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伟:LDK赛维真相的司法调查及法庭判词

论政府主导的赛维骗局(之2)

赛维诈骗案集体诉讼代表 曾志伟

人气 14
标签:

【大纪元8月12日讯】随着2010年7月26日16:30江西省新余市的一声巨响,一场大火和两座净化塔的轰然倒塌,为官方宣称的江西省第一号工程“世界硅都”敲响了丧钟。与一切真相一样,加上赛维地处内地且“公关”能力超越南京,消息受到严密封锁。直至8月3日大纪元才率先作了《江西赛维LDK再传爆炸零排放污染被戳穿》的报导;8月4日,第一财经日报也报导了《江西赛维证实新余基地发生火灾称未影响公司内部运作》,并首次把中石油大连输油管道火灾爆炸案、南京丙烯爆燃事故、吉林化工原料桶流入松花江,江西新余赛维硅料厂爆燃事故相提并论。本来“世界硅都”的实体爆炸及泡沫爆破是惊动世界的事件,然而人们在见证和热议着南京大爆炸及其真相被封锁的同时,还未意识到也在见证着并经历着比南京大爆炸有效得多的消息封锁。

早在2010年5月13日《世界博览》经独立调查后正式刊发了《“世界硅都”赛维的污染调查实录》,报导了“‘赛维有毒’在新余几乎成为人所共知的公开秘密,赛维员工因接触有毒物质而死伤的传闻也不胫而走。”……“年轻人都不愿意去塞维,村里只有上年纪的人才会到厂里做门卫或者保洁工作,塞维死人的事情经常听说。”……“新余的水让人很不放心。一盆自来水,放一晚上后最后总能沉淀出黏糊糊的东西来。”…… 《世界博览》最后下结论:“根据世界银行的评估,中国经济发展对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往往占到GDP总量8%~12%之间。从这种意义上讲,无论多么迅速的经济增长,在本质上其社会财富总量的积累并没有任何增加”。该调查报告在国内被大量转载,赛维真相本已曝光。令南京官方甘拜下风的奇迹是:现在再搜寻《“世界硅都”赛维的污染调查实录》会发现各传媒的转载已被逐一删掉,最多只剩下一些摘要而全文已荡然无存。从这实例可知“世界级”的赛维在封锁消息方面是胜过南京的,人们更不清楚赛维大爆炸其它好些方面也比南京大爆炸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从国际性的角度它是四大化工事故中唯一直接伤害到国际社会的事故;可以说赛维爆案同时也引爆了一个国际性的惊天大骗局。

诚如大纪元所报导“事故已造成人员死伤,但当地政府封锁消息。赛维的“公关”能力超强,包括网上的相关贴子,一晚上基本上屏蔽了所有的消息。”……“新余赛维,一直是一个毒瘤,每年因内部泄漏事故死伤数十人,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新余政府一向视而不见,消息一概不露。”据多位内部知情人士相继证实:7.26赛维大爆炸周围居民在下午4点多听到爆炸声并伴有明显震动;2座净化塔倒塌;大批消防车和救护车冲进现场;现场至少死了两个工人。而赛维欺骗上海第一财经,把爆炸说成燃烧,把伤亡说成大面积烧伤。根据美国证券条例,任何影响股价的敏感资料必须于4个工作天内公告,上海第一财经敏锐地指出的“此次事故并未对投资者通报”,符合赛维一贯的报喜不报忧的欺诈做法。

其实赛维的欺诈行为早在2007年10月份国际主流媒体Barrons, Wall Street Journal, Dow Jones等就开始揭露,要是在美国早就像安然,马多夫骗案等一样成为历史了;奇迹之处在于在中国这个现实版的“皇帝的新装”还在继续。国际主流媒体由于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特别是不了解中国国情等因素,对赛维骗局及其本质的揭露是难以深入的(如7.26大爆炸就一无所知);作为赛维诈骗案集团诉讼的成果,本文主要从司法调查所得并参考法庭判词的角度对赛维真相作一深入介绍,以还原四大化工事故之一的本来面目,使其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

1 赛维LDK欺诈案集体诉讼源于2007年10月份国际主流媒体Barrons,华尔街日报,道琼斯等揭露该公司库存/财务报表造假从而引发股价“腰斩”,美国投资者遭受重创并损失惨重,引发集体诉讼及美国证监会调查;赛维采取卑鄙下流的流氓手段一一“化解”危机,并奇迹般地屡屡死里逃生,至今骗局仍在继续,是一国际社会有直接感受的著名案例。

2 我们集体诉讼的司法调查,包括重金聘请世界级的Spectrum OSO Asia情报调查机构,跟客户,供应商,员工和中介机构取证,调阅内部资料等等所有手段,耗费巨资,历时漫长,终于基本掌握了LDK整个骗局的梗概。其中与集体诉讼相关的部分已呈堂,经过法庭攻防,司法认定并形成法庭判令/判词,已成为有法律效力的公开资料。(见http://securities.stanford.edu/1038/LDK_01/)。当然,我们起诉LDK的部分(与集体诉讼相关部分)仅是司法调查的一部分,我们掌握的真相并非全部进入司法程序。然而,道德,责任和公众的知情权使我们深感必要把已有司法定论及尚未进入司法程序的真相一并告知公众。随着这次的赛维大爆炸,整个赛维骗局很快就会真相大白的。

