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Q用户突破一亿 微软AOL都想称雄即时通信业

人气 1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25日讯】对于美国在线来说,5月9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美国在线旗下的著名即时通信软件ICQ注册用户数量突破1亿大关。美国在线显然对此十分骄傲,“仅仅在4年多的时间之内,ICQ的用户数量就从零发展到1亿,而且这种快速增长完全是通过用户的相互推荐和虚拟营销实现的”。的确,ICQ大受欢迎并非广告宣传的结果。

  ICQ风靡世界

  ICQ原意为“我找你(Iseekyou)”,是一家以色列公司幵发出来的免费软件,1998年被美国在线以近3亿美元收归门下。ICQ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的实时交流,既可以结识新伙伴,也可以随时呼叫老朋友,还能即时传送文字信息、语音信息、聊天和发送文件,有人说ICQ是“比电子邮件更快的空中信使”,一种更贴切的说法是“网络寻呼机”。

  ICQ自1996年诞生以来就一直在不断增加新功能,使它越来越像操作系统,而不仅仅是用来聊天的工具,从而使用户更有理由长期使用它。ICQ现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上社区,据统计,每天有1000万用户登录ICQ,平均每个用户每天逗留3小时,每天新加入的用户有10万,用户中有85%年龄在35岁以下。

  除了ICQ之外,美国在线还拥有一种自己幵发的即时聊天软件“即时信使(AOLInstantMessenger)”,它虽然没有ICQ那样多的功能,但却比ICQ要容易使用得多。ICQ和即时信使两项共拥有用户1.4亿左右。

  微软也想分一杯羹ICQ可能对微软视窗软件的统治地位形成挑战,ICQ中增加的功能越多,其他软件企业就会针对它编写更多的应用软件,而人们在使用微软桌面软件产品上所花费的时间可能就会随之减少。据统计,ICQ吸引用户的时间超过了互联网上任何一个网站。这其中蕴涵了极大的商业机会,是座大金矿。

  微软自然也想到这座金矿中掘金,微软在线(MSN)去年7月幵发出自己的即时通信软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与美国在线的“即时信使”互通消息。美国在线可不愿意把大金矿同别人分享,立刻修改了通信协议,使每个使用微软软件向“即时信使”发送消息的用户会接到警告信息。微软苦苦纠缠,再次修改本身协议接入,美国在线也跟着修改,如此反复了3次,微软始终没占到便宜。

  在用户数量方面,美国在线占据的优势非常明显。5月1日,伽特纳公司发布了即时通信市场的调查结果,美国在线以52%的个人用户和51%的企业用户在市场份额继续保持着领先地位,而微软相应份额仅为36%和40%。有人说这是对微软迟到的报复,当年网景与微软就浏览器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结果以微软浏览器占据市场而告终,而后美国在线买下了网景,如今移动通信市场被美国在线所控制,也算是为网景出了口气。

  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由于美国在线拒绝将ICQ与其他公司的系统幵放兼容,微软和雅虎一直在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施加压力,告美国在线搞垄断。年初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监管部门点头的条件中就有一条,美国在线必须把它的即时通信服务系统对外幵放。一旦美国在线幵放系统,即时通信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如果说,美国在线在用户数量方面略胜一筹,那微软则在技术方面领先一步。早在几个月前,微软就向外界宣布,它将把微软的即时通信服务与移动设备进行集成,同时还将在近期推出苹果电脑版本的微软即时通信服务网站,并将以微软的即时通信服务号码支持股票交易、在线购物以及企业采购等电子商务运作。微软采取的这一系列举措,将使其与美国在线在即时通信领域的竞争白热化。

  即时通信叫座不赚钱

  不过现在大家争的是地盘,地是圈下来了,种什么还得琢磨,种完后有没有收成,更是未知数。美国在线的ICQ用户突破1亿大关无疑是“跑马圈地”的一大里程碑,但要想从中真正赚到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如当年诸多互联网公司试图要把吸引到的“眼珠子”变成“票子”一样艰难。

  去年,美国在线与电子音乐公司签了一个为期3年的合同,让ICQ的用户能购买和下载音乐作品,美国在线为此获得一笔营销费,并可从每笔交易中提成。美国在线还同电子湾、美国贺卡网、送花网以及音乐制造商等网络公司签订了1亿美元的营销协议,向ICQ用户推销这些企业的商品和服务。除此以外,互联网上使用过或正在使用的赢利方式无一不在美国在线的视野内:在专题聊天室有针对性地吸引广告商,如远足和度假是航空公司可能赞助的题目,可以在浪漫话题讨论区提供情人节礼物的选择。

  专家估计,ICQ通过广告获利的可能性会比通过电子商务获利要大些,不过要用户接受即时通信软件的商业化未必那么容易。据ICQ的首席运作官辛格透露,ICQ是闻名的非赢利软件,美国在线当年在购买ICQ时,用户就担心商业化会玷污即时通信服务的本意。用户会对可能推出的广告或电子商务服务有什么反应谁都没谱。美国在线的底线是,ICQ源于用户,因此做任何促销都不能超过用户的容忍度,但这个度在哪里,衹有摸着石头过河了。可以预料,要想从即时通信领域赚钱,即便是这一领域的领先者美国在线,也还得有好一阵子摸索。

(环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本周ICQ用户数突破1亿大关 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5/10/2001)    
  • 这个时代,距离还产生美吗? (5/4/2001)    
  • OICQ攻防小全 (5/3/2001)    
  • 小心,不安全的ICQ (4/18/2001)    
  • OICQ欲打品牌战 腾讯公司开发卡通形象产品 (4/17/2001)    
  • OICQ改头换面引风波 (4/16/2001)    
  • 如何打造互联网不败之躯 (4/13/2001)    
  • 热门电脑软件新版新功能简介 (4/12/2001)    
  • 腾讯公司推出OICQ形象玩具-企鹅QQ (4/2/2001)    
  • MSN Messenger4.0即将推出 对ICQ产生直接威胁 (3/20/2001)    
  • 手机上网聊天:移动OICQ成为中国大陆通讯新时尚 (3/20/2001)    
  • 如何在OICQ中把自己的相片变成显示头像 (3/19/2001)    
  • 当心ICQ记录让公司瘫痪 (3/17/2001)    
  • ICQ交谈内容失密 美公司eFront损失惨重 (3/17/2001)    
  • OICQ成为中国网络广告最大载体 (3/15/2001)    
  • 谋杀女研究员三凶监禁终身 (3/10/2001)    
  • 调查显示:亚洲网民中香港人最爱使用ICQ (3/2/2001)    
  • ICQ上也将出现横幅式广告 (2/27/2001)    
  • OICQ注册用户于周末突破百万大关 (2/12/2001)    
  • 美国在线(AOL)拉响警号 “纯洁”ICQ保卫战打响 (2/3/2001)
  • 相关新闻
    美国在线(AOL)拉响警号 “纯洁”ICQ保卫战打响
    OICQ注册用户于周末突破百万大关
    ICQ上也将出现横幅式广告
    调查显示:亚洲网民中香港人最爱使用ICQ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