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选年6大难题考验总理陆克文

标签: , ,

【大纪元1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晓宇澳洲珀斯编译报导)2010年是澳洲的大选年,尽管陆克文政府在全球经济危机期间表现不错,成功的使澳洲经济规避了严重危机,但是很多选举时的承诺陷入瘫痪状态。《澳洲金融评论》(Australia Finacial Review)近日发表文章分析了陆克文第一任期最后时间内必须尽快解决的也是最棘手的几个大问题:难民问题、预算赤字、税收、公共医疗系统改革、气候变化、墨累达令河流域的用水问题。文章认为,这些问题都能左右选票的走向,陆克文想要摆脱反对党领袖艾伯特的责难,必须在这些问题上见到成效。

难民问题

文章指出,除非等到陆克文自己走向投票箱的那一刻,涌向澳洲的难民潮几乎不可能削弱。不断涌入澳洲的寻求庇护者对联邦政府构成巨大的挑战。在2007年大选中,陆克文承诺一个严格而人道的难民政策,大量的泰米尔人、阿富汗人、缅甸人为了躲避战乱、迫害,因此不惜代价前来澳洲寻求庇护。这个问题带给公众的焦虑超出了这个问题应有的比例,不过这也证明了其政治效力。

2009年,先后有60艘船载了2800人来到澳洲,2010年刚刚过去的2周,还不断有人来,给政府造成挥之不去的大麻烦。这让人想起2001年,当时的反对党领袖--工党的比兹利(Kim Beazley)输给了何华德,当时何华德就主张严格的难民政策。陆克文曾与印尼谈判,希望印尼能帮助拦截难民船,但收效甚微。

预算赤字

大选年政治上最迫切的就是一个好的预算,大选年如果预算出问题本身就会带来特殊的政治危机。《澳洲金融评论》的文章分析说,陆克文政府的预算从经济上来讲是负责任的,但是对选举来说却容易让人(选民)不高兴。陆克文政府去年的预算预计5年内税收出现2100亿澳元的赤字,不过到12月份更新的时候,这个数目减少到1700亿澳元。有很明显的迹象表明,今年的赤字会更小。预计到2016年预算会重归盈余,但政府有机会将此提前1到2年。

税制改革

在大选年,联邦政府在税制改革的问题上面临着一条崎岖不平的路。12月底,亨利税务审查小组已经将全澳税务系统审查报告递交财长斯万。对报告的评估尚未开始,谁会是赢家、谁是输家的各种猜测就已充斥社会。在大选年,陆克文要改革税制,必须最大限度的保证有更多的赢家,最少的输家。

但是500亿澳元的预算赤字使得联邦政府已经没有多少钱去买通投票者了,要保证最多的赢家也就是个非常艰钜的任务。可改革至少在短期内不可避免的要得罪一部分人。

对亨利报告的评估将会征集不同领域的意见,包括养老金、资本收益税、商业税、工资税等等。反对党领袖艾伯特已经警告“庞大的新税”--ETS。昆士兰和西澳的省长均已示意他们会抵制联邦政府接管各省的矿区土地使用费。而且,对于为什么要进行税制改革,陆克文还没有给公众提供一个响亮的理由。

公共医疗改革

2007年,作为反对党领袖的陆克文明确向选民承诺:不管以何种方式,他会解决公立医院的问题。三年后,工党已经没有时间兑现改变处于困境的公共医疗系统的承诺了。

2007年陆克文宣称,如果各省截止到2009年中还不支持他的医改进程,他会寻求公众支持联邦政府接管公立医院。现在那个期限已经过去6个月了,择期手术的清单还跟以往一样长,医院丑闻仍然是报纸头条的重要内容。而陆克文尚未给各省提出任何改革提议。

据悉,上个月举行的澳洲政府委员会会议,原定重点讨论公共医疗改革的问题,最后只是提了一下医院。那么陆克文会宣布什么样的改革,《澳洲金融评论》的文章认为,完全接管是不太可能了,可能会是建立地方与联邦之间共管,包括重新分配GST。尽管接管只需要联邦政府负责全部资金,而不是医院的运营,可这样一来陆克文对每一个医疗事故都有责任,这在政治上风险是非常大的。

气候变化

陆克文曾经将气候变化描述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大道德挑战”,现在成了他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即使作出妥协,陆克文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方案还是两次被参议院否定,同时也受到环境专家和主要出口产业的批评。哥本哈根会议没有成功,借助国际之势的希望也告落空。

反对党领袖艾伯特则利用这种公众感到混乱的局面把陆克文的温气排放方案定格为“巨大的税务”。好的消息是,民调显示,尽管延误,公众还是强烈支持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环保人士谴责他的环保方案目标太弱,对企业的补偿太过慷慨。各个产业批评他不公平的惩罚出口商、电力生产商和小企业。而公众要么对这件事情无知,要么不感兴趣,要么被这复杂局面弄糊涂了。对于大选在即的陆克文来说,这些对于争取选票都不利。

水——墨累达令河盆地

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已经降格为联邦政府更趋激烈的矛盾。当陆克文2008年3月说服各省签订墨累达令河盆地的交易时,他声称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奇迹。然而近两年过去了,他却处在压力之中,反对党指责他进展太慢,各省互相争吵,而墨累达令河盆地的干旱仍在持续。

据报导,关于澳洲最大的内陆河墨累达令河流域的各种激烈争吵可以追溯到百年之前,解决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什么捷径。陆克文政府对解决这个问题的期望是很高的,当时墨累达令河流域的各省包括纽省、维省、昆省、南澳、首都行政区都签订了协议,但是治理效果不明显。

反对党领袖艾伯特呼吁就联邦政府接管墨累达令河盆地可能会引起关注环境、对各省的地方主义和陆克文政策不满的城市居民的共鸣。艾伯特在利用这个问题来证明他想要解决澳洲国内的环境问题,指责陆克文不管国内问题,却把重点放在国际气候变化争议上。在各大城市,水已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了,资助去盐化工厂的代价越来越高,市区用水原来基本上是各省自己的问题,现在也变成全国性的争议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澳洲家庭居住面积列世界首位
医院官僚管理文书繁杂 工党政府浪费遭批
澳大利亚维州学费贵吓跑中国学生?
澳洲人质获救 政策得失褒贬不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