3 赛维真相,投资者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和昂贵(时间和金钱)的司法调查后(连同许多分析师和媒体的独立调查)是逐渐清楚了。是的,“彭小峰应该知道他一直受到“围攻”的原因是,赛维是一支诚信受到质疑的股票”,其股价的状况(市盈率只有同类股票的几分之一,实际上已遭华尔街唾弃)充分反映了库存真相的被认识;库存之外的真相包括污染和爆炸(更是整个骗局的深层次根源和背后原因)尚待另外专门探讨。

赛维真相,司法调查与法庭判词

如下是整个LDK真相(赌局/骗局)的较完整轮廓和内在根源,其中与集体诉讼相关的调查结果已呈堂,主体部分经法庭攻防和法庭裁定,已有司法定论(见法庭判词)。请留意美国司法体系的严谨,根据美国证券法起诉方必须充分和令人信服地证明被告的欺诈性(falsity)及这种欺诈的蓄意性(scienter)(连同证明由于这种蓄意欺诈而直接导致的经济损失(loss causation)合称证券欺诈案三要素)集体诉讼才不被解散(dismiss),而证券欺诈案的辩护都集中在控方不能有效证明这种欺诈性(falsity),蓄意性(scienter)和直接经济损失(loss causation)方面。由于“疑点利益归于被告”,从历史来看绝大多数集体诉讼是告不进的,在被告针对起诉状进行辩护并申请撤销起诉的早期阶段就被解散。加州地方法院在《否决撤销集体起诉判令》(见Order Denying Defendants’ Motion To Dismiss),《否决上诉重审的判令》(见Order Denying Motion For Leave To File Motion For Reconsideration)等等判令中使用如此严厉的判词甚至对LDK进行申斥,熟悉美国集体起诉现状者都觉得实属罕见。实际上LDK案控方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因为过程决定结果),LDK见败局已定已作出1600万美元赔偿寻求和解;另一方面,通过分析法庭判词可更清楚明确地看到真相的性质(已有司法定论的部分见http://securities.stanford.edu/1038/LDK_01/ ,是全貌的一部分),以便客观公正完整准确地及有深度地把握赛维骗局的事实。

1 赌局/骗局的背景。任何世界级的事件都是有其特定环境和历史必然性的。赛维事件始于圈地这种不成熟的商业环境和社会现象(赛维旁边的春龙,飞宇等等公司都圈了大片土地),巧立名目立项并圈得的土地将来通过打“擦边球”而略为改变用途就是横财;圈地与立项又是相辅相成的,互为因果,立项高明除了有“圈地”作用外更有到资本市场“圈钱”的作用;LDK从地方政府催生之日起就定下了海外上市的既定目标,可以说这种“连环套”是早有预谋的;其中赛维的一系列迎合性的“世界级”口号及系列配套动作则把这一现象发挥到淋漓尽致,登峰造极的境地:如“世界硅都”,“江西省一号工程”等等。

2 国内特殊的政治经济生态环境,即地方政府(尤其是内陆的)需要大幅提升GDP与赛维世界级的乌托邦一拍即合,相辅相成,使这部已闹出累计数十伤亡的荒唐闹剧推上国际舞台具备了充分且必要的条件。

3 赌局/骗局的有机互动与必然孪生。“投资计划=产能=销售=盈利”的新能源产业乌托邦模型,既是《赛维的危险赌局》所指的LDK“无比正确”的发展战略,又是其(与生俱来或必然导致)行骗手段。不否认在幼稚阶段人们会天真地认同或希望这模式是真的,包括最早期的LDK本身也曾经一度觉得可行,这也是其进行“豪赌”的认识基础(这也是司法调查至今为止我们感觉到的LDK为数不多的不假);当然在最初LDK也已经未雨绸缪策划好用做假的手段维持该模型及其“正确性”。

3.1 以海外上市为既定目标的LDK深知融资规模和定价由市盈率P/E决定。即未来一年盈利预测越高,参照行业市盈率而获得的定价和融资规模越大。

3.2 IPO前的风投入股是海外上市的前提条件,吸引风投并通过其带头作用吸引随后的投资者就需展现强健的盈利能力并签订对赌协议(即罚则,内容十分苛刻)。根据LDK招股书第102页(见http://library.corporate-ir.net/library/19/196/196973/items/251645/LDKSolar.pdf),赛维发行了三个系列的优先股并与风险投资基金VC签订一系列的“对赌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对赌条款:2006年纯利超过2850万美元;2007年6月30日之前一年的利润超过5700万美元;2007年纯利超过1亿450万美元,云云)。这就是《赛维的危险赌局》和LDK诈骗案的内在根源和原始动力。至此,LDK的豪赌性已根植,并且只能千方百计,万方千计地去赌赢,否则全盘皆输。这就是赌局/骗局的深刻根源。

3.3 LDK远远高于行业平均的超强利润实质只是“账面利润”,国际著名财经传媒Barron’s在其不朽名作一针见血地指出了LDK的经营性现金流入是负的。LDK“创造”出超强的纸面利润的方法就是通过“虚构”的库存来“平衡”其财务报表的。这就是其爆炸式增长的天文数字库存(2008年底高达9.29亿美元)的原因(赛维也欺骗环球企业家称2009年“赛维不仅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而且销售收入和利润均得到大幅提高”;然而该媒体还是质疑“对于赛维“是怎样赚钱的”、“还会不会赚下去”这类问题,人们仍然很想得到答案”)。天文数字假库存的消化吸收则是“连环骗案”的后着—-就是284吨假库存通过随后的“多晶硅项目”通过自产的多晶硅偷梁换柱来掩盖,从而神不知,鬼不觉地偷天换日,整个骗局天衣无缝,大功告成。

