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七年的好戏 – 记香港电影资料馆

人气 13
标签:

【大纪元1月7日讯】 深夜,彩色电视上播出黑白电影:吴楚帆、白燕、张活游、新马仔、任剑辉、李小龙、邓碧云……一代一代艺人演活了一幕一幕香港历史,让现代人从中了解到“一家八口一张僵”、“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楼下闩水喉”的日子。

明报专讯,不过,相比本港八十多年的电影史,这些片段仍是凤毛麟角,珍贵的影片拷贝已随时间流逝及电影院倒闭一一散失,就如片中好些已作古的演员般一去不返,遗下一大片空白。

“救到一格菲林都要救”

幸而,筹备逾七年的香港电影资料馆终于落成,电影界多年心血有了落脚点。有赖热心人的帮助,馆长廖昭薰与同事搜集了几千套流散各地的珍品:“有多少收多少……救到一格菲林也要保存。”

九十年代初,主责国际电影节的廖昭薰接到命令,要筹组“电影资料馆”,搜集及整理过去百年来有关香港电影的材料。

现时资料馆约有四十多人,大多曾从事电影及有关行业。她说,资料馆在香港是新事物,大伙儿由零开始,学习复修和保存菲林等,边工作边培训。

建馆由寻觅开始;香港是搜集重点,但海外亦为资料馆带来不少宝物。过去数十年来,海外唐人街多放映较受欢迎的影片,加上外地气候,便保存了一些在香港早已消失的影片拷贝。资料馆人员更曾一次过搜集到六百部片。

《人海孤鸿》流落英国

寻找影片的过程有如寻宝。最经典的例子,是在三藩市一间餐厅外的垃圾筒发现百多出六十年代电影;又曾在英国一家??印公司的仓库内发现李小龙的彩色版《人海孤鸿》。不过现时三千多出珍藏,主要还是靠市民捐赠或从电影公司借底片翻印。

三至四十年代,香港部分电影采用易燃菲林拍摄,因此散失量尤其厉害。有一天,一位老伯联络资料馆,说有十多部周璇电影拷贝,全是易燃菲林版本。资料馆如获至宝,却又半信半疑,同事试烧其中一格空菲林,才发现老伯所言非虚。

镇馆之宝四分钟历史

说到“镇馆之宝”,廖昭薰首推一段四分钟的香港纪录片。该片摄于一八九八年,是美国爱迪生公司到中国拍摄纪录片时拍下的,纪录了当时香港的生活情??。资料馆得悉此片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遂派员亲往,为香港带回四分钟的历史。

复修影片亦遇到不少挫折。部分菲林因损耗太多而不能回复原状,但廖昭薰强调即使救不了亦会保留,盼望技术进步时,影片可以回复原来面目。

资料馆落成也经历了许多波折。经业界奔走呼号,九三年终于有了眉目,但工程却“烂尾”收场;直至九七年重新招标,到今年一月才开放。

不过,这亦给予职员更多时间作繁复的准备工作,例如与有关部门研究大楼细则,做好内部配套措施,及弄清楚影片的版本及各项资料,故廖昭薰认为这七年并不是白过。

廖昭薰又多次提到资料馆内所用的双语处理检索系统,这是工作人员的心力之作,遍寻找各地找合适软件,并将之改良,成为世界首套中英双语系统。

正因准备充足,资料馆开幕时的藏品已逾容量七成。现时资料馆仍会维持“有多少收多少”的政策,直至饱和。廖昭薰说估计每年藏量会有约一成多的增长,并已预留天台位置,供加建储存之用。饱和时收藏准则亦会慢慢调节,会视乎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专家判断及片主的意愿等,去决定是否保存一套影片。


    相关文章
    

  • 电影资料馆电影: 50元日费任你看 (1/4/2001)    
  • 巨星周润发免费争当集邮大使 (1/4/2001)    
  • 香港电影资料馆: 明日开放予市民 (1/3/2001)
  • 相关新闻
    香港电影资料馆: 明日开放予市民
    巨星周润发免费争当集邮大使
    电影资料馆电影: 50元日费任你看
    黄大仙昨晚停电4小时 港政府要求中电出资聘独立顾问检讨(更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