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偉:LDK賽維真相的司法調查及法庭判詞

論政府主導的賽維騙局(之2)

賽維詐騙案集體訴訟代表 曾志偉

人氣 12
標籤:

【大紀元8月12日訊】隨著2010年7月26日16:30江西省新余市的一聲巨響,一場大火和兩座淨化塔的轟然倒塌,為官方宣稱的江西省第一號工程「世界硅都」敲響了喪鐘。與一切真相一樣,加上賽維地處內地且「公關」能力超越南京,消息受到嚴密封鎖。直至8月3日大紀元才率先作了《江西賽維LDK再傳爆炸零排放污染被戳穿》的報導;8月4日,第一財經日報也報導了《江西賽維證實新余基地發生火災稱未影響公司內部運作》,並首次把中石油大連輸油管道火災爆炸案、南京丙烯爆燃事故、吉林化工原料桶流入松花江,江西新余賽維硅料廠爆燃事故相提並論。本來「世界硅都」的實體爆炸及泡沫爆破是驚動世界的事件,然而人們在見證和熱議著南京大爆炸及其真相被封鎖的同時,還未意識到也在見證著並經歷著比南京大爆炸有效得多的消息封鎖。

早在2010年5月13日《世界博覽》經獨立調查後正式刊發了《「世界硅都」賽維的污染調查實錄》,報導了「『賽維有毒』在新余幾乎成為人所共知的公開秘密,賽維員工因接觸有毒物質而死傷的傳聞也不脛而走。」……「年輕人都不願意去塞維,村裡只有上年紀的人才會到廠裡做門衛或者保潔工作,塞維死人的事情經常聽說。」……「新余的水讓人很不放心。一盆自來水,放一晚上後最後總能沉澱出黏糊糊的東西來。」…… 《世界博覽》最後下結論:「根據世界銀行的評估,中國經濟發展對環境破壞所造成的損失,往往佔到GDP總量8%~12%之間。從這種意義上講,無論多麼迅速的經濟增長,在本質上其社會財富總量的積累並沒有任何增加」。該調查報告在國內被大量轉載,賽維真相本已曝光。令南京官方甘拜下風的奇蹟是:現在再搜尋《「世界硅都」賽維的污染調查實錄》會發現各傳媒的轉載已被逐一刪掉,最多只剩下一些摘要而全文已蕩然無存。從這實例可知「世界級」的賽維在封鎖消息方面是勝過南京的,人們更不清楚賽維大爆炸其它好些方面也比南京大爆炸有過之而無不及,特別從國際性的角度它是四大化工事故中唯一直接傷害到國際社會的事故;可以說賽維爆案同時也引爆了一個國際性的驚天大騙局。

誠如大紀元所報導「事故已造成人員死傷,但當地政府封鎖消息。賽維的「公關」能力超強,包括網上的相關貼子,一晚上基本上屏蔽了所有的消息。」……「新余賽維,一直是一個毒瘤,每年因內部洩漏事故死傷數十人,而且有相當一部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新余政府一向視而不見,消息一概不露。」據多位內部知情人士相繼證實:7.26賽維大爆炸周圍居民在下午4點多聽到爆炸聲並伴有明顯震動;2座淨化塔倒塌;大批消防車和救護車衝進現場;現場至少死了兩個工人。而賽維欺騙上海第一財經,把爆炸說成燃燒,把傷亡說成大面積燒傷。根據美國證券條例,任何影響股價的敏感資料必須於4個工作天內公告,上海第一財經敏銳地指出的「此次事故並未對投資者通報」,符合賽維一貫的報喜不報憂的欺詐做法。

其實賽維的欺詐行為早在2007年10月份國際主流媒體Barrons, Wall Street Journal, Dow Jones等就開始揭露,要是在美國早就像安然,馬多夫騙案等一樣成為歷史了;奇蹟之處在於在中國這個現實版的「皇帝的新裝」還在繼續。國際主流媒體由於語言障礙,文化差異,特別是不瞭解中國國情等因素,對賽維騙局及其本質的揭露是難以深入的(如7.26大爆炸就一無所知);作為賽維詐騙案集團訴訟的成果,本文主要從司法調查所得並參考法庭判詞的角度對賽維真相作一深入介紹,以還原四大化工事故之一的本來面目,使其得到應有的關注和重視。

1 賽維LDK欺詐案集體訴訟源於2007年10月份國際主流媒體Barrons,華爾街日報,道瓊斯等揭露該公司庫存/財務報表造假從而引發股價「腰斬」,美國投資者遭受重創並損失慘重,引發集體訴訟及美國證監會調查;賽維採取卑鄙下流的流氓手段一一「化解」危機,並奇蹟般地屢屢死裡逃生,至今騙局仍在繼續,是一國際社會有直接感受的著名案例。