3.4 不幸的是:这种“无比正确”的发展战略和精心策划一开始就注定败局已定:LDK远远地低估了建多晶硅厂的难度。生产多晶硅需要具备很多条件,只要一项条件不具备项目就不成功;而LDK的情况是几乎所有条件都不具备。正如曾质疑上海第一财经“燃烧还是爆炸”的太阳能专家李佐所指出“多晶硅的生产过程会产生三氯氢硅等中间产物,属高危易爆化学物质,一旦发生泄露与空气结合将产生HCL(即盐酸气体),将会对周边百姓的生活和生命造成严重的危害,对周遭的环境也会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赛维的赌徒蛮干纯属为一己私利而草菅人命,多晶硅项目失败进而整个赌局的失败/骗局的败露只是时间的问题(7月26日的赛维硅料厂大爆炸就充分说明了这点)。而要维系整个迷局只能靠谎言和造假,至此赌局演变成为骗局(“欺诈性的赌局”,或“赌博性的骗局”)就是必然。同时也解释了为何赛维欺骗上海第一财经把爆炸说成燃烧,把死亡说成烧伤,以为赌局/骗局苟延残喘。

3.5 关于诈骗动机,Order Denying Defendants’ Motion To Dismiss(17-18页)判词:“(不同意LDK的辩护)本判令发现了充分的蓄意性(sufficient scienter)而不必依赖其它案例或旁证。……太阳能行业的高度竞争使得作为后来者的LDK有动机通过超强的财务报表吸引投资者,进而虚假的财务状况可提升公司的股价和被告的个人财富。”

4 赌局/骗局的组织。《赛维的危险赌局》一针见血地指出:“造就赛维神话的真正原因,在于它能将所有的个人野心,贪婪和固执捆绑为一个烈日灼人的新能源产业乌托邦。”赛维“高明之处”是通过其全员持股计划来实现这种捆绑:颇有吸引力的口号是造就“一百个千万富翁,一千个百万富翁,每个员工都有房子”。在这种捆绑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若皇帝的新装能顺利降下帷幕大家都得益。根据招股书93页披露的期权资料,以行使价及股票高峰价计算:四个执行董事可通过期权分别获得10845, 8808,7230, 7230万美元的收入;CFO的期权收入为3615万美元;财务副总裁姚启强和生产副总裁Nick Sarno的期权收入为2169万美元(其中Nick Sarno兼多晶硅项目经理,却极意外地在宣布项目成功投产后不久辞职(见http://www.solar-pv-management.com/solar_news_full.php?id=72559;完全不合逻辑的放弃可观的期权收入,其实是由于皇帝新装的闹剧实在无法再唱下去而被迫离职)) ;两位独立董事Gang Wang和Louis T. Hsieh也可分别得到678万美元的“外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这样的捆绑下足以令人铤而走险;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也可想而知;也不难理解中方厂长张大年向《赛维的危险赌局》证实,“赛维目前的生产尚未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比较稳定,这种稳定得益于赛维之前签订的多是长期订单。”在这种机制或捆绑下,任何赛维声称的东西都会得到证实的;任何对赌协议中订下的盈利目标都会完成和超额完成的;任何迎合部分地方官员的乌托邦(如所谓的超过挪威REC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片制造企业等等)都会一一顺利见报的。

5 赌局/骗局的序曲,高潮,还是尾声?假库存问题被国际主流媒体曝光并被起诉及SEC介入后,LDK声称完成了内部调查,KPMG会在日内(in days)为其出独立审计报告,后又称改聘Simpson Thacher和另一四大德勤完成独立审计,结论是没有重大错误,美国证监会调查后认为其没错,分析师不同意指控,KPMG对资产负债审计无保留等等……,是在众目睽睽下撒下的又一弥天大谎,是对善良的国际社会和大众智慧的肆意侮辱。其真相是:

5.1 LDK把放在路边等待处理或弃置的生产废液(slurry)等等说成是仓库账与会计帐284吨差异的多晶硅,要求KPMG为其确认证明。这些废液,杂质和垃圾完全不可能是多晶硅,如此露骨的造假KPMG当然不敢参与而予以拒绝。这就是CFO宣称日内(in days)KPMG会有独立审计报告证明其内部调查结果,但几周后都出示不了,最后不了了之并被迫转换另一四大德勤的原因。

5.2 作为妥协,这些废液,杂质被当作一年内不能使用的3千万美元库存(inventory to be processed beyond one year),突然出现在2007年第四季报表中,引起资本市场一片哗然及股价大跌,纷纷认为这证实了LDK的库存确有问题。2008年2-3月份包括Barrons在内的大量报导和分析师分析报告对此再次揭露或质疑。此外,KPMG对赛维的造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此审计也为自己留下明显的败笔和隐患。

5.3 Simpson Thacher和德勤在进行独立审计的过程中,LDK根本不能出示审计所要求的审计证据,且德勤遭遇了不能正常进行审计的各种局限,德勤比KPMG要专业且爱惜自己的商誉,所以不允许LDK在任何文件中使用德勤的字眼。这就是LDK在其自称无罪的2007年12月17日公告中使用“另一四大”代替德勤的原因。

5.4 LDK自称库存无误的全部根据就是Simpson Thacher会同德勤进行了“独立审计”并证明其无罪;这也是整个LDK诈骗案辩护的核心。对于这个关键文件(还有很多按正常法庭攻防游戏规则LDK必须提供的文件)LDK一概不能提供,理由是这些文件是保密的。直至法庭出了LDK必须提供这些文件的判令Order Denying Motion For Protective Order And Granting Discovery,LDK仍然没有提供。

