右半邊不能動,現在稍微會走路了,但話都不會說,有沒有什麼中藥可以治療?
秋冬易中風及突發心臟病,健診機構今天表示,超音波偵測頸動脈異常,簡單又無輻射,可及早發現危險,有症狀者做進階檢查,有效防範。
中秋節過後,氣溫漸漸轉涼,台中醫院心臟科醫師賴怡青今天提醒,高血壓急症時常被忽略,要注意血壓驟升產生的器官傷害。
其實在中醫古籍並沒有高血壓這個記載,因為它是一種症狀,而症狀是各種原因引起的。
心跳又快又亂,呈現不規則的速率及節律,是心房顫動最常見的症狀。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登錄,目前全台約有20萬患者受心房顫動所苦,估計每年更有一萬人因此而導致中風。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科醫師張世霖說,民眾應定期進行自我脈搏測量,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更應注意,若發現心跳不規律應盡快就醫。
一名55歲的王先生患有高血壓,服用ACEI的降血壓藥,王太太為了先生的健康,也改用低鈉鹽來料理,回診抽血發現,血鉀濃度較高,及時停用低鈉鹽,幫助血鉀濃度恢復正常。國泰醫院藥劑科藥師蔡蕙君表示,要小心低鈉鹽料理,可能會引起肌肉無力、心律不整、心臟麻痺,甚至死亡。
突然的嘴角歪斜,或是半邊肢體無力,有時是因為大腦局部產生短暫的缺血,而導致的短暫神經功能異常,有些是可恢復的。若症狀在24小時內得到緩解,而且沒有留下後遺症,就被稱為小中風(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5旬陳姓男子注重飲食和運動,也沒有三高,有天突然右手右腳輕微無力,診斷出是輕微缺血性腦中風,被懷疑和每天抽菸有關。
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適量的常食黑巧克力還可以幫助肥胖者減肥。
血壓計升級了,可同時監測脈搏異常,臨床醫師今天指出,可幫助高血壓病患及早預警心律不整、猝死、中風的徵兆,及早就醫治療。
台灣嘉南藥理大學的一項研究揭示,與未患睡眠障礙的參與者相比,失眠者罹患中風的風險高54%。研究還發現,年齡介於18至34歲的失眠者較常中風,機率是34歲以上的8倍。
美國與歐洲好幾位心臟科醫師呼籲,減少、甚至暫停使用「腎交感神經去除術」來治療頑固型高血壓。
從事服務業的24歲陳姓男子,生活作息不正常,有天半夜聚餐後駕車返家,突然意識模糊,緊急送診,確認是腦中風。
所謂前期高血壓(prehypertension)是指血壓指數高於理想水平,但尚未高到足以被稱為高血壓的情況。根據一項新的研究,有前期高血壓的人,血壓達到140/90毫米汞柱之前,高血壓的風險就會開始上升,中風的風險也會顯著地增加。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三高患者,小心腎臟病上身!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民眾罹患三高疾病的種類越多,腎功能越不好,引發初期慢性腎臟病的機率是正常人的2.1倍;導致末期腎臟病前期的風險也平均增加2.9倍。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據中央健康保險署,最新公布的2012(101)年健保重大傷病證明領證人數,台灣慢性腎臟病必須定期洗腎的患者,已突破7萬人大關,洗腎盛行率世界第一。三高不斷年輕化,腎臟病也隨之年輕化,醫師提醒,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
天氣忽冷忽熱,若持續頭痛,小心是腦動脈瘤破裂出血。一名男子有類似症狀就醫,發現腦動脈瘤破裂,立即開刀挽回一命。
醫療網站MedPage Today近期報導,雖然兒童被感染很常見,但這很可能引發他們出現罕見的小兒中風。
近日寒流來襲,天冷容易引發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台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應留意中風徵兆,把握急救黃金3小時。
(大紀元記者海寧編譯報導)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比如橘子、木瓜和西蘭花,也許可以減少人們患出血性中風(hemorrhagic stroke)的可能性。雖然缺血性中風(ischemic stroke)比出血性中風更為常見,但是後者的死亡率更高。
一條很寬的河流,突然出現了堵塞,那一有風寒,水流就會湍急,河壁受壓加大,由於(血管)壁脆弱,就容易缺堤、破裂。當通向大腦的血管這樣時,就引發中風。
日前美國心臟協會和美國中風協會公佈的一組新預防指導方針指出,所有年齡的女性應該都要比一般男人更注意中風的風險,在她們思考服用避孕藥或懷孕之前,都要仔細看看她們的血壓,尤其是年輕女性。
研究今天指出,適度曬太陽可能有助降低高血壓。高血壓是心臟病發與中風的危險因子。
共有約 526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週三(4月24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一攬子援助計劃,包括禁止或剝離TikTok法案。時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正在中國訪問,國務院發言人回應了關於TikTok法案生效是否改變布林肯和北京會談立場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