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未尽照顾重症职责 台医学中心被纠正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6月10日讯】 (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北报导) 卫生署长杨志良重批,部分医学中心未尽收治急重症患者标准。卫生署近日对于医学中心新增“急症能力分级”认证制度,有16家医学中心接受考核,令人意外的是,台大、台北荣总、长庚等大型医学中心都未通过评鉴,必须接受复查,如未通过恐将失去医疗中心地位。

根据卫生署调查,部分医学中心收治急重症患者的比例偏低,从病例组合指标CMI值观察,部分医学中心医疗资源多花在轻症、初期照顾上,包括台北马偕、中山医大附设医院、国泰医院、万芳医院CMI值都吊车尾,如果只看小病不看大病,将不符合卫生署对医学中心的期待。

未来医学中心都必须通过重度级急救责任分级的考核,才能取得医学中心资格,这次评鉴中16家教学医院中,只有彰基、高雄荣总,童综合医院、中国医药大学4家通过第一阶段。

所谓的CMI值,指的是病例组合指标,CMI值愈高,代表急重症病患愈多,一般所谓的医学中心,CMI值要大于1.2才合格。

杨志良提到,有些医院中心只有一点零多,和地区医院相当,代表照顾病人的复杂度不够高。若是CMI只有1点零多、1点1多,表示太多轻症患者满床,而让重症者没有病床。

卫生署医事处副处长王宗曦说,从CMI值发现,医学中心花太多医疗资源于初期照顾,小病其实可以到医院诊所去看,医学中心应该多做些重症的医疗,才符合卫生署的期待。不合格的教学医院将这个月完成复查。

王宗曦强调,目前医学中心效期还没有结束的,如果它还没有通过紧急医疗能力的重度级评鉴,目前不会撤销它医学中心的资格,不过一旦效期到了要再度申请时,就必须在这之前,通过这个认证。

医学中心须符合22科署定专科门诊,至少要提供涵盖家庭医学、内、外、妇产、儿、骨、神经外、整形外、泌尿、耳鼻喉、眼、皮肤、神经、精神、复健、麻醉、放射线、病理、核医、牙、急诊医学、职业医学等22科在内之诊疗服务。

此外,明年申请医院需具有评鉴特优与教学医院优等的资格,还得取得重度级急救医院认证,才可以保有医学中心的资格。

民间团体则指出,医学中心从84年实施健保后,由13家扩增到19家,为了争取病患与请领较高的健保给付,医学中心不断增加门诊看诊量,但却没有增加床位和收治急重症病患。

要改善这些弊端,卫生署必须修改健保给付办法,其实问题出在制度和管理,应限制医学中心门诊病患的数量,否则还是无法禁止民众小病往大医院跑的就医习惯。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