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公布互联网十二大商业陷阱

人气 12
标签:

【大纪元3月28日讯】互联网带来了自由,同时也布满陷阱。利用网络技术行骗的招数似乎比现实生活更高明,也更复杂了。但手法来来去去也不外乎先给予利诱,进而引对方入局。常见的手段有十二种以E-Mail犯案的活动,还有“尼日利亚骗案”及“网上拍卖”。

通过电邮欺诈的商业活动

现今欺诈手法层出不穷,只要互联网翌日仍然存在,他们都能处处设下无数陷阱。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将2000年以电邮成功欺诈的案件,归类为十二项高危商业活动。

1、提供商业先机

骗案针对那些一心创业但又缺乏资金的网民,常强调毋须刻苦,毋须投入资金,便能于短期内赚取大量金钱。手法有三种:

■在电邮中强调“钱”易,更留下联络电话,给网友查询,当拨这些来历不名的电话号码时,网民已落如骗子圈套,号码其实是国际长途电话。收费极为昂贵,而这项收费会出现在日后的电话账单上。

■某些电邮声称有免费的声卡下载,但该软件却干扰你的电脑Modem,把电话接驳至收费昂贵的电话网络。

■更严重的,会将你输入的个人资料,包括地址、银行户口号码,泄露给其他商业机构,日后有排唔得开。

2、健康、减肥网上行骗

专欺骗三类问题人士,想减肥、病患者及有脱发、秃头人士。强调不靠节食,毋须做剧烈与动的配方,能为这些既无时间做运动,又想减肥或治病的人士治疗。当然,这离不开一个“钱”字,最厉害就是以“求人不如求己”,不用靠医生,更毋须什么减肥专家,实行减肥D.I.Y.。利用急于Keep Fit人士心理,出售“减肥”配方。除了减肥外,亦声称拥有“神秘配方”及“科学突破”,提供生发生机,实为抗头发之实,而其神秘药能有效治疗脱发。最了不起莫不过能捉摸到病人迫切希望能治疗疾病的心理,只要付出99美元的代价终极治疗,任何“癌症”,甚至是“爱滋病”都可药到病除,神得出奇。

3、寄出垃圾邮件赚取佣金

专为那些喜欢不劳而获认识而设下的陷阱,声言你的E-Mail In-box最适宜赚取外快,只要它拥有大量E-Mail户口即可。首先会欺骗无知网民付款买垃圾电邮软件(Spamming Software)及电邮地址,强调散播垃圾E-Mail的合法性,再利用你的E-Mail传播非法广告。假如你依计行事,已破坏了对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SP)作出的承诺,大有机会被ISP拒之门外。另外,透过E-Mail散播非法广告亦属例外。

4、连锁信

一个历史悠久的行销手法,专为迷信胆小的网友而设,骗子强调是命运的安排,不寄出邮件便有危险,显然带有恐吓成分,只要按照电邮知识,既可赚钱,亦能逢凶化吉。手法是利用网友的羊群心理,将电邮一传五,五再传十,如此类推,当然,每封信要附上小量金钱。据FTC解释,其实每位收件人及寄件人都已被骗,只有第一位寄件人才是赢家。

5、家庭手工业

针对没有固定职业或失业人士,骗子就说不用外出上班,只须向他们购买异步小型机器(约数百万元),做工艺品加工等,假设你完成他们的工作,骗子就借词工艺品不够数量或不合标准,拒绝付工钱,到时工资没有,所投资的数百元亦打了水漂。

6、投资外币

专向无知但有赌仔心态的投资者埋手。骗子在E-Mail中自称是投资专家,然后会说服投资者把金钱交给他们代为投资外币,就能赚个盘满钵满。效果正如风水先生、面相佬之类。老实讲,假如自己是专家,早已发达,又何须这样辛苦出计骗人呢!

7、赠品

专为贪小便宜者而设。类似社么健康食品传销商之类,参与者先要缴付一笔入会费,而会员就能获得一些高价赠品,例如电脑,目的是利用该会员,向其亲朋好友说入会,不过这些赠品大多数已过期或是过时、没有功用,其实会员愈多,该传销公司所收的入会费就愈多。

8、网上投资

强调“高回报、低风险、眼光准”。受骗者往往是对投资工具没有多少认识的人,其手法与“伦敦金骗案”如出一辙。先以利诱,游说无知的投资者做小量投资,之后鼓励大洒金钱,当事人入局后,却借口说投资失利,还欠下巨额金钱!

9、旅游礼券

又是一套香港非常流行的骗财伎俩。骗子通常以E-mail通知你已是他们这个月的特别幸运儿,奖品是超级豪华邮输,海上游之类,只要预付手续费,旅游礼券短期内寄出。

10、信用及贷款担保

只须先付行政费一笔,保证短期内批出贷款或信用卡,毋须抵押、毋须翻查借贷人信用记录,对手紧但不符合借贷要求的人士是一大喜讯,当然付款过后,信用卡已无,贷款也收不到。

11、消除不良信贷记录

即File Segregation,能代为消除不良信用记录及资料,帮助信用麻烦,面临破产的人士重新做人。为了尽快令当事人“落套”,骗子会以各种假设,恐吓面临破产人士,例如十年内不能再得到借贷,或该公司隶属政府,可以信赖,又或File Segregation是合法的。更承诺未能在指定时间内成功消除过往不良记录,便立即汇款。这听来好吸引,但千万别试。

12、免费有线

吹嘘非有线电视用户只须12美元买个解码器,便能随意收看有线电视节目,更毋须月费,专为非有线用户而设。不过,这世界哪有免费的午餐呢?你付出的12美元,只会换来异步接收讯号完全不清晰的解码器,而且非法使用有线频道属刑事罪行,到时损失金钱又惹上官司,何苦呢?