5.5 更令舆论及资本市场一片哗然的是:在Morgan Stanley Technology Conference (March 5, 2008 可击点此处收听,在 25分45秒处)中,彭小峰本人终于被迫承认连自己也没有见过独立审计报告,当即引起台下与会代表及舆论一片哗然,纷纷质疑,并引起股价再度下滑。

5.6 关于LDK的造假需求,Order Denying Defendants’ Motion To Dismiss第3页指出:“彭小峰对公司设立并行使了广泛的控制,尽管他对该行业毫无经验。太阳能行业竞争激烈,存在很多资金充裕的老牌世界级企业。然而LDK在2007年8月宣称它会成为世界上最大,成本最低的生产商。从而,LDK需要数以亿计的资金。没有营运史,它难以告诉投资者管理层的胜任度和未来盈利的可能性,LDK需要强的资产负债表说明其能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

5.7 LDK在自称无罪(见Barrons的Thinner Margins Top LDK’s Self-Acquittal)的公告中称它的硅料放在多个仓库中而前财务总监只点算了其中的部分仓库,云云,在申请撤销集体诉讼书中再次老调重弹并向法庭出示了所谓的证据。《否决撤销集体起诉判令》(见Order Denying Defendants’ Motion To Dismiss)第13页中判决:“被告宣称财务总监仅看到在单一仓库的硅料但LDK有4个这种仓库。本判令不接纳被告无来源和无日期的从Google获取的图作为证据。何况LDK是否有多个仓库没有分别,控辩双方均是特指仓库而非所有仓库。……”在14页更判决:“接纳所有指控为真,本判令认为起诉书提供了足够的证据指控欺诈性。”

5.8 在充分考虑控辩双方的理据后,《否决撤销集体起诉判令》14-16页判词如下(见Order Denying Defendants’ Motion To Dismiss):“被告称更专业的人士对LDK库存进行了两个月的独立调查确认库存正确。…最后,KPMG对LDK发表无保留审计意见。…被告还称美国证监会和证券分析师均不同意前财务总监在辞职信中所指。美国证监会不打算采取纪律行动。分析师也发现无法质疑硅料库存…被告称所有这些表明没有欺诈性(falsity)。再次,本判令不同意。原告欺诈性指控(falsity)是充分的(且来源非单一)…2007年10月分析师留意到LDK自称硅料成本为$150/kg,但如此低的成本令人怀疑,因为竞争对手的混合成本为$230/kg;2008年2月该分析师更表明LDK新增的3000万美元“一年内用不上的库存”证实了之前投资者对LDK无用库存的担心。3月Barron’s发文指披露表明LDK倒钱于增长中的废库存并证实了之前拒绝为无用库存拨备…进而,美国证监会的信函并不表明LDK无错。信函仅通知正规调查的中止(顺注:正规调查又重启了)。这类通知从不能被解释为无罪…KPMG的无保留审计意见也不表明LDK无罪,它仅表达年尾的结果而非库存问题期间。审计委员会自称无错也不说明管理层无罪。本判令发现原告欺诈性指控(falsity)是充分的。”同一判令25页结论为:“基于上述原因,申请撤销集体诉讼的动议被否决。控方指控已符合起诉标准……特别,控方欺诈性(falsity),蓄意性(scienter)和直接经济损失(loss causation)的指控是充分的。被告不受safe-harbor条款的保护。”LDK对库存欺诈的辩护基本上就是“偷梁换柱”,“指鹿为马”;面对精通美国证券法和国际资本市场运作的律师团和专业法官,LDK尚且如此“信口雌黄”地意图蒙混过关,LDK对相对不熟识美国证券市场的国内大众的愚弄更可想而知。

6 赌局/骗局的演绎及主题变奏,何去何从?诺大的“世界级”赌局/骗局,当然会出现许多连皇帝的新装的编剧,导演,演员和观众都预料和控制不了的变数。除了道出新装真相的小童声音迟早会出现外,如下也是一些可圈可点影响结局进程的因素:

6.1 《赛维的危险赌局》报导“目前,赛维烧钱扩张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如果硅料项目实现了,还会做更冒险的项目,直到尝到苦头为止。”事实上更“丧心病狂”的造假行为已经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地进行。为了“超过挪威REC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片制造企业”的目标,在一片质疑声包括美国证监会调查阶段LDK继续把大量的生产废料,次品打进库存,也有大量的成品生产出来不是销售出去而是放进仓库,库存已高达KPMG不能容忍的天文数字9.29亿美元(2008年底数字,连最相信LDK的铁杆投资者也纷纷质疑并转轪(成为最能道出(骗局)真相的人,见赛维LDK太阳能 LDK Solar HI-TECH CO.,LTD,其他对LDK不利的言论是被马上删掉的):不是马上就自产硅料吗?为何还购进那么多硅料?),不得不先后两次大额撇掉其中最假的部分(大幅撇帐3.12亿后2008年12月的数字仍高达6.17亿美元,见LDK2008Q4的披露),两次库存撇帐均引发股价大幅下滑,比2008Q1的“3千万美元一年内不能使用的库存”的被迫披露使资本市场更确信LDK的库存存在严重问题,在08Q4和09Q1公告时被广泛报导;其一直引以为豪的先收钱后发货的销售模式(见招股书)从而应收账很少(历史来看应收账余额也一直很低)的奇迹,现也已经高达1.88亿美元。《赛维的危险赌局》报导“他似乎对一系列坏消息都置之不理”,全然不把资本市场的智慧和证监会的监管放在眼里。

