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对过敏的治疗之法与日常保健

抗敏行医纪实:不可不知的类固醇(2)

黄月华医师

人气: 260
【字号】    
   标签: tags:

在我的病人中,有四分之一长期服用类固醇;他们来到诊所时,大多具有类似水牛背、不正常肥胖、圆脸、乳房胀大的样貌,让人可以一眼认出。这些小孩才上小学不久,却个个走路笨重、腹部广大、眼神呆滞,类似糖尿病的患者。

小病人的妈妈们都特别疼惜他们,不愿承认孩子是吸收过多的类固醇才走样的;妈妈们反而以为孩子正值发育,吃得特别多才导致身体变“壮”了。王妈妈起初也是抱持一样想法,直到她看到一位已服用10多年类固醇的病人—外表虽然是高中生,却只有小学生般的身高—这才开始相信我的话。

几乎所有的医师都会这样告诉病人:“每一种药都有副作用,治疗疾病时会权衡利害取其轻者。”大部分医师认为,唯有使用类固醇治疗气喘,才能抵抗发炎现象,让气喘的征状停止。

我不认为类固醇是万恶之最,它的确适用于急性场合,就如同开车发生紧急状况时需要踩刹车的原理一样。例如,含有类固醇的喷剂,被体内吸收的含量较少,当病患气喘很严重时,我也会在急救需要下暂时使用。

我认为医生必须确定、掌握病人病状的急症才考虑使用类固醇,而不是因为“保证药到病除”而持续使用。

我相信医生开给病人的药,绝大多数都没有经过自己的肉体试验过,或事先被大部分的台湾患者证实过。这是因为医生很少和病人聊及用药后的状况,而病人则惧于医生的权威而不敢多言。

一般的西药虽然都通过长达数年的临床人体实验,但这些临床人体都是体型肥壮的西方人,迥异于身材相形纤细的东方人。而且问题是,教科书上的用药指示只注明每公斤体重要给多少剂量,却没说明如何适时适量调整用药。

当我进入医院工作后,因为我也是过敏症的病人,所以尝试过每种治疗过敏病征的药物。这些药服用后仍然会出现与一般病人所讲的“吃了药,会想睡觉”的后遗症。

在不解之余,一遇到用药的专业医师及师长就马上请益,但是得到的答案都很制式,几乎与教科书大同小异。我开始思索,难道没有别的用药标准吗?东方人的体质,真的适用于西方人的药剂量?

在传统体制内我没有选择,也没法做实验来证实我的想法。作为一个大医院的住院医生,我只能根据教科书,或看着老师、学长、主任怎样做,并遵照惯例诊治病人、给药、写病历,我们只能从模仿中学着做医生。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型医院所建立起的声誉,就是靠前辈们成功的治疗模式一点一滴堆砌出来,并成为上门求诊病人的依据。一个尚未建立起成功治疗模式的住院医生,是很难讲求突破的,更遑论在用药选择、调整剂量上进行临床实验。

当我自己执业后,才开始有机会对用药选择、调整剂量做实验。基本上我会选择年份长久的传统药物,而非新近发明的药物。

因为前述药物的秉性温和,同时经过长时间的人体试验,比较能够掌握成效与作用;病人吃起药来,才不会有“西药很猛、很伤人、很伤肾、伤肝”的恐惧。

我认为用药的剂量,不能只考虑病人的体重,而应该从年龄、吸收力、肝脏的代谢力来考量。

现在孩童的营养好,体重和身高往往超龄;但是他们的肝脏代谢力尚未成熟,对药物的吸收力也不好,如果只考虑体重,服用了以体重恒量药剂的药物,反而会造成肝的负担,往后的副作用影响是很大的。

我没有用什么特殊的药治疗气喘,只是把传统的药物剂量减半,甚至减到三分之一、四分之一,让病人吃起来很顺,也不容易造成“其它”的伤害。这就像是吃饭一样,10分饱或是过饱,反而会造成肠胃不适的问题。

另外,我在用药上力求简单,成分、效果绝不复杂,以免造成其他副作用,更不会轻易使用类固醇的药。

我不当名医,也不需要为了在市场上生存而竞争业绩;我只是一个过敏病人,刚好有机会成为一名治疗过敏医师,在身兼病人与医生的身份下,我只是革命性地重整大家用药的观念。

【取代类固醇的治疗体验分享】

姓名:陈小均 性别:男

出生年次:89年次  初诊日:92/7/10

如何认识黄医师:自己来。

家族史:无气喘、有过敏

最令您烦心的症状:

1. 有痰声 2. 流鼻水 3. 天气一变化易发烧

4. 眨眼睛 5. 头痛

(填表人:王萱 99年4月26日)

王萱:

我的小孩从小就是过敏儿,小时候总觉得他怎么每天都像感冒一样,一直流鼻水,我以为是感冒我就会带我的儿子去附近的小儿诊所去看医生,当然医生都说是感冒,然后就吃药,之后的日子真的是让小孩受尽煎熬。

会到黄医师诊所看病,当时是想姑且一试的心态去看病,没想到第一次带我儿子(当时2岁多)去看病就被骂的很惨,心想我儿子都生病了还被医生骂的莫明其妙而且是将尽快1个小时。

因为我儿子胖胖的黄医师一看到就说我儿子吃了太多的类固醇都积在体内排不出来才会造成我儿子胖胖的,这是我第一次认识黄医师与类固醇。

因为黄医师的药有一定的疗程必须要很有耐心,当时还真的很想放弃因为实在太慢了,而且我儿子喂药非常的难喂当时都快被逼疯了,就是因为我看到我儿子一点一点的改善,只要一咳嗽气管里的痰就轻松的排出让我非常的惊讶与高兴,鼻塞、黑眼圈、咳嗽、流鼻水等情况都慢慢的改善了。

就这样持续到今天只要我儿子(现在已经10岁了)生病就会去找黄医师,我跟黄医师的关系真的是亦师亦友,从黄医师哪也让我学到了许多医学常识喔!@(待续)

摘编自 《过敏,和类固醇说再见》 发言权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