网上拍卖骗局

根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统计,2000年发生在互联网上的诈骗案,接近九成来自网上拍卖(On-line Auctions),余下的百分之十则是透过E-Mail而中招,难怪一般人对网上拍卖这种新兴买卖模式仍有所保留。

1、C2C(顾客对顾客Customer To Customer)最易中招

与一般拍卖程序分别在于物件买卖双方是透过互联网作为交易地点,在指定的时间内,买方出价竟投。而买家只能透过网站而认识拍卖品,对有心隐瞒拍卖品缺陷的卖家,亦无计可施,要预防被骗,必须紧记:“交易看来愈完美,就愈有可能是假的!”

2、PayPal:网络收款∕付款公司

PayPal就像网上银行,只要登记成为会员,就拥有一个私人账户,和银行作用一样,能透过这个账户,与其他PayPal会员往来资金。优点是不需要先存入任何金额在自己的户口,假如要制服的金额超过户口结余,PayPal则从你提供的信用卡户口扣数。你亦可以先存入一笔钱PayPal户口内,作为未来转账付款之用,十分方便,要注意,存在PayPal户口内的钱是没有利息的。由于PayPal的服务是免费,一开始被广泛使用于网上购物,方便还方便,始终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更高明的网民也有疏忽一刻,被骗子有机可乘。

3、透过拍卖网站eBay被骗

一名浏览eBay的网友被平价出售个人电脑的广告所吸引,而卖主要求有兴趣者毋须竟投,可直接以E-Mail联络,又要求以PayPal先付款,后取货作为交易条件,当然,买以PayPal付款后一直没有收到货品,原来该名骗子在eBay所登记的卖家资料全部伪造,想追究亦无计可施!

4、冒牌PayPal一个在俄罗斯注册的网站www.PayPai.com则模仿www.PayPal.com企图鱼目混珠,以“I”代替“l”,偷窥PayPal用户资料,包括姓名及密码。当用户进入该冒牌网站PayPai.com,继而log-in,用户姓名及密码便即外泄到网上骗子手中。庆幸该冒牌网站PayPai.com开业不久就被揭发,未给网民造成严重损失。

尼日利亚诈骗案(Nigerian Scam)

尼日利亚诈骗案,又名“419 Fraud”或Nigerian Letter)。根据《419大联盟》(419 Coalition,美国境内对抗Nigerian Letter活动组织)透露,由1985———1999年14年间,利用“Nigerian Letter”名义骗取的金钱超过50亿美元,而且更成为非洲国家“尼日利亚”的第三大工业。所谓Nigerian Letter,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行骗手法,类似的时间在香港经常发生,骗子近年则由传统的邮递信件改为发放电邮。

Nigerian Letter通常署名是政府机关或是中央银行之类,内容提及一笔约2,500万至3,500万美元的巨款,基于种种的出错及保安理由,必须尽快抽调出国外,否则就化为乌有,假设你能借出银行户口作为该笔巨款暂时寄存之用,政府会以一部分可观酬金答谢。当然,如你表示有兴趣帮忙,把户口号码及个人资料奉上,那么,你便正式踏进这个千局,骗子便开始找机会要求你预缴部分费用,包括转账、律师费、行政费等等。之后,骗子便把你的银行账户转至一些没有过节协定的国家,例如尼日利亚,甚至邀请你亲身往尼日利亚领取酬金。据报,近年已有17位“笨”网友被骗至尼日利亚境内后被杀害。 (转自 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 港府公布百富勤倒闭调查报告 (3/27/2001)    
  • 商家6大坏招曝光 大陆消协提醒消费者进行反欺诈训练 (3/27/2001)    
  • 两纽约人寿职员因涉险嫌欺诈和收取扣遭起诉 (3/27/2001)    
  • 加州洛县检署严打移民欺诈 起诉12人其中8亚裔 (3/21/2001)    
  • 别把陷阱当“馅饼” (3/14/2001)    
  • 青海又现股票黑市 200多户股民被骗700多万 (3/10/2001)    
  • 中国最大的贪污案七人判死刑 (3/2/2001)    
  • 广东龙岗:千人哄抢 “盛世佳”大超市 (2/27/2001)    
  • 总统特赦疑点愈揭愈多 (2/24/2001)    
  • 韩国: “搜捕小组”赴欧捉拿大宇集团创始人 (2/23/2001)    
  • 美国网上拍卖欺诈多 (2/3/2001)    
  • 大宇集团负债累累 韩国拘捕其三名前总裁 (2/1/2001)    
  • 美国出现200元伪钞 (2/1/2001)    
  • 消费者投诉 垄断行业首当其冲 (1/15/2001)    
  • 广东发生“假钞发薪”事件 (1/15/2001)    
  • 加州州长发表咨文,力图解决电力危机 (1/9/2001)    
  • 中共立法管制互联网 自由言论上刑事罪 (12/29/2000)    
  • 全球十大网上骗术 (12/23/2000)    
  • 欺诈罪检控较易 (12/21/2000)    
  • 普达国际疑传销骗千人涉7000万 (12/21/2000)
  • 相关新闻
    加州州长发表咨文,力图解决电力危机
    广东发生“假钞发薪”事件
    消费者投诉 垄断行业首当其冲
    美国出现200元伪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