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立委补选,谁输了?

人气 1
标签:

     零一零年的第一个月,台湾立法委员席次补选,民进党提名的候选人达成完胜的目标。从表面上看来,继二零零九年底台湾县市长选举之后,国民党再次尝到败绩。但是这两次选举的真正的输家是谁?却值得进一步推敲。

如果台湾的执政党在这次立委补选开票后还解读不出台湾民众的心意,那么接下来的各种选举,包括二零一二的总统大选,国民党再次苦尝败仗的机会有多大?从各种民调不难预测未来──情况不容国民党乐观。

相对于面色铁青的国民党选举操盘手,获胜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并没有高调庆祝胜利反而谦卑的说“这是台湾民众的胜利”。蔡英文并且敬告执政党,这样的选举结果其实是执政党背离民意所致。换言之,并不是在野党做了什么得民心的事,而是执政党做了某种失民心的事。

盘点国民党总统候选人马英九在二零零八年赢得胜战这二年来,台湾执政党给民众印象最深刻的几项施政──从三通、开放对中国投资上限、四次江陈会签署的各项协议一直到ECFA议题,全都和中共有关。值此之际,在中国投资的知名厂商分别高调回台购买中时集团、入主最高大楼101,同时中共党官打着“投资团”的旗号一波波来台……这种假“经济”之名而和一个极权政体越走越近的施政方向,台湾民众全部看在眼里。执政党信誓旦旦宣称以上的这些措施会对台湾经济带来如何如何的好处,台湾民众也全部都听在耳里。

在全球金融风暴伊始,台湾民众体谅刚上台的执政党,并没有苛求一定要有立竿见影的奇迹。但是二年过去了,执政党与中共亲近时开出的经济复苏支票,没有兑现的迹象。民众不免要问:“你说的牛肉在哪里?”不仅如此,媒体更踢爆所谓的中国“投资团”根本是招商团,中国往台湾投注资金的报导全是雷声大雨点小,反而是从台湾投入中国的资金继续递增。

二年来台湾失业率节节上升,小市民深刻感受到经济压力。展望新的一年,民众却无法从执政党的政策里看到清楚的前景。于是民怨升温,焦点集中在执政党的亲共政策。但是台湾的执政团队却与民意脱节,直到连续两次的选举败绩敲响了二道警钟。在这股民意的压力下,马英九总统终于出面踩了刹车。

二零一零年伊始,马英九总统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台海冲突肇因于国共内战,历经六十年的分治,两岸产生不同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标准……惟有大陆政府尊重台湾的民主体制、不否认台湾的政治现实、放弃预设的政治前提以及撤除针对台湾的飞弹,谈判才有可能在对等、尊严和互惠的原则下进行。”更重要的是“除了考量法律和历史的种种层面,还必须顾及台湾人民的意愿。”

很显然的,这段民意最大的谈话,目的是挽回台湾民众的支持度。但这项谈话同时引来中共御用媒体的群攻。只是在中共与台湾民意两者之间,一位民选的总统必须选择哪一边?答案很清楚。如果马英九能够及时挽回民意,那么吃下两次败仗的国民党,仍然有可能是二零一二年的赢家。

在民意的主导下,国民党的亲共政策开始转向,只有中共痛恶这样的改变。所以认真想想台湾立委补选的输家是谁?其实是隐藏在这场选举背光面的、没有民意基础的中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