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的故事】飞越安南看世遗(5)

【新纪元】下龙湾 泼墨画中的水、天、石

文、摄影 ◎ 意文

人气 27

【大纪元5月1日讯】下龙湾的美,美在“水、天、石”景色。岂止灵秀,是世外出尘的美。经常笼罩在烟波浩渺雾气中,船在大小岛屿中行驶,雾气将眼前一列岛屿,颜色从黑到白、深与浅层叠罗列,忽隐若现,像身在如幻似真的山水画中。

名列世界八大奇景之一的下龙湾(Ha Long Bay),位于越南东北部的广宁省,靠近中国边境,距河内五小时车程。当车子驶近海防时,沿途仙山般的海上石林美景若隐若现。因景色酷似广西桂林山水,世人称之为“海上桂林”。其不但被选为越南钞票上的图案,也是007电影《明日帝国》(Tomorrow Never Dies,又译《不死明天》)的拍摄场景之一。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十七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下龙湾为“世界自然遗产”。

下龙湾水域面积有一千五百五十平方公里、海岸线长一百二十公里、超过二亿年的喀斯特海岸景观、以及一千九百六十九个大大小小的石灰岩岛屿,每个岛屿都覆盖着浓密的丛林植被,其中已有九百八十座岛屿被命名。


石灰岩岛屿若繁星密布,时而独耸、时而绵延,峥嵘中带着几分秀美,俐落中又伴着孤傲。

下龙湾分为三个小湾,景区内的石灰岩岛多集中在东面和西南面,另一些高度达五十至二百公尺的页岩岛,分布在有着茂密树林覆盖的东南面。在碧波万顷的海面上,石灰岩岛屿若繁星般密布,时而独耸、时而绵延,峥嵘中带着几分秀美;俐落中又伴着孤傲。

下龙湾之名的传说

下龙湾之“下龙”的字面意思是“下降的龙”。十九世纪以前,古书籍中没有“下龙湾”一名的记载,而有“安邦”、“绿水”、“云屯”等为此海区名。十九世纪末,以法文出版的“海防新闻”报导:一八九八年Alavangso船长Lagoredin少尉在该海域三次见到一双巨大的海蛇。不止少尉,许多船员也看见了。欧洲人联想似亚洲传说的龙,可能由此广宁海域被取名为“下龙湾”。此后,“下龙湾”之名才出现在法国的北部湾航海图。

传说一:一群从远方飞来的白龙,被此处的绮丽风光所吸引,自天上飞跃下来留在海湾里,白龙翻腾激起千层浪,化作千姿百态的奇山异岛。

传说二:一天,巨龙突朝海域狂奔而去,那强韧的尾部因摇摆而掘出许多深谷和裂缝,巨龙猛力跺地而使得山岭崩倒。当巨龙跃入海中之后,这地区便灌进海水,形成的谷地很快就被水填满,仅有山岳的峰顶——现在的“岩岛”浮在水面上,留下今日景观。“下龙湾”按越南语的语序习惯称为“泳下龙”。

传说三:安南古国受到外敌侵略,神龙为了要拯救当地众生,现身于下龙湾的上空。神龙口吐出龙珠散落于海上,龙珠幻化成岩石、成山,互相连接成一道防卫侵略者的屏障,解除了被侵入的危机。

历史上,下龙湾多次发生反抗强邻的海战。先后在三场战争中,越南军队利用小岛间迷宫般的水道,阻止敌人登陆。据科学工作者考证,这里原来是欧亚大陆的一部分,后来沉入海中,形成了这种自然奇观。不过,传说也丰富了人们对下龙湾美景的联想。

游下龙湾的最好方式

游下龙湾,就像游漓江一样,处处皆景,目不暇接。进入下龙湾国家公园游览,只有搭船穿梭于巨大石灰岩中,才最能感受这大自然的奇妙。在海湾中滑行的舢板和浮舫的风帆,也为那份永恒之美增色不少。


一艘仿古船停在岸边。

下龙湾总共拥有超过五百艘的游船,其中一百五十艘可供过夜。具特色的仿古船(Junk boat)能增添赏游兴致。但是到了一些定点必须转乘小船,才能顺利进入。

游船河的途中,可以看见当成居家的小船,或是一个母亲带着几个小孩向游客索取钱或食物。不时可以遇上在海上漂流的小木船——贩卖水果或载着龙虾、螃蟹、蚌类等海鲜等。下龙湾物产富饶,海里有许多名贵的水产。游客与船上的商贩比手画脚地交谈,领略渔乡的风土民情。


向游客索取钱或是食物的住民。


居民们当成居家的小船,所有家当全在小船上。

石如其名

搭船荡漾在祖母绿色的海湾,品味着旖丽的岛屿风光,实为不可多得的享受。船家不时在某个岛屿上停靠,然后带游客参观岩洞。这些岩洞有“天然溶洞”和“海蚀洞”两种,洞内钟乳岩形状各异,别有洞天,蔚为奇观。