2 我們集體訴訟的司法調查,包括重金聘請世界級的Spectrum OSO Asia情報調查機構,跟客戶,供應商,員工和中介機構取證,調閱內部資料等等所有手段,耗費巨資,歷時漫長,終於基本掌握了LDK整個騙局的梗概。其中與集體訴訟相關的部份已呈堂,經過法庭攻防,司法認定並形成法庭判令/判詞,已成為有法律效力的公開資料。(見http://securities.stanford.edu/1038/LDK_01/)。當然,我們起訴LDK的部份(與集體訴訟相關部份)僅是司法調查的一部份,我們掌握的真相並非全部進入司法程序。然而,道德,責任和公眾的知情權使我們深感必要把已有司法定論及尚未進入司法程序的真相一併告知公眾。隨著這次的賽維大爆炸,整個賽維騙局很快就會真相大白的。

3 賽維真相,投資者在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和昂貴(時間和金錢)的司法調查後(連同許多分析師和媒體的獨立調查)是逐漸清楚了。是的,「彭小峰應該知道他一直受到「圍攻」的原因是,賽維是一支誠信受到質疑的股票」,其股價的狀況(市盈率只有同類股票的幾分之一,實際上已遭華爾街唾棄)充分反映了庫存真相的被認識;庫存之外的真相包括污染和爆炸(更是整個騙局的深層次根源和背後原因)尚待另外專門探討。

賽維真相,司法調查與法庭判詞

如下是整個LDK真相(賭局/騙局)的較完整輪廓和內在根源,其中與集體訴訟相關的調查結果已呈堂,主體部份經法庭攻防和法庭裁定,已有司法定論(見法庭判詞)。請留意美國司法體系的嚴謹,根據美國證券法起訴方必須充分和令人信服地證明被告的欺詐性(falsity)及這種欺詐的蓄意性(scienter)(連同證明由於這種蓄意欺詐而直接導致的經濟損失(loss causation)合稱證券欺詐案三要素)集體訴訟才不被解散(dismiss),而證券欺詐案的辯護都集中在控方不能有效證明這種欺詐性(falsity),蓄意性(scienter)和直接經濟損失(loss causation)方面。由於「疑點利益歸於被告」,從歷史來看絕大多數集體訴訟是告不進的,在被告針對起訴狀進行辯護並申請撤銷起訴的早期階段就被解散。加州地方法院在《否決撤銷集體起訴判令》(見Order Denying Defendants’ Motion To Dismiss),《否決上訴重審的判令》(見Order Denying Motion For Leave To File Motion For Reconsideration)等等判令中使用如此嚴厲的判詞甚至對LDK進行申斥,熟悉美國集體起訴現狀者都覺得實屬罕見。實際上LDK案控方已取得決定性勝利(因為過程決定結果),LDK見敗局已定已作出1600萬美元賠償尋求和解;另一方面,通過分析法庭判詞可更清楚明確地看到真相的性質(已有司法定論的部份見http://securities.stanford.edu/1038/LDK_01/ ,是全貌的一部份),以便客觀公正完整準確地及有深度地把握賽維騙局的事實。

1 賭局/騙局的背景。任何世界級的事件都是有其特定環境和歷史必然性的。賽維事件始於圈地這種不成熟的商業環境和社會現象(賽維旁邊的春龍,飛宇等等公司都圈了大片土地),巧立名目立項並圈得的土地將來通過打「擦邊球」而略為改變用途就是橫財;圈地與立項又是相輔相成的,互為因果,立項高明除了有「圈地」作用外更有到資本市場「圈錢」的作用;LDK從地方政府催生之日起就定下了海外上市的既定目標,可以說這種「連環套」是早有預謀的;其中賽維的一系列迎合性的「世界級」口號及系列配套動作則把這一現象發揮到淋漓盡致,登峰造極的境地:如「世界硅都」,「江西省一號工程」等等。

2 國內特殊的政治經濟生態環境,即地方政府(尤其是內陸的)需要大幅提升GDP與賽維世界級的烏托邦一拍即合,相輔相成,使這部已鬧出累計數十傷亡的荒唐鬧劇推上國際舞台具備了充分且必要的條件。

3 賭局/騙局的有機互動與必然孿生。「投資計劃=產能=銷售=盈利」的新能源產業烏托邦模型,既是《賽維的危險賭局》所指的LDK「無比正確」的發展戰略,又是其(與生俱來或必然導致)行騙手段。不否認在幼稚階段人們會天真地認同或希望這模式是真的,包括最早期的LDK本身也曾經一度覺得可行,這也是其進行「豪賭」的認識基礎(這也是司法調查至今為止我們感覺到的LDK為數不多的不假);當然在最初LDK也已經未雨綢繆策劃好用做假的手段維持該模型及其「正確性」。

