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新一代消费观念 :让积蓄为零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6月20日讯】 郑州市17岁的中学生赵洋因为花了20块钱在理发店整了发型,回家后遭到了父母的埋怨,赵洋很不高兴地说:“让我理那种花5块钱就成的发型,那是没门的事儿。”

据新浪报道﹐而赵洋的父亲对记者说:“象我这样忙了一辈子,靠积蓄精打细算,过去为柴米没盐的‘过来人’来说,他们这一代孩子的消费观念简直是空中楼阁。”

这位父亲还说:“我们上一代的父母当年的工资每月只有四十块钱,除了孝敬父母、贴补家用外就所剩无几,我觉得这些孩子好像越来越不管这些了。”

走在大街上,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出生于70年代的中国城市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一代,他们的消费观念与其父辈们发生了迥然不同的变化。

北京的服装市场,以前几近于空白的少男少女服装现在成了商场里最热销的商品之一。琳琅满目的柜台里摆满了各种针对14岁到17岁男孩女孩的名牌服装,价格从一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拥有一双1000多元的乔丹鞋对于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并不稀奇,但他们母亲那一代人却闻所未闻。仅仅在几年前,十四五岁的孩子们还常常为在市场上找不到适合的服装而发愁。

在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中发现,这一代孩子往往还是新产品使用的“领头者”。无论经济窘迫与否,面临真正喜欢的东西时,他们往往显现出惊人的爽快,绝不计算、毫不犹豫的掏钱包。

调查还发现,这一代孩子虽然不愿储蓄,但并等于不愿投资。尽管实际生活与预期目标会有差距,但一部分人已勇敢打破了“饥谷防饥”的传统消费观念,将收入再次投入流通领域,以期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说:“我们也没有储蓄,不是不想存,确实是没钱可存。”

而赵洋的父亲就对记者抱怨:“我这个儿子,身上有10元钱,就敢‘打的’,好像有十万八万似的。”儿子却不以为然:“有十万八万的干吗还要去打的,有5万够付首期,我就买小汽车了,有了小汽车,我就可以挣更多的钱。”

社会学家们称,越来越开放的经济社会使这一代孩子没有资讯封闭的苦闷,没有太多传统文化的记忆,没有刻骨铭心的历史负累。中国的消费文化和他们同步成长,独生子女的特殊背景又令他们享受了家庭的宠爱。“很少挫折”的成长背景,造就了“很我”的风格。这些年轻人对前辈的很多观念很不以为然,他们大多思维独立,不愿被改造,敢于接受挑战,在信息时代如鱼得水。在消费观念更是“自我”。虽然薪水不算低,但积蓄 几乎为零,大多数收入花在服饰、信息、交友及旅游上。(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用高科技假装工作 富国银行解雇十余名员工
美国超越中国成东盟最大出口目的地
中国通胀数据弱于预期 PPI连续20月紧缩
金价持续走强 黄金增产却日益艰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