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健保喊涨 收支应公开受检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魏怡嘉整理 )健保费又要涨了,卫生署强调,如果今年再不调,健保赤字将破千亿,为什么健保费老是不够医疗支出?

健保赤字每年以惊人速度累积,关键原因有三:首先,每年健保收入平均成长一%,但医疗支出却在医界坚持下,平均每年以四%成长,即便是经济不景气,健保支出成长依旧,收入永远赶不上支出。

*健保收入平均年增一% 医疗支出为四%*

其次,药价调查号称每年省上数百亿的费用,最后却继续列入总额计算,总额永远只增不减,官方束手无策。第三,则是健保局放任三、四百亿呆账产生,却催讨无门。

前年九月在商谈九十八年的健保总额时,健保局曾精算出九十八年总额只需要三千五百亿的版本,但经过总额协商,结果仍涨到四千三百亿,一来一往就差了八百亿,如果健保真的只要花三千五百亿,健保费还用涨吗?

消基会董事长谢天仁表示,健保费用协定委员会(简称费协会)每年九月均会讨论、协商第二年的医疗支出总额。卫生署一向都对外表示,因为人口老化、新药新科技及重大伤病患者增加,所以每年的医疗支出不得不成长,健保支出从开办时的二千六百多亿,逐年上涨到去年的四千三百多亿。

*药价调查号称省上百亿 却列入总额计算*

问题是,健保医疗支出一定要年年上涨,而且涨到这么高吗?其实不然,谢天仁指出,费协会委员曾要求健保局计算自健保开办之后到九十七年,同样考虑人口老化及重大伤病等成长因素所需支出,健保局推算出九十八年健保医疗支出只要三千五百亿,但医界等单位仍协商要维持四%的成长比率,让健保医疗支出膨胀到四千三百亿。

费协会主委杨铭钦表示,健保局的确有这个版本送到费协会,但其计算基础忽略了每年的物价指数及政策介入等变数,经讨论后,未获采纳。

*放任三、四百亿呆账产生 却催讨无门*

谢天仁直言,一个部会几十万、百万的预算,在立法院就要被审查半天,费协会掌管每年四千多亿的健保大饼,却不用受到民代监督,费协会共有二十七位委员,其中付费者代表及学者加起来只有九席,付费者就算有意见,表决时也赢不了,只能任凭医界及官方代表予取予求。

健保监理委员会委员滕西华更抨击,九十七年健保财务缺口累积达二百六十六亿元,九十八年跟九十七年的状况差不太多,顶多亏损一百多亿元,但卫生署却对外宣称健保到去年底有五百八十八亿的缺口,是怎么算出来的?到底哪些花费剧增?应对外公开,而不是健保单位自己说了算,却从来没有细目公开接受检验。

滕西华指出,健保的医疗费用支出很像政府公务部门预算,即今年花多少,明年的预算就以今年花多少为基础,再加上成长率,为了要垫高明年医疗费用支出基础母数,医界一定把每年的总额用到满,才能为明年争取更好的计算基础大饼。

不仅如此,卫生署一再对外宣称,前后共做了六次的药价调查,为健保省下上百亿的药价差(药价黑洞),滕西华指出,这根本是个大笑话,根据健保局资料,前五次药价调查下来,共省下了二百八十多亿的药价金额,由于药价差是相关单位努力去为民众省下的钱,这笔钱本来就不属于医界,而是民众的。

她说,原本计算每年的总额时,理应可以扣掉药价差,再用较低的总额当母数乘上成长率,如此一来,健保的总额金额不会垫高得如此快速,但健保局的软弱无能,却让医界把这二百八十二亿又拿回去,算在医疗支出总额中,导致总额母数永远只增不减。

事实上,健保局官员亦曾私下对医界表示不满,但也束手无策,药价调查到头来,根本是做假的,卫生署一再用药价调查为健保省了多少钱来唬弄民众,到头来,还是肥了医界,苦了民众。在健保财务当中,健保呆账比较少被提到,滕西华表示,健保每年约有三十到四十亿的呆账,健保开办下来,光呆账也累积了三、四百亿。卫生署一再对外表示,每年健保呆账只有一%,跟其他金融单位差不多,但健保局对早期健保呆账要负很大的责任。

当时的健保医疗费用给付方式是健保局先给医界九成,结算时,如果不到九成,医界要还钱给健保局,但医界还钱却还得很不干脆,健保局看钱老是收不回来,四、五年前才改先给七成再结算,这么无能的政府单位在管控民众的健保费,就算健保费再怎么涨,永远都不够花。除了改以七成结算外,健保局另表示,已从弱势族群纳保、企业异常监控等多方面着手,减少呆账产生。

*阅报秘书*

“健保总额”就是每年健保费用的预定花费额度。台湾在2002年全面实施总额制。

每年九月,健保费用协定委员会(简称费协会)与牙医、中医、西医基层及西医医院等四个体系,分别协商隔年的健保医疗支出花费,医界在隔年的总医疗支出不能超过这个额度,以控制健保医疗费用成长。

健保总额会以总额的成长率做为计算基础,总额成长率中,又分为“非协商因素”及“协商因素”两类。“非协商因素”包括人口成长、人口老化、物价指数及政府政策等,“协商因素”则包括医界新增的品质照护计划,及鼓励医界配合政策执行的提升医疗品质重点项目等。

一般状况下,“非协商因素”的影响比重高于“协商因素”。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