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跑不赢CPI “×奴”流行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2010年11月23日讯】涨!涨!涨!最近几个月,中国物价几乎到处是涨声一片。大陆媒体《南方都市报》刊出一篇题为《“×奴”流行只因跑不赢CPI》的文章指出,在政府无法调和的持续通胀形式下,出现了“房奴”、“卡奴”、“菜奴”等“奴时代”之下无奈的“奴岁月”。

11月11日,中共官方公布10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显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 4.2%,农村上涨4.7%;食品价格上涨10.1%,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5.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5%。

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100个城市的全样本调查数据,10月份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为8418元/平方米,较9月上涨0.66%,其中76个城市价格环比上涨,24个城市环比下跌。而广州位居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前十城市之列。

《南方都市报》的文章说,此轮通胀,早在两年前就埋下伏笔。国际金融海啸期间的四万亿刺激计划,还有多年的货币超发,虽然帮助中国抵御了金融风暴的袭击,但也带来了信贷膨胀和流动性泛滥的负面影响。

文章说,尤其是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食用油、蔬菜、糖等食品接连涨价,直逼得人们透不过气来。因此老百姓的流行语“×奴”虽然只是一句戏言,但背后反映的是民生的艰难。

从“奴时代”到“怒时代”

高房价催生出了房奴,菜价涨又多了一个“菜奴”。房奴、卡奴、车奴、孩奴、节奴、菜奴……显然,中国当下已是一个“众奴加身”的时代。

网友说,每一个“奴”字,都代表了几多辛酸,更代表了在时下环境中的被动语态——价格上涨,百姓只能是被动接受,听着专家们的宽慰式劝告、畅想着遥不可及的调控效果,最终就转化成这一代人的人生写照。除了默默地承受,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

署名魏英杰的《中国进入奴时代》的文章说,这样的社会现状,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试想,当很大一部分人连起码的教育权、居住权都无法获得实现,这样的社会还能正常运转吗?这么来看,各种“奴词”的流行,恰是对这个时代敲响的一记警钟

魏英杰认为,为“奴”所困的人们看似为物质所牵绊,每日四处奔波,为钱操劳,到头来不过是为了吃饱饭、交房贷,或者存起来给子女交学费。可进一步来说,物质不自由,精神亦难求自由。“奴”字当头,实质就是对人们的双重桎梏。这就发出了一个信号,任由这种局面发展、恶化下去,那些为基本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奴役的人们,很可能化“奴”为“怒”,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从“奴时代”到“怒时代”,也许仅一步之遥。

可是,就在蔬菜、棉花、白糖、油……在迎来一轮接一轮的上涨之时,日前,中国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实践证明,多年来中国GDP和物价上涨很平稳,物价能够控制在群众承受范围之内。

而据统计,今年头11个月,中国36城市蔬菜同比批发价上涨超过60%。

相关新闻
难抵礼品诱惑 高校卡奴成堆 负债累累
养儿育女花销成无底洞 80后惧当“孩奴”
房奴变身包租婆 “房小白”走红网络
众“奴”缠身 80后变身“年清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