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中政策不获信任 国民党立委补选再败

人气 1
标签:


二月二十七日台湾举行四席立法委员补选,三绿一蓝的局面让选举版图再次调整。二零零八年五月马政府上台后,台湾历经六波选举,却五次连败,显示民众已对国民党倾中方向失去信任感。面对接连败选,马政府却一再强调政府政策大方向正确,只是“不够努力”……


国民党籍新竹县立委补选候选人郑永堂
(左)坦然接受败选,他拥抱太太姚琼
珠,并表示对选举结果坦然接受。

文 ◎ 李佳鸿
图 ◎ 中央社

湾二月二十七日举行四席立法委员补选,民进党在桃园县、新竹县、嘉义县均赢得胜选,花莲虽败选,但得票率创下民进党在花莲的新高;国民党则仅拿下花莲县,吞下选举五连败,党内高层人士忧心将冲击国民党未来的执政。


民进党桃园县立委补选候选人黄仁杼(前左二)胜选,夫妻两人在竞
选总部前感谢选民支持。


花莲立法委员补选民进党籍候选人萧美琴(前中)虽败选,但得票率
创下民进党在花莲的新高。

对于选举版图由原本三蓝一绿转变为三绿一蓝的局面,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二十七日晚间发新闻稿表示,结果显示国民党的努力不够,要对支持者表示歉意。国民党秘书长金溥聪也在记者会四度道歉,承认“结果非常不理想”。

六波选举五连败 国民党只是“努力不够”?

二零零八年五月马政府上台后,台湾历经六波选举,国民党除了台北市大安区立委补选险胜,余者全都败选,包括去年三月十四日苗栗立委补选、九月二十六日云林立委补选、去年年底县市长选举得票率下降、今年一月三席立委补选全输,再加上甫结束的这场立委选战,成为五连败,显示民众已对国民党的执政方向失去信任感。

马英九、金溥聪面对接连败选的事实,一再强调政府执政的政策大方向正确,只是“不够努力”,并坚持在党内进行廉能改革,推出形象好的候选人;但台湾民间对马政府的质疑主要是针对其执政方向与治国能力,从八八水灾、美国牛肉事件、ECFA谈判,民调中马英九的支持率屡屡下挫,到近期竟只剩下约20%,还输给民进党主席蔡英文。

整体分析马英九的执政心态,他过度自信自己对国策的判断,听不进不同的意见,特别是在两岸关系上,一味地倾向与中共“和平共存”、“利益共享”,殊不知反遭对岸政权利用,“两岸贸易”成为中共统战与自我宣传的筹码,台湾实质上得到多少经济利益,也一直遭到质疑。

从四次江陈会签署协议的执行效果观之,“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已形同虚设,台湾因毒奶案遭受重大损失的厂商至今仍没有得到中国大陆方面相关单位的赔偿;在司法互助协议方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位台湾重大经济要犯得到中共遣返;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次则距离每日三千人的目标相差甚远,最近过年期间大陆方面还集体取消旅馆订房,使旅游业者叫苦连天;较具成效的只有空运、海运和邮政等单纯的民间通讯协议。

但马政府仍坚持倾中政策,继行政技术面的金融合作协议之后,又开始与中共进行实质经济合作,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谈判,漠视学界与民间大规模的反弹声浪。

美国极具影响力的《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期刊去年年底指出,台湾正快速“芬兰化”,以向北京妥协、配合来换取自身的发展和生存,文中建议美国应该停止对台军售,让台湾中立化,且必须将台湾排除在美国的亚洲盟邦之外。此文引起台湾社会普遍重视,但马政府执政团队显然仍并不打算调整与中共合作的方向,甚至强调要“更加努力”执行政策。

中共会因两岸经济往来而不攻打台湾?

从上台前积极支持六四纪念活动,到执政后不出席六四纪念会、拒热比娅入境并批评其为“恐怖分子”,马政府的改变不可谓不大。从小到大的菁英教育过程让马英九无法倾听、接纳不同意见,一意孤行地做“他认为对的事”,忽视倾中表象后的庞大风险。

客观而言,台湾的确必须走到国际舞台,与世界各国合作、交流,这对于缺乏自然资源的海岛型社会来说,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方向。在一般情况下,与他国进行密切的经贸往来也正是台湾应该努力的目标,但在中共统治下的中国大陆不是“一般国家”,它的举动背后都有政治考量,且其内部问题丛生,例如:谁敢保证甲流不是下一个SARS呢?而待中国大陆发生政权移转或大范围的天灾疫病时,投入中共口袋的每一分钱都将血本无归。

马英九曾公开宣称,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经济关系日趋密切,中共将因此不会攻打台湾,这真是不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本质。事实上中共不但没有“变好”,在胡温时代反而更为保守。旅美政治评论家陈破空表示,中共党内已经没有改革派的位置,充斥和盘踞的都是保守派。胡温表现,不过是中共党内大小保守派的缩影。

今日台湾选民已经用选票表达自己想远离恶邻的心声,而面对这样一个极权政党,马政府到底还要与狼共舞到什么时候呢?◇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