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高行建来港有感: “香港”正一分一秒地变成[大陆]

人气 1
标签:

高行健在《一个人的圣经》里,有好几个段落描写香港回归前夕的人与物,其中一段是这样的:

“……海滨那幢为九七年英中两国交换仪式修建的大会堂正在施工,一下又一下砰砰打桩的汽锤声明明白白提醒你,此时此刻,这香港,一分一秒,刻不容缓,也正在变成中国”。

高行健这次重来香江,肯定会发现更多有关香港“变成大陆”的事实。

曾经热烈欢迎李云迪到访的董特首、曾经踊跃出席李云迪钢琴演奏会的大小官吏,这次见高行健访港,都避之则吉,纷纷推掉邀请,不愿出席欢迎酒会。

形势比人强。特区官员的表现早是意料中的事;附庸风雅事小,政治正确事大。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梁世华当初说自己身为中国人,以高行健得奖为荣,还声言要邀请高氏到港演讲,但后来情况不对,就不了了之,现在高行健被别人请来,梁署长却避而不见了。

特区当局懂得从错误中学习,上次将大会堂音乐厅租给法轮功学员,自招麻烦,这次如果主办单位要安排高行健在会展中心演讲,恐怕“那幢为九七年英中两国交接仪式修建的大会堂”,也容不下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邓小平“发明”的“一国两制”,不同东德与西德、南韩和北韩,而是权力位阶上一组极大与极小的不对等配置,小的一方必定向大的一方倾斜,这是物理定律。资本主义香港与社会主义中国共处“一国”,犹如人虎同床,勉强结合。

董建华小心翼翼避免触怒身旁大虎,实有难言之忍。因为特区政治结构所编配给行政长官的真实角色,就是要专责看北京脸色做人,即便换了“香港良心”陈方安生做特首,又能有多少自主空间?


    相关文章
    

  • 高行建访港 (1/28/2001)    
  • 诺贝尔文学奖首次颁给华人 旅法华裔作家高行建获殊荣 (10/12/2000)

        相关文章
        

  • 高行建访港 (1/28/2001)
  • 相关新闻
    高行建访港
    高行建访港 人气 3
    初选案 刘伟聪、李予信脱罪 官接纳多项解释
    初选案裁决前感言 邹家成感无悔 李予信形容如“毕业”
    澳洲外长关切香港初选案判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