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高考”历时九天七夜

人气 21
标签:

【大纪元6月8日讯】在世界文明史中占重要地位的中华传统文化,其流传和发扬光大,与科考有相当大的关系。近日恰逢中国大陆一年一度的高考,人们或联想古人如何“高考”,以及考试中的奇闻逸事等。

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的周道祥馆长在接受杨子江晚报采访时,详细地介绍了位于南京夫子庙西北部,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及古人高考的情况。

在江南贡院800多年历史中,共产生800余名状元、10万名进士,百万举人,明清时全国半数官员出自江南贡院。

明清两代的名人如“吴中四才子”之一的著名书画家唐伯虎、《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扬州八怪”之一的著名书画家郑板 桥以及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历史争议人物李鸿章,均由此脱颖而出。清代中国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也出于此。
  
“秋闱”三场要考九天七夜
  
周道祥馆长介绍说,同为南京近畿的江苏、安徽,清初称“江南省”,康熙时始划分苏、皖两省,而政治、军事仍为一体,乡试仍沿用明南京近畿制,两 省举子都来南京应试,但不是各县所有的秀才、廪生都可以参加考试,而是要事先通过预试录取的。
  
开科这年二月,安徽省的考生到上江考棚(现市立六中)、江苏省的考生到下江考棚(现市第一医院),三天三场考试及格,领取文凭方可参加乡试,而 乡试等于现在省考,也是三年一次。
  
江南乡试多于秋季举行,所以又叫“秋闱”,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
  
第一场考的是八股文,是从四书五经里边选择材料来出题的,第二场考的则是官场应用文,分上下往来的公文和根据提供案例来撰写司法判文两种,第三 场考策问,涉及的是具体的国计民生问题,要求考生给出对策和办法。
  
由于中间两次换场,因此实际是九天七夜。科考在当时是考生也是朝廷的大事,为确保考试顺利进行,开考后号舍就会上锁,其间无论发生什么事,即便是发生火灾烧死考生也不能开锁。
  
当时的号舍一律南向成排,一个宇号长的近百间,短的也有五六十间,巷口门头大书某字号,备置号灯和水缸,可供考生夜间行路,白天饮水之用。
  
两排之间留约四尺宽的长巷,号舍屋顶盖瓦,每间隔一砖墙,外侧高六尺,长四尺,宽三尺,每号对面的墙壁上留有小龛,可以放置小炉以热茶水,考试期间伙食由考生自备。因为乡试时间较长,加上天气闷热,饭菜很快就会变质,所以考生一般都只带干粮充饥。
  
号舍左右两壁砖墙在离地一二尺之间,砌出上、下两道砖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层木板。白天考试,上层木板代替桌案,下层木板为坐凳,供考生坐 着答题,夜晚取出上层木板并入下层,用来当睡觉的床。但因号舍长度只有四尺,相当于1米33,人睡下去连腿都无法伸直。
  
而这个面积只有一个多平方的号舍没有门,考生需自备油布作门帘以防风雨。在考试的九天七夜里,考生答题和食宿全在号舍里。在每排号舍的尽头有一 间粪号,里面放着一只粪桶,谁去上厕所不能说话,只能用牌子来表示,牌子正反两面都有字,一面写着“入静”,另一面写着“出恭”,现在还有不少老年人以 “出恭”指厕所,就是由科举而来。
  
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江南贡院担任主考官时,通过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创设信炮,置立灯牌,明定入场规则,以往士子进入考场时,循例唱名 授卷,士子为争先入场,拥挤不堪。而林则徐将各县士子何时何门点名先期布告,使士子按部就班入场,改变了入场混乱状况,因此留下“三度亲临棘闱中,雷厉风 行革弊政”的佳话。
  
严防作弊
  
为防止考场内外的串联作弊,江南贡院的外面建有两道高墙。两墙之间留有一丈多宽间距,形成一圈环绕贡院的通道。围墙的四角又建有四座两丈多高的 岗楼,围墙的外面也留有一圈空地,严禁百姓靠近和搭建,这就是著名的“贡院街”。
  
在乡试期间,贡院围墙的内外还布满了兵丁,戒备森严。因在贡院内外两层围墙的顶端布满了带刺的荆棘,所以贡院又被称作“棘闱”。
  
考生进入考场有三道门,每道门都要对考生及其携带的衣服、笔墨、油灯等严格检查,为防考生在食物(为防变质一般都带大饼或月饼之类糕点)中夹带 作弊答案,在进考场时,卫兵会用刀将糕点全部切成一寸见方以下。
  
最后一道叫龙门,如果最后查出夹带违禁品,则前面两道门的兵丁都要被治罪。而违禁的考生则将被革除一生的功名,即一辈子不可以再做官,还要被捆 绑在贡院门前的木柱上示众两个月。
  
由于科考事关仕途官运,作弊就成了科考挥之不去的阴影。
  
江南贡院发现过一种飞鸽传书,当时有考生家里训练了只鸽子,鸽子晚上就飞进考生的号舍,考生把考题写得很小,拴到鸽子腿上带回,家里请了答卷高 手,然后让鸽子再送进考场。家人为了提醒考生不要抄漏了,就在正面的下方注了“背面还有”几个小字,哪知这位老兄竟也照抄不误,结果自然被考官发现。
  
