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山.鱼路古道-大路边田,沧海桑田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34
标签:

一位朋友来信说,他公司发行的杂志想转载我写的《鱼路古道.大油坑》旅记,因为特别喜欢这篇旅记所拍摄的景色。然而这是四年前拍摄的照片,当时只用百万画素的解析度拍摄,无法达到杂志印刷的品质要求。

翻相簿档案,才发现最近一次游鱼路古道,竟已是四年前的事了,惊讶于时间过得这么快。由于手头上没有高解析度的鱼路古道图片,而既然已答应这件事,不如就亲自再跑一趟阳明山,去补拍几张鱼路古道的照片,顺便也可回味曾走过的旧路。

四年前的那次,在鱼路古道遇到不少令人惊艳的景色,例如隐身于古道旁侧树林间的赖丙厝地、通往大油坑的那片栗蕨草原,以及大油坑的硫磺烟味、白烟缭绕的景象。

驱车抵达擎天岗游客服务站,再步行至金包里大路的城门,展开今日的鱼路古道之行。鱼路古道有两条路线,一是取直线的“河南勇路”,一是迂回如蛇形的“日人路”,今天选走河南勇路。初走时,沿途景象大致如从前,走在无遮荫的石阶路,两旁芒长夹道。抵达水源地时,想捧水洗脸冲凉,却发现水源地几乎已被芒草遮住,仅露出一小隅,得拨开芒草,才能接近这处水源。


鱼路古道森林路段

进入古道的森林路段,转为凉爽。路过熟悉的小土地公庙,不久就来到了“大路边田”,这里是鱼路古道途中最适宜休息地点。弃耕的农田,成为草原,就在古道路旁,此地有林荫怡然,又有小溪流。以前走鱼路古道时,常见游客在此休息聊天。

今天路过大路边田时,却浑然不知。直到瞥见路旁的“大路边田”导览解说牌时,突然一阵困惑,既而感到惊讶。刚才看见右侧杂草丛生的地方,竟然就是昔日绿草如茵的“大路边田”。才四年不见,大路边田竟然完全改观了。

鱼路古道可说是阳明山国家公园最热门古道之一,经常有游客行走,而大路边田又近在古道旁,应有游客经常走动,怎么短短四年间,这片路边草原竟已沦为荒烟蔓草?若说“沧海桑田”,则四年的时间未免也太快了些。

连位于古道路旁的大路边田都变化如此之大,那么通往大油坑的栗蕨草原,以及清代守硫营遗迹所在的公馆田,游客更少,恐怕就更不乐观了。果然不出所料。从大路边田越过古道小溪,往上爬,那片美丽的栗蕨草原也已被高长的芒草占据了。美景不再,补拍照片已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了。

不知这样的生态环境变化,对于原本栖息在这片草原的那群野生的神户牛有无影响?


大路边田(四年前)。

大路边田(今日景观)。

——————————————————————————–


栗蕨草原(四年前)。

栗蕨草原(今日景观)。

——————————————————————————–


鱼路古道

其它的景色,例如当年让我惊艳不已的“赖丙厝地”,如今已被芒草掩没。清代守硫营遗址所在的“公馆田”,原本可席地而坐的青草地,如今亦已杂草高长。

虽然这一切的变化,都无碍于鱼路古道的行走,但对曾经探索及徜徉于这些古道沿途景点的我来说,心情影响不小。只不过四年光阴,旅人镜头所记录的景色,已成沧海桑田,怎能不心生感慨呢?

过许颜桥之后,往八烟的鱼路古道已因崩塌而暂时封闭,我只走至番坑瀑布而已。

循原路返抵擎天岗,也注意到擎天岗环形步道旁的草地,也新增长了不少芒长。喦岭土地庙旁的擎天岗五角凉亭,石柱上“消灭共匪酬壮志,复兴中华定中原。”的对联刻字则依旧在,只是今日重见,就别有一番感慨了。

半个世纪以前,政府念念在兹,希望早日“反攻大陆,解救同胞”;半个世纪之后,政府则满心期待,希望大陆同胞早日来台旅游,以解救台湾经济。如此看来,也是一种“沧海桑田”了。

旅游日期:2008.07.23 (写于2008.08.02)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http://www.tonyhuang.idv.tw/@


擎天岗环形步道(四年前)。

擎天岗环形步道(今日景观)。


鱼路古道。

擎天岗五角凉亭。

“消灭共匪酬壮志。”(亭柱对联)


金包里大路城门。


鱼路古道。


鱼路古道回望狮子头。


远眺大油坑。


大石公。


鱼路古道森林路段。


鱼路古道小土地公庙。


打石场解说站。


许颜桥。


许颜桥。


番坑瀑布。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彰化市.八卦山
自爆说话不可信  澳在野党魁惹风波
艾伯特尽量避开自由党议员约翰逊丑闻
北市.中山大同.临济护国禅寺.圆山公园.大龙峒保安宫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