那一层又一层从海底冒出的石灰岩岛,与陆龙湾、香山、桂林同为喀斯特地形,但下龙湾的景色更胜。主要它是位在海上,面积极广,岛屿极多,更有着一种壮阔之美。


闻名的斗鸡石海上两峰对峙,真像一对傲斗的雄鸡呢,是越南下龙湾的标志。

已被命名的岛屿中,“斗鸡岛”为越南下龙湾的标志。石如其名,两峰对峙,真像一对傲斗的雄鸡;“香炉岛”如浮在水面的大香炉鼎;“筷子岛”像一根粗大的筷子直插入大海;“蛤蟆岛”其形犹如蛤蟆端坐海面上,嘴里还衔着青草。海面奇形怪状的岩石还有“老鼠岛”、“乌龟岛”、“人头岛”、“双乳峰”、“海狗岛”、“猴子岛”、“骆驼岛”、“笋尖岛”等,皆因外观而得名,足见其微妙微肖。雕琢成人间仙境,这是大海的杰作。

保存最完整的钟乳石洞

“天宫洞”(Thien Cung),目前越南保存最完整且最美的钟乳石洞,是一处典型的喀斯特溶洞风貌。其于一九九三年被发现,于一九九八年五月一日正式开放,是下龙湾人工大规模修整的第一个溶洞。

据说这里是当地一位渔民在海上躲避风雨时偶然发现的。当时他被洞中的奇观惊呆了,误以为闯入了美轮美奂的天宫,“天宫洞”自此而得名。

传说,龙王子爱上一位美丽的仙女,他们的婚礼在石窟的中心持续了七天七夜。大象高兴地跳着舞,小龙飞过钟乳石和石笋,蛇盘绕着树木,石狮子在风中舞动鬃毛,南方的精灵和北方星星也前来参加宴会。这一切热烈、活跃的庆祝气氛场景,都化成了溶洞化石。

该洞截面呈长方形,宽二十五公尺,长一百二十公尺,高二十公尺左右,长度取南北走向。沿着一百级石阶攀缘而上,进入有四层楼高、几千平方公尺的“天宫”,雄伟壮观的钟乳石壁画,被各色彩灯点染得五彩缤纷,栩栩如生的钟乳石和石笋,千姿百态,古朴、华美,让游人们看得惊诧不已。


这些岩洞有“天然溶洞”和“海蚀洞”两种,洞内钟乳岩形状各异,蔚为一奇观。


这些岩洞有“天然溶洞”和“海蚀洞”两种,洞内钟乳岩形状各异,蔚为一奇观。

有“岩洞奇观”之称的“藏木谷”

美丽的“藏木谷”(Dau Go Cave),是下龙湾区域最大的洞穴,有“岩洞奇观”之称。十九世纪末,第一批拜访它的法国游客命名为“仙洞”(Grotte Des Merveilles)。

它位于海拔一百八十九公尺“万景岛”最高峰的半腰,洞口不大与海面相接,唯有涨潮时,小游艇可开进洞中。洞内广阔,分为三层,外洞可容数千人。

从“外洞”通“中洞”的拱形洞口,只能容一人通过。拱形洞口边立着一块酷似大象形状的大岩石,像卫士守卫着洞门。透过拱形洞口射进来的光线,照得一座座钟乳石像闪现出绮丽的光彩。

中洞长八公尺,宽五公尺,高四公尺,洞里似一座精美的艺术馆。再通过一个螺口形的洞口,就进入了长方形的“内洞”,长约六十公尺,宽约二十公尺,四周钟乳石错落有致,形成许多小洞及生动的雕像造型。洞壁上无数的钟乳石和石笋,形状各异,形象活灵活现,峥嵘奇特,鬼斧神工,令人称奇。


登上英雄岛顶端的凉亭,三百六十度俯瞰下龙湾。

船家再度靠岸,走了十多分钟登上“英雄岛”(Titov Island)山顶眺望海景。从高处眺望下龙湾,果然视野更加辽阔。星罗棋布的岛屿,镶嵌着点点风帆,薄雾迷濛中,峰峦叠翠而宁静。

下龙湾还有近乎原始状态的热带丛林“巴门岛”,有野猪、梅花鹿等野生动物出没。“若岛”上的红鼻猴王国的猴子全是红鼻子、红屁股,极为顽皮和大胆不怕生,见到人就成群跳跃欢呼。

还有一些岛屿上有流动的渔村。渔民们在浅水区工作,捕捉二百种鱼类和四百五十种软体动物。因地势陡峭,大部分岛屿杳无人迹,因此得以保持其自然生态景观。

下龙湾的美,美在“水、天、石”景色。岂止灵秀,是世外出尘的美。在此处游趣是一种“意境”,与国画中的泼墨山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下龙湾经常笼罩在烟波浩渺雾气中,船在大小岛屿中行驶,雾气将眼前一列岛屿,颜色从黑到白、深与浅层叠罗列,忽隐若现,像身在如幻似真的山水画中。有机会您一定要身历其境!◇

本文转载自《新纪元周刊》第170期【世界风情】栏目(2010/04/29刊)

本文连结: http://mag.epochtimes.com/gb/172/7881.htm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新纪元】在首尔穿梭古与今
【新纪元】用喝的温泉 捷克疗养胜地
【新纪元】捷克人生病的泉水处方
【新纪元】走访斯里兰卡 朝圣佛的足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