当时还有一本书叫《增广四书备旨》,书虽小却包括《大学》、《中庸》、《论语》的全部内容和详尽注释,这本书被吉尼斯世界记录调查后,确认为中 国现存十万余种古版书籍中,版面最小文字最小和至今唯一发现的一本清代石印科考作弊奇书。
  
说明科考“百密一疏”的,要数民国初年的胡汉民,他是历史上著名的代考“枪手”,曾在清末两次代人参加乡试,皆获得中举。
  
科考逸事
  
读过《儒林外史》的,应该都会对“范进中举”印象深刻。其实,古代由于对士子参加考试实行“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政策,无论什么年龄层的都可 以报考,但因考试所涉四书五经等海量诗书典章,因此,能通过预试到江南贡院进入乡试的,极少有“神童”,相反,“范进们”倒是常见的。在江南贡院的考生 中,年龄最大的是广东103岁的陆云丛。而年龄最大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应试时年已70有余”,阆州(今南充阆中)人,与其弟尹极在二十二年中先后中状元,时人称“梧桐双凤”。

据江南贡院的工作人员统计,在该院产生的800多名状元中,唐代最多,达279位,占历代所产生的状元的三分之一,宋代其次,有178位,最少 的是元代,只有18位。在这些状元中,姓张的状元最多,达36位。
  
古代每产生一名状元,要举国同庆三日,为何要这样隆重庆祝,是因为状元太难了,那么,状元的水平有多高?周道祥举了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明正德年间,四川有个状元杨慎,电视剧《三国演义》选用的主题歌《临江仙》用的就是他的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数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杨慎的仇家江彬举报其考试舞弊,这可是满门抄斩的重罪。正德皇帝非常重视,召来杨慎当庭询问,杨慎说自己凭的是真才实学,不信可以再考。正德准 备再试时,江彬进谗言建议不要出卷,而是让文武百官提问以试其才学。正德皇帝采纳了,于是让杨慎站在大殿的鳌头上回答众人的问题,从太阳出山到落山,文武 百官所有问题都没有难倒他。

最后,进士出身的江彬亲自来问,只见他拎着一只俗称“猫叹气”的竹篮,上面还用布盖着,问杨慎里面装的是什么。大家都替杨慎捏 了一把汗。杨慎哈哈一笑说,你这里装的是东西,江彬说不是东西是南北,杨慎说,不可能,因为东方属于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所以竹篮里装的只 能是“东西”而非“南北”,否则不是被火烧掉,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最终用博学的智慧战胜了对手,“东西”一词由此而来,而“独占鳌头”此后也成为科考 佼佼者专用的形容词

古代高考知识小点滴

1、怎样获得“高 考”入场券:

最 高级的考试“殿式”,由皇帝亲自亲持。要想获得这一资格,必须闯过六关;科首先参加童子试、府试和院士三关,获得“秀才”头衔;然后通过学政巡回举行的岁 考,闯过第四关,保住“秀才”的头衔;这样才的资格参加三年一考“大比之年”的乡试,连考三场中“举人”,才过了第五关,取得了参加“会试”的资格;“会 试”一般在乡试后的下一年春天举行,也要考三场,考中了得到“贡士”的头衔,才最终取得了“高考”的入场券。由此可知,古代的“高考独木桥”比现在要难得多。

2、古代“高考”要 背多少书?

据统计,书生们要背诵《论语》,11705字;《孟子》,34683字;《书 经》,39324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0845字。这40多万字,全部都要精读背,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

3、 古代“高考”的 科目

有书、诗、论、赋一共四科,八股文、试帖诗、经纶、律赋。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大学》、《中 庸》、《论语》、《孟子》。试帖诗是诗体的一种,考试时以古人某一诗和成语为题,并限定某一韵脚,以歌颂朝政为内容,作出诗来。

4、 古代“高考”怎 样防止作弊

考试是封闭式的,一排排号舍把考生隔开。试卷都要糊住姓名,这叫“弥封”。方法是在试卷交上来后,先由弥封官将卷面 折叠,封藏应试者的姓名,编上红号;然后由誊录人员将试卷用硃笔滤誉写,称“朱卷”,将它送考官评阅。放榜的时候,按取中的“朱卷”红号调取“黑卷”拆 封,最后唱名写榜。但是,制度再严格,舞弊丑闻时有发生。

5、古代“高 考”的名次

“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 名。第一称“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 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6、古代“高 考”状元知多少

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5年(公年 622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30年(公元1904年)的刘春霖,前后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为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了10多万名进士。有据可 查,有名有姓的状元共有599人,其中唐141人,五代十国16人,宋118人,辽54人,金31人,元32人,明89人,清114人,张献忠大西国1 人,太平天国3人。科举史上惟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3年(公元1853年)的傅善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重庆最牛高三班 34人保送名校
黄桷:“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山西临县大学考试  网咖全部关闭
非中医系考中医高考?  台考选部反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