6.2 库存问题固然是LDK的放满计时炸弹的火药库,多晶硅项目则犹如把火药库建在万丈深渊的旁边。在整个赌局/骗局的精心策划中,多晶硅项目的初衷是用于解决假库存问题;事与愿违的是,由于不具备上马和生产的条件多晶硅项目非但不能解决假库存问题反而产生新的更大的问题:成为消耗资金的另一巨大黑洞,这是很多人都看得出来;鲜为人知的则是:多晶硅厂已异化成为埋葬“世界硅都”和“江西省一号工程”的雷管。图谋通过多晶硅项目解决库存问题的做法是饮鸩止渴式的恶性循环,加速了泡沫的爆破。

6.3 赌局的头号筹码(多晶硅项目)的“欺诈性”也是确凿的(不属集体诉讼的范畴而未经司法程序和司法确认)。LDK的多晶硅项目是非法项目(见http://xxgk.jiangxi.gov.cn/bmgkxx/sjmw/gzdt/tjsj/200905/t20090526_129556.htm)。LDK在招股书,公告,披露等等全部刻意隐瞒这一根本性质,就是赌局/骗局的又一重大明证。把非法项目入账极大地虚增了厂房设备资产项目(道理如同无产权证的房子是不能当作合法资产的,若合法项目则可按在建工程入账),尚未考虑多晶硅项目工棚倒塌的因素(见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09/03/26/011056658.shtml )。所以,无论“质”还是“量”LDK都极大地虚增了厂房设备。若流动资产(库存,应收账)和固定资产均还原真相,LDK很可能是个“资不抵债”的公司,加上“经营性现金流为负”,等于“身体极度虚弱”并“流血不止”,“神话”还能维持多久?

6.4 正如《赛维的危险赌局》入木三分地指出“彭小峰应该知道他一直受到“围攻”的原因是,赛维是一支诚信受到质疑的股票”。LDK的丧心病狂,肆无忌惮的露骨造假(库存,在建工程,应收账等等)早已引起“人神共愤”,并再度引起美国证监会的重视及重启调查。无论是因民事诉讼败诉而产生连带的刑事责任,还是美国政府官方调查认定有罪,均将对赌局/骗局造成致命打击和灭顶之灾。

6.5 作为集体诉讼代表,我们尽管深知诉讼是稳操胜券,我们同样深知得到LDK的全部赔偿不现实,因为赛维根本就是靠骗我们美国投资者和骗本国银行的现金而苟延残喘,因此我们同意赛维赔偿1600亿美元的庭外和解方案;但正考虑向KPMG索偿余额(参考马多夫骗案中的核数师正在被起诉),因为事实上只要KPMG进行哪怕一次称职的审计,赛维的问题就已经浮现,至少泡沫不会像现在这么大。

7 赌局/骗局的欺诈手法。

7.1 发布虚假数据和假消息。稍为留意或关注LDK的人士都可发现这些例子简直数不胜数。法庭判令中已有充分的定论和很多实例;把《赛维的危险赌局》中LDK所称与随后的数字和事实比较也可看到很多欺骗。兹再举一实例:LDK通过新华社称台虹科技(8039-TW)将到新余投资30亿元;遭所谓的合作方强烈否认。(见http://www.ttv.com.tw/news/financeinfo/infoview.asp?newsid=62009520206EPSYV7G6R1HT7725XD492SAZUK05V0B65XY94)

7.2 隐瞒重大事件。内部员工反映,类似冰雪压塌厂房的重大负面事件多的是(见http://www.jx.xinhuanet.com/news/2008-02/27/content_12556022.htm )。LDK均违反证券法不予披露。相反:

7.3 丧事当作喜事办。如直至2008年7月,LDK的下村硅料厂出现严重问题,工程严重受阻和严重滞后,却仍声称机械安装完成并庆祝(见http://www.ldksolar.com/7-01-08_cn1.html);也为2010年7月26日的大爆炸埋下伏笔,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稍有太阳能知识或见过硅料厂的人都会对照片有自己的判断,真是现实版的皇帝的新装。

7.4 这次的赛维大爆炸所作的欺骗更是登峰造极,不但欺骗国内大众,更欺骗国际资本市场。见《江西赛维LDK再传爆炸零排放污染被戳穿》。

7.5 任何不同的声音都是有问题的,道出真相者均付出沉重的代价。在信息不对称的海内外(由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因素)在初期还是迷惑了相当多国人的。LDK发布假消息营造骗局及掩盖骗局的常见手法之一是先利用国内传媒,因为欺骗利用国内传媒可更加肆无忌惮和随心所欲。随便举些例子:

8 赛维骗局曝光始于前财务总监(美国注册会计师)不愿参与造假,在多次于体制内尝试更正假账不果后而辞职(辞职信中点出了假库存问题的辞职理由,并且为给赛维管理层增加压力改正假账而把辞职信抄送KPMG和SEC),并把2007年9月25日给赛维的辞职信转发了一份给赛维的主要分析师Piper Jaffray参考;经Piper Jaffray和Barrons等分别作独立调查后发表评论向华尔街揭露赛维骗局,引发股价分别下跌24%和26%(该过程国际主流媒体有报导,更有法庭判词为证,见Order Denying Defendants’ Motion To Dismiss)。但为掩盖真相和继续行骗,赛维极尽所能,大耍流氓无赖手段歪曲事实,对前财务总监进行随心所欲的诽谤和人身攻击,试图通过抹黑别人从而证明自身清白的方式进行开脱。

