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最大不公:高考分数线的地方歧视

何方

人气 56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18日讯】有人说,北京市的考生考大学就像考初中那样简单。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但的确是多年来北京市的考生考属于全国人民的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一直享有外地人享受不到的“特权”。这种“特权”,已被众多教师、学生和家长称为“中国教育最大的不公”。

民盟中央常委、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万鄂湘教授,提交给“两会”的《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改革建议》的提案专门提出了全国高考录取分数线严重不平等的问题:“除了个别实验省市以外,全国的高考生考的是同一道题,可是中部省份,如湖南、湖北、江苏等省的分数线要高出经济发达省市(包括北京)近180分,中部高等院校同一个班的学生,高考分数之差竟达200分以上”。安徽枞阳左涛同学即将面临高考,他在给《南方周末》的信中说:我不知录取分数为何如此悬殊———北京学生考取北大的分数,换了安徽、河南等地的考生,只能报读非重点本科,不知是“北京户口优越论”还是歧视别的地区的考生。在北京能上清华的分数,在一些地方上不了重点大学;在北京能上重点大学的,在一些地方则无学可上。这是不争的事实。

最近,北京周边一些小城镇,因紧邻北京,享有北京城镇户口等一系列优惠条件,外地人在这里投资50万元,再买上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就能获得北京市户口。据报载,河北省毗邻北京的县市,不少人纷纷涌向北京市通州区买房子,究其原因是为了孩子高考能享有像北京考生一样低的分数线。

花几十万元买一个户口,便可享受高考分数的优惠,对于有钱人来说,值得;而对那些靠父母卖苦力给孩子挣学费的家长来说,恐怕连想都不敢想。在贫困地区,一个考生从小学到高中,经历十多年酷暑寒冬的苦学,全指望能在高考时金榜题名,然而,往往因不公平的分数线,失去了深造的机会。我从报刊上看到一幅图片:贫困地区的儿童,脚踏铁索桥,手握铁锁链,全然忘记了脚下随时有可能吞没他们的滔滔江水,他们求学的眼神中充满的是希望;一位女孩因几分之差,大学梦化成了泡影,父亲不停地叹息,母亲陪着女儿落泪,最后女儿想不开,作出了轻生的选择。江西某村出了一名大学生,全村人高兴地为他送行,临走时乡长亲自派车把他送到了县城。

如果是地方出资兴办的大学,所在地的考生在分数上享受优惠,这是合情合理的。北大、清华等国家重点大学,是全国人民的大学,只因它建在北京,有北京市户口的考生即可享受低分数录取的“特权”,这种分数上的不公平,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歧视”,对高考权利平等的剥夺。

科教兴国,重在教育。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能否上大学,所上大学层次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今后的生活和事业的发展。中国多年以来高考政策的不平等使本来优秀的考生不能上大学深造,为数不少的平庸者,却能在“特权”的保护下,读名牌大学。所谓的重视人才、择优录取,所谓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从何说起?

转自《东方网》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市场风吹进校园 大陆民办教育冒出头 (7/18/2001)    
  • 高考成了可以买卖的交易 — 曹县一中高考替考揭密 (7/18/2001)    
  • 高考又暴丑闻﹕电子表改装成BP机作弊 广东8考生被查 (7/16/2001)    
  • 令人不解的“重赏招生” (7/15/2001)    
  • 考生亲身经历的高考黑箱操作 (7/15/2001)    
  • 曹县一中:近80考生涉嫌替考 (7/15/2001)    
  • 给钱包你上大学﹕北京一事务所骗高考落榜生 (7/14/2001)    
  • 妙趣横生的日本大学录取通知书 (7/13/2001)    
  • 高考过后 看相测运火爆 (7/12/2001)    
  • 十年寒窗不敌一张纸条:我所知道的中国高考黑幕 (7/12/2001)    
  • 杨曾宪:白发考生懮喜录 (7/12/2001)    
  • 已婚大学生不得携带家眷 体育课可适当减免 (7/12/2001)    
  • 教授认为高考文科综合卷中有不严谨之处 (7/11/2001)    
  • 湖北洪湖市发生一起高考作弊未遂事件 (7/11/2001)    
  • 香港万三高考生改科 逼爆港大 (7/10/2001)    
  • 河南某高中率雇佣外地考生”骗考”目击记 (7/10/2001)    
  • 想来中国留学必须先过“汉语托福”关(附“模似题”) (7/10/2001)    
  • 孔子家乡学子无颜见孔子 (7/10/2001)    
  • 无臂青年参加高考 (7/10/2001)    
  • 山东曹县一中:高考替考已经成为公开秘密 (7/9/2001)
  • 相关新闻
    山东曹县一中:高考替考已经成为公开秘密
    无臂青年参加高考
    孔子家乡学子无颜见孔子
    想来中国留学必须先过“汉语托福”关(附“模似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