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美國大選
德國媒體指出,美國總統選舉歐巴馬(亦譯:奧巴馬)勝選得以連任,但是國會選舉卻是民主黨和共和黨各有勝場。要獲得共識推動政策,歐巴馬必須有具體行動促成和解。
在奧巴馬獲選連任美國總統後,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學者卡馬克(Elaine Kamarck)在CNN發表文章說,隨著奧巴馬贏得大選,其治理政府的艱難工作也將再次展開。但問題就是問題,不會區分民主黨或共和黨。她認為奧巴馬面對的首要任務有以下5項:
舉世矚目的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與現任美國總統歐巴馬(亦譯:奧巴馬)經過廝殺萬分激烈的背水一戰後,今天凌晨宣告敗選。他在敗選演說中感謝妻子全力相挺。
(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綜合報導)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民主黨候選人歐巴馬順利連任成功,中華民國總統、兼任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透過外交部轉交親筆簽名賀電,祝賀美國總統歐巴馬順利連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也恭賀美國總統歐巴馬連任成功。
歐巴馬(亦譯:奧巴馬)今天克服了部份美國人民對4年來經濟不佳的不滿,擊敗共和黨挑戰者羅姆尼,當選連任。
美國民眾選擇相信總統歐巴馬(亦譯:奧巴馬)最能復甦國內疲弱經濟。但事實上,在加速成長及提振就業上,歐巴馬所能做的可能並不多。
美國總統歐巴馬(又譯:奧巴馬)連任,太太蜜雪兒(又譯:米歇爾.奧巴馬)也要再冠上第一夫人頭銜4年。在丈夫先前4年任內,她的親民作風擄獲許多美國民眾的心,人氣甚至超越歐巴馬。
美國總統歐巴馬連任,4年前帶著豐富的國會和世界舞台經驗,隨同歐巴馬入主白宮的副手拜登,將繼續成為他堅實的後盾。
羅姆尼年輕俊俏的副手萊恩(Paul Ryan)儘管無緣當上副總統,在共和黨內聲勢仍旺,很多人看好他在2016或2020年出馬角逐總統寶座。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Mitt Romney)今天落選,不過搭檔萊恩(Paul Ryan)倒是得了個安慰獎,輕易再拿下威斯康辛州眾院席次。
(大紀元記者畢儒宗綜合報導)在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確定擊敗挑戰者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獲得連任後,世界金融市場正試圖尋找方向,分析這個結果對美國政府財政、匯率及貿易政策的影響。
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天力抗經濟復甦緩慢及高失業率的逆流,擊敗共和黨對手羅姆尼贏得連任,再次創造歷史。
美國媒體報導,1名銀髮選民在投票選總統時突然倒地,一度沒有呼吸心跳,但現場的護理師立即急救,把他從鬼門關救了回來,讓他投下神聖的一票。
無論奧巴馬還是羅姆尼最終取得星期二大選的勝利,都將面臨一系列棘手問題的嚴峻考驗,並且面對國會的掣肘,這也將考驗新總統彌合對立、取得共識的政治智慧。
(大紀元記者劉菲綜合編譯)11月6日,選民們不僅要選出美國下屆總統,還要選出所有的聯邦眾議員和三分之一的參議員。選舉結果顯示,民主黨仍將掌控參議院,共和黨則繼續掌控眾議院。因此華府的黨派僵局仍難以避免。
(大紀元記者劉菲綜合報導)2012年美國大選終於在11月6日見分曉,回顧奧巴馬、羅姆尼兩陣營近一年來的競選造勢活動,可謂從平淡漸入佳境。回顧兩位在各方面都堪稱優秀的成功男人之間的激烈競爭,有不少精采看點。
(大紀元記者董韻報導)美國總統大選在11月6日進行最後投票,奧巴馬成功連任總統。根據加州柏克萊大學日前公佈的調查報告,今年全美約有60萬亞太裔選民首次參與投票。美國本次大選激戰,民調拉鋸,幾度持平。奧巴馬和羅姆尼雙方都力拉包括華人在內的等亞太裔選票。一些接受大紀元採訪的華人粉絲表示,他們各自有理由分別力挺奧巴馬和羅姆尼。
(大紀元記者秦川綜合報導)民主黨候選人哈佛教授伊麗莎白‧華倫(Elizabeth Warren),在11月6日的大選中擊敗共和黨籍現任參議員布朗(Scott Brown),成為麻州首位女性聯邦參議員。
2012年總統大選進入最後的選票計票階段,大紀元將以文字形式現場直播美國總統大選開票實況。目前羅姆尼以總數8張選舉人票領先奧巴馬的3張選舉人票。
奧巴馬在美東時間11月6日晚上11時許,率先得到跨過270張的當選門檻,得到275張選舉人票,成為美國第57屆總統。他在推文表示:「這裡所發生的一切都是因為你們。謝謝。」
據「華盛頓郵報」預測,美國總統大選在賓夕法尼亞州的選舉由現任總統歐巴馬(又譯:奧巴馬)獲勝,他可贏得20張選舉人票。賓州是本次大選重要的搖擺州,拿下賓州對勝選十分重要。
(大紀元記者溫文清美國芝加哥報導)《纽约时报》報導,11月6日投票结束后的民调显示,选民在投票时想到的头等要事还是经济 ,谁能为美国带来更好的经济。5成投票者认为美国经济被搞糟是前总统布什的责任;4成认为是奥巴马的责任。大部份投票人认为罗姆尼治理经济的能力微胜奥巴马。同时,大部份人认为奥巴马更体恤民情,易于接触。多数投票人认为奥巴马政策更利好中产階級,一半以...
(大紀元記者張凡、畢儒宗報導)初步眾議員選舉開票結果顯示,共和黨將保有眾議院的控制權,包括現任眾議員趙美心在內,共有三位華裔當選眾議員。
( 大紀元記者秦川美國波士頓報導)11月6日晚,焦急等待選舉結果的不僅僅是奧巴馬和羅姆尼兩人,那些忠實的民主黨員和共和黨員,也同樣各自滿懷期盼。
福斯新聞頻道(Fox News)預測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會贏得搖擺州北卡羅來納州。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預測,民主黨將繼續在聯邦參議院掌握多數席次。共和黨在聯邦參議院選舉中至少失去3席。
(大紀元記者張君怡綜合報導)巴拉克.奧巴馬是2012年美國總統民主黨候選人,在11月6日的投票中,贏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米特.羅姆尼,即將成為第45任美國總統。
在遭受「桑迪」颶風重創的紐約人還未完全恢復正常生活的時候,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已到來。11月6日的紐約,氣溫雖低,但晴空萬里,陽光燦爛。雖然有66個投票所變更地址的困擾,但這並未影響選民出來投票的熱情。
(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編譯報導)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投票日(11月6日)當晚對媒體表示,已擬好1,118字的勝選感言,且他表示,儘管可能失敗,但他沒有準備敗選感言。而奧巴馬已準備好勝負兩份感言。
儘管外界關注的是今天的美國總統大選,同步登場的聯邦眾議院選舉和聯邦參議院部分席次改選對打開華府兩黨政治僵局至關重要。
共有約 578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拜登總統6月4日宣布採取限制措施,當抵達美墨邊境的非法移民人數達到一定數量時,將切斷庇護通道。這項新規定執行不到一個月,美國邊境日均逮捕人數大幅下降,比新規定生效前下降了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