8.1 《赛维浮沉》就是赛维谎言和流氓本质的其中一个明证:赛维收买国内传媒极尽造谣诬蔑诽谤之能事,把坚持专业操守说成对公司不满,把辞职说成解雇,把财务总监说成财务经理,把国际著名分析师和著名财经杂志的公信力引发的股灾说成是前财务总监在华尔街散发黑函引致不明真相投资者恐慌等等等等。

8.2 事实上,LDK从来就不会也不能正面回应任何真相的曝光,从来就是采用“抹黑别人从而证明自身清白”的手法来解释问题。如:前总监是被炒泄愤(实际上对库存问题的多次提出,纠正措施,拨备建议,(不愿介入造假的)口头和书面辞职均发生在公司所谓的辞退信之前);Piper Jaffray是由于失掉了LDK的生意而报复(实际上PJ当时仍然是券商,曝光真相是对客户专业而负责任的行为);Barron’s是为做淡股票而作出歪曲报导(实际上西方传媒均把抢先报导真相当作神圣使命,完全出于本能);《赛维的危险赌局》的刊发是由于索取金钱不果而抹黑报导(实际上是赛维赖账所至);Q-Cell是德企转嫁危机而坑害中企(实际上是因不能按合同供应多晶硅给Q-Cell而导致按拟定条款终止合约并取回订金)等等等等。

8.3 环保人士江中江发了题为“江西赛维LDK排污现场目击(有图有真相)”的帖子并在网上被多方转载。赛维到处诬蔑抹黑作者并要求删贴。一位参观过赛维厂房的客户评论道“看了赛维LDK的删帖要求(见http://www.chinavalue.net/Blog/399571.aspx )特别是第二点理由,反而清楚了事实的真相(赛维的公关真是为公司帮倒忙了!!)。出于工作关系本人曾参观过赛维的厂房,排污真相的视频正正是赛维二部(线切割车间)的现场,任何到过赛维的人士如分析员,记者,审计师,银行,客户,供应商,及一部二部的员工均能证实这点;而赛维公关却睁着眼睛称“帖子所属纯属捏造,照片及视频并非我公司,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对我司的恶意攻击”,实在是适得其反,使人更清楚是怎么回事,改变对赛维的好感,并质疑赛维其他宣称的可信度。”另一位网友也发帖证实“赛维LDK在网上和youtube中有一些宣传公司的视频和照片,对照可知“戳穿江西赛维LDK“零排放”的弥天大谎—–赛维排污系列视频”的厂房正正是赛维的厂房。赛维的抵赖一清二楚,这种通过抹黑别人从而证明自身清白的手法更要不得!”。

8.4 关于“环球企业家”赛维系列报导《赛维浮沉》,《赛维风波再调查》和《赛维的危险赌局》从正面,中性到负面的戏剧性转变,赛维如此回应海外投资者:“作者先帮助LDK写了一篇正面的《赛维浮沉》,并向公司暗示行规;见公司不识做就再出了一篇中性的《赛维风波再调查》;在公司仍不识做就最后出了负面的《赛维的危险赌局》,其中的指控没有任何事实根据;公司对作者的中伤行为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并称已有媒体报导了该作者的不道德行为。云云”(关于LDK的反指控我们进行了搜寻,在太阳能论坛中和当地的一份内部刊物中确实看到类似的消息)。经司法调查对质,《赛维的危险赌局》的作者袭祥德称开始受赛维欺骗而误导了读者(从未向LDK索取过金钱),前后不一的报导源于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有个过程,而最后的真相报导正是传媒成熟和追求真相的结果。好些美国投资者则相信:《赛维浮沉》是赛维花钱买回来的宣传报导,但由于LDK赖账(正如它经常赖供应商的账甚至赖员工的账一样),“环球企业家”一怒之下就阵前倒戈,反戈一击,返璞归真地回到了传媒报导真相的职能上来。

9 赌局/骗局的败局已定。由于硅料厂不能及时生产出多晶硅掩盖假库存漏洞的原因,整个赌局/骗局从策划阶段就注定/命定以失败而告终。库存问题的意外曝光,金融海啸,诈骗案败诉,证监会再调查等变数,只是改变败局进程和时间表。正如《赛维的危险赌局》所报导“无论赛维的外表如何虚张声势,它的盈利方式其实是非常简单甚至单调的”,它对库存和多晶硅现状更是比谁都更清楚。然而,赌徒的本性是不服输(希望翻本),赌徒的本能就是行骗(赛维的生存之道就是新的现金流入),剩下唯一可控的因素就是继续行骗(以新的谎言来掩盖旧的谎言),以拖待变,期待新的诈骗(现金)机会以苟延残喘。不过这过程也持续不了多久了:

9.1 赛维赌局救命的筹码是现金,赛维骗局诈骗的目的也是现金流入,这是赌局/骗局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没有足够的现金是一天也维系不下去的。尽管LDK声称赚了天文数字的利润并在市场上圈了10多亿美元,其现金已急剧枯竭到只有0.68亿美元,其负债为34.17亿美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债务为24.53亿美元(包括银行欠款11.04亿美元,应付票据1.03亿美元,应付账款1.54亿美元,客户预付款(1年内部分)4.89亿美元,应付费用5.37亿美元,其他0.66亿美元),根本上就连日常营运都维持不了(2009Q3数字)。(可怜的国内银行还在指令下把15亿元人民币扔在这黑洞;见江西赛维LDK出售15%股权给江西国际信托)

