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三杰先知先觉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3月11日讯】 美国科技股去年初露败像时,多数华尔街投资散户与大型法人都视若无睹,但已经有少数高瞻远瞩的专家抱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态度,喊出居高思危、空头将临警告。

姑不论那些近来才开始看空网路、科技类股的分析师,少数著名的市场人士和专家,早在去年3月10日那斯达克创下5,048.6点的最高纪录之际,便勇敢提出与主流意见相左的看法。

据经济日报报道,著名的财金刊物巴伦杂志(Barron’s Magazine)将近二年前就曾以两则大篇幅的报导,佐以实际数字,预言各大网路公司将在短期内散尽资金、鞠躬下台。当时各大媒体争相以革命性的零售商业模式盛赞亚马逊公司(Amazon.com),巴伦杂志却以亚马逊炸弹(Ama-zon.bomb)为题,指出这家原本该是“虚拟的”公司,花在购买仓库和行销的成本已经接近任何实体零售商,而该公司的股价会跌到10美元以下。当时亚马逊的股价高达118美元,如今只剩12.20美元。

加州超价股票服务(Overpriced Stock Service)的投资顾问兼编辑麦克墨非(Michael Murphy),更直接将亚马逊称为Amazon.org,也就是永远赚不了一毛钱的非营利机构。

墨非1999年初就建议投资人不要长抱网路股。当年耶诞假期亚马逊业绩创下新高,市场一片看好之声;墨非随即点明一项众人忽略的问题:如果一家公司在这么好的市场气氛下都无法赚钱,又怎么会有未来?

Prudent Bear Fund经理人大卫提斯(David Tice)也曾预言科技股崩盘。去年5月,许多人还认为那斯达克的下跌只是短期修正,提斯便将市场情况与1929年的大萧条时期相比,并断言买进科技股的投资人都是傻瓜。他甚至认真地指出那斯达克将跌到500点,美国失业率会上升到15%。

这些先知胆敢以个人资金和专业名声作赌注,提出不受欢迎的看法,凭借的就是对上市公司财务资料的审慎分析。如今那些凭靠“成长潜力”窜起的明星分析师面临人人喊打的窘境,少数的“有识之士”反而可以大声地说:“我早就料到了。”


    相关文章
    

  • 子欣: 我在维护什么? (3/11/2001)    
  • 摩根士丹利也拟裁员 (3/10/2001)    
  • 吴少榕:微软案出现转机 (3/9/2001)    
  • 华尔街日报:中共对美采软硬两手策略 (3/8/2001)    
  • 中国私下向美国承认有三家电讯公司在伊拉克施工 (3/8/2001)    
  • 裁员风刮到华尔街 (3/7/2001)    
  • 股市跳高开盘 道指那指强劲上攻 (3/6/2001)    
  • 《华尔街日报》加价三成 (3/4/2001)    
  • 消费者才是经济还魂丹 (3/4/2001)    
  • 嘉信理财免费开放“中文e讯” (3/4/2001)    
  • 大陆互联网:三年消陨 搜狐神话 (3/3/2001)    
  • 一周回顾: 那斯达克跌6% 道琼微扬 (3/3/2001)    
  • 纽约股市全面下挫 提前降息期望落空 (2/28/2001)    
  • 美国经济走向牵引全球经济盛衰 (2/28/2001)    
  • 中国涉嫌协助伊拉克防空看美中未来关系 (2/27/2001)    
  • 华尔街日报:施贵宝药品销售行为遭调查 (2/27/2001)    
  • 台湾股市下跌 经济指标不佳 (2/27/2001)    
  • 张朝阳:幸运的倒霉蛋 (2/27/2001)    
  • 微软被指控刊登虚假广告 (2/26/2001)    
  • 美亿万富翁将成首位自费太空观光客 (2/25/2001)
  • 相关新闻
    美亿万富翁将成首位自费太空观光客
    微软被指控刊登虚假广告
    张朝阳:幸运的倒霉蛋
    台湾股市下跌 经济指标不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