9.2 上天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2009年6月19日,LDK向美国证监会登记增发(We may offer and sell ordinary shares, preferred shares, debt securities, guarantees of debt securities, warrants, options or other rights, stock purchase contracts or equity-linked securities in any combination)2亿美元(见F-3),其“特色”任何产品(即只有有钱可圈,任何条件,任何代价都行)并结合当时的股价是11美元左右,充分说明了LDK对现金需求的饥不择食;随后连续发布2个重大影响股价的消息,“6月22日生产出近以前2倍大的硅锭”和“6月23日5000吨硅料项目完工”(同一时间使出两招“杀手镧”或“救命绝招”),充分说明了LDK对现金需求的慌不择路。《赛维的危险赌局》指出“在过去,高速增长的神话部分掩盖了赛维以及这一行业的问题,但不幸的是,在市况较好的时候,赛维并没有捍卫好自己的名声,现在,它或许再也难以等到这样的良机”。对这极有可能是孤注一掷,生死立判的最后一注,那几天的“股价–资本市场对LDK真相的知情度/寒暑表”回应和说明了一切(狼“又”来了!),该次增发尝试因无人问津而流产。

9.3 “针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彭小峰一直向外界强调,由于赛维LDK及时在纽交所以每股41.75美元增发2亿美元股票,目前现金储备非常充裕,可以满足未来的扩张计划。” 《赛维的危险赌局》的报导言犹在耳,更断言“对赛维来说,目前14美元的股价也意味着基本丧失了融资能力。”正常情况下这种断言是合理和合乎逻辑准确的;对于LDK的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实际情况,不要说14元就是7元也要增发(见7元增发并请留意IPO是27美元,第一次增发是41.75美元,第二次$7增发实在是“不计代价,不择手段”,首创了华尔街上严重伤害前面投资者的所谓“增发”)。这常人难以理解的现象是有着深刻的必然性和根源的:一方面固然充分说明LDK实在也到了走投无路的穷途末路;更本质的原因则是:皇帝新装的编导演者比谁都更清楚LDK的股票值多少(一文不值)—-“我们数年前什么都没有,不一样过来了?!大不了回到之前的状态,我们损失了什么!?”(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本质暴露无遗! solarzoom光伏太阳能论坛 Photovoltaik Solar Forum » 赛维LDK太阳能 LDK Solar HI-TECH CO.,LTD上曾留下其心声)。

9.4 7月26日的赛维大爆炸,更是给了江西省第一号过程“世界硅都”以致命的一击,直接导致了赛维骗局的破产。见《江西赛维LDK再传爆炸零排放污染被戳穿》。

10 赌局/骗局的点睛之笔。经多番的法庭攻防和判决法官在判令Order Denying Motion For Leave To File Motion For Reconsideration中逐一指出了LDK“辩护”的谬误及反驳了其无理要求,更在结论段十分罕见地严厉申斥:《由以上所述原因,被告要求重新考虑的上诉被否决。(LDK)重新考虑的动议十分轻佻。不过本庭还是花费颇巨地考虑被告改头换面地重复的老调。大体上,动议仅是(偷梁换柱式地)滥用证据,这正是起诉书所指控(被告)的根本所在,因而简直就是对管理层自身信用的伤害。……被告被告诫不能再提出此类轻佻的动议。本判令不允许花费/浪费时间的此类行为。》

回顾与反思

常言道,高明的骗术是99%的真实加上1%的虚假;而LDK的情况是截然相反的,从编剧,导演到主角的表演都极其拙劣,错漏百出,其至今的唯一伎俩就是“自称”并“坚称”皇帝的新装是存在的。皇帝的新装是众所周知的童话,为何“现实版”的皇帝的新装能够盛演至今(至少在国内的舞台上)?

1 “违规成本低,合规成本高”,是一切赌徒的胆子和侥幸心理的温床。海外ADS上市公司更像“三不管”的地带。在美国本土有效的一些方法对LDK鞭长莫及。

2 国内传媒缺乏西方传媒那种刨根问底,穷追猛打的正气(driving force)。若在美国,像LDK如此错漏百出的拙劣表演早就成为安然第二,世界通讯第二或马多夫第二了,KPMG也可能成为安达信第二了。刚好在这“三不管”的地带,由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因素,国际主流传媒无法深入跟进,国际中文传媒有能力深入但之前还未关注这最能向国际社会说明中国经济真相的实例,而国内传媒较少真相报导,也缺少类似财务侦探夏草式的Driving Force(夏草的建树也集中在国内违规公司)。很多中文传媒对LDK骗局推波助澜甚至摇旗呐喊,不知所谓。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下龙蛇混杂,鱼目混珠。所以相当真相还鲜为人知,7.26赛维大爆炸就是明证。

3 对LDK来说,赌博和造假是其起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手段,赌到这一步和骗到这一步已经是无路可走。除了一口咬定粮食亩产确实过万斤/皇帝的新装是确实存在外,尽管比谁都更清楚其真实的状况并清楚这是刑事罪,是不可能退缩而自愿去坐牢的。如果说当时的大跃进,粮食亩产上万斤是国家行为,现在区区的“一人公司”就勾结地方官府并如此兴风作浪危害国际,确实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悲哀。

4 LDK现象向人们演示着:只有胆子足够大及具备像LDK这样的“心理素质”,在中国这个国度上是可以上演现实版的皇帝的新装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现代翻版也得不到有效的“围攻”反而是有市场的。如赛维一再声称“超过REC而成为世界产能第一”的说辞就令地方政府和传媒如痴如醉。实际上,根据2009年年报,REC的销售为15.3亿美元而赛维仅为10.9亿美元;就算产能的“自我声称”是真的,以远远比竞争对手高得多的产能运营而销售仅为对手的2/3,这种“第一”非但毫无意义,反之因折旧/成本过高而必然是异乎寻常的亏损(假如不做假账的话)。

5 稍微浏览赛维诈骗案法律资料可知:在中国LDK的伎俩还鲜为人知,这也是赛维骗局还有市场的另一原因,LDK真得感谢国内的传媒环境和海内外的语言障碍给它留下的“生存空间”;更甚,在相当程度上“赛维神话”就是政府主导下由国内传媒“造”出来的。

6 赛维的骗局与马多夫骗案一样,均是以高得难以置信的“业绩”欺骗和吸引投资者;不同之处是马多夫骗案需要支付现金(即不断的新投资者),而LDK是不需分红的(因而难度较低),只需账面利润(即只需造假的胆量和心理素质)就可维持骗局。本来LDK的骗局是不至于这么快就维系不下去的,过度的急功近利和超“世界级”的一步到位导致了即使不需分红也现金急剧枯竭的危局,饮鸩止渴和杀鸡取蛋式(更大更露骨的行骗方式)的圈钱,尤其是罔顾员工生命的非法生产及爆炸则直接导致闹剧的尾声。

7 赛维骗局由于其太假太烂的“阿斗”实质,尽管一直得到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而多次死里逃生至今,很明显也回天乏术,败亡在即了(见现在江西省委内部有杂音,认为赛维绑架了江西省):骗局的重要支持者非但未能因造假的GDP而升官反而掉官(见新余市委书记豪赌光伏:一旦血本无归政治生涯也就结束了和汪德和卸任江西新余市委书记另有任用),在赛维多次爆炸和人命伤亡事故后于7月29日连虚衔也掉了(见汪德和辞去省政协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委员职务),成为自编自导的庞氏骗局的第一个殉葬;随着这个世界级骗局的最终爆破,肯定会有大批的殉葬者的,不排除KPMG也会成为安达信第二。

结语

《赛维的危险赌局》告诉人们“没有人比彭小峰更自信了,他对于赛维的未来似乎从来没有怀疑过。”的确,很难想像皇帝新装的始作俑者是如何怀疑自己正在编织中的新装的!连这点表面功夫都没有就不存在这种闹剧了,更不必待到“独具慧眼”的小童才能道出新装的真相。由法庭判词(LDK骗局的欺诈性(falsity)和蓄意性(scienter)已经法庭确认)及《赛维的危险赌局》充分表明,赛维真相本质上是“欺诈性的赌局”,或“赌博性的骗局”。

1 实际上,辞职的前财务总监远远不是知道赛维真相的第一人(任何接触LDK数月的人多多少少都会知道其真实的一面,员工,客户,投资者,分析师,记者,律师,法官等等,概无例外);也不是因不愿介入LDK“神话”而离开公司的第一人。事实上,知道LDK真相的人多的是,因为事实只有一个,或迟或早最终谁都会认识得到;区别仅在于某些真相需要较长时间和较困难认识到而LDK真相很容易认识(也很快就会真相大白于天下)。另一区别是一些知真相者选择在皇帝的新装的盛演中谋取利益,另一些选择不愿参与其中(并非个别):

2 我们也联系《赛维风波再调查》所报导的华人顾问进行调查取证。LDK招股书第54页http://library.corporate-ir.net/library/19/196/196973/items/251645/LDKSolar.pdf 记载:“We have hired a … as our financial controller (笔者注:就是不愿参与造假而辞职的前财务总监). In addition, we intend to hire a senior manager (笔者注:就是华人顾问Eileen)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analysis, who will be a US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and have extensive experience in financial reporting under US GAAP. …We intend to engage a US-based consulting firm (笔者注:就是华人顾问所在的公司) to provide us with consultancy services, including training our internal finance and accounting staff in Sarbanes-Oxley Act compliance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under US GAAP.” 其中Eileen所在的顾问公司就是上述帮LDK进行萨班斯合规的咨询公司,LDK曾极力邀请华人顾问跳槽加盟LDK任职上述的高级财务经理。华人顾问Eileen已经以顾问身份在LDK工作数月,比前财务总监更早知道赛维真相,故不假思索就拒绝了加盟请求。

3 比华人顾问更早知道真相并唾弃LDK的是前CTO林国隆(首任首席技术官,见http://www.xyzs.com.cn/zsdt/2008/12/08/2548.htm)。加盟LDK数月后该CTO知道了真相,毅然放弃了八万股期权(以高峰价计算市值($76.75-$4.45)*80,000=578万美元)而离开LDK(要是相信LDK的股票实际价值高于$4.45的话可能考虑就不同了。事实上,LDK股价最低是$3.75,所有期权(第1,2,3批认购价分别是$4.45,$9,$27)全成废纸,所有捆绑在乌托邦中的新装演员的贪婪成为南柯一梦)。

关于《赛维风波再调查》结语中的画龙点睛之笔“他们胆子很大”,华人顾问进一步解释,“他们胆子很大是指他们赌博的胆子很大,作假的胆子更大”。付出了昂贵的学费后,我们美国投资者现在深深,深深地理解了这句话;这也是导致7.26大爆炸的根源之一。

@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江西赛维LDK再传爆炸 零排放污染被戳穿
曾志伟:《江西赛维LDK再传爆炸 零排放污染被戳穿》读后感
谢田:欧盟为什么要扯美国的后腿?
【网海拾贝】美国不脱钩 只会让中共坐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