3.1 以海外上市為既定目標的LDK深知融資規模和定價由市盈率P/E決定。即未來一年盈利預測越高,參照行業市盈率而獲得的定價和融資規模越大。

3.2 IPO前的風投入股是海外上市的前提條件,吸引風投並通過其帶頭作用吸引隨後的投資者就需展現強健的盈利能力並簽訂對賭協議(即罰則,內容十分苛刻)。根據LDK招股書第102頁(見http://library.corporate-ir.net/library/19/196/196973/items/251645/LDKSolar.pdf),賽維發行了三個系列的優先股並與風險投資基金VC簽訂一系列的「對賭協議」(包括但不限於如下對賭條款:2006年純利超過2850萬美元;2007年6月30日之前一年的利潤超過5700萬美元;2007年純利超過1億450萬美元,云云)。這就是《賽維的危險賭局》和LDK詐騙案的內在根源和原始動力。至此,LDK的豪賭性已根植,並且只能千方百計,萬方千計地去賭贏,否則全盤皆輸。這就是賭局/騙局的深刻根源。

3.3 LDK遠遠高於行業平均的超強利潤實質只是「賬面利潤」,國際著名財經傳媒Barron’s在其不朽名作一針見血地指出了LDK的經營性現金流入是負的。LDK「創造」出超強的紙面利潤的方法就是通過「虛構」的庫存來「平衡」其財務報表的。這就是其爆炸式增長的天文數字庫存(2008年底高達9.29億美元)的原因(賽維也欺騙環球企業家稱2009年「賽維不僅幾乎沒有受到影響,而且銷售收入和利潤均得到大幅提高」;然而該媒體還是質疑「對於賽維「是怎樣賺錢的」、「還會不會賺下去」這類問題,人們仍然很想得到答案」)。天文數字假庫存的消化吸收則是「連環騙案」的後著—-就是284噸假庫存通過隨後的「多晶硅項目」通過自產的多晶硅偷梁換柱來掩蓋,從而神不知,鬼不覺地偷天換日,整個騙局天衣無縫,大功告成。

3.4 不幸的是:這種「無比正確」的發展戰略和精心策劃一開始就注定敗局已定:LDK遠遠地低估了建多晶硅廠的難度。生產多晶硅需要具備很多條件,只要一項條件不具備項目就不成功;而LDK的情況是幾乎所有條件都不具備。正如曾質疑上海第一財經「燃燒還是爆炸」的太陽能專家李佐所指出「多晶硅的生產過程會產生三氯氫硅等中間產物,屬高危易爆化學物質,一旦發生洩露與空氣結合將產生HCL(即鹽酸氣體),將會對周邊百姓的生活和生命造成嚴重的危害,對週遭的環境也會造成不可預估的影響。」賽維的賭徒蠻幹純屬為一己私利而草菅人命,多晶硅項目失敗進而整個賭局的失敗/騙局的敗露只是時間的問題(7月26日的賽維硅料廠大爆炸就充分說明了這點)。而要維繫整個迷局只能靠謊言和造假,至此賭局演變成為騙局(「欺詐性的賭局」,或「賭博性的騙局」)就是必然。同時也解釋了為何賽維欺騙上海第一財經把爆炸說成燃燒,把死亡說成燒傷,以為賭局/騙局苟延殘喘。

3.5 關於詐騙動機,Order Denying Defendants’ Motion To Dismiss(17-18頁)判詞:「(不同意LDK的辯護)本判令發現了充分的蓄意性(sufficient scienter)而不必依賴其它案例或旁證。……太陽能行業的高度競爭使得作為後來者的LDK有動機通過超強的財務報表吸引投資者,進而虛假的財務狀況可提升公司的股價和被告的個人財富。」

4 賭局/騙局的組織。《賽維的危險賭局》一針見血地指出:「造就賽維神話的真正原因,在於它能將所有的個人野心,貪婪和固執捆綁為一個烈日灼人的新能源產業烏托邦。」賽維「高明之處」是通過其全員持股計劃來實現這種捆綁:頗有吸引力的口號是造就「一百個千萬富翁,一千個百萬富翁,每個員工都有房子」。在這種捆綁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若皇帝的新裝能順利降下帷幕大家都得益。根據招股書93頁披露的期權資料,以行使價及股票高峰價計算:四個執行董事可通過期權分別獲得10845, 8808,7230, 7230萬美元的收入;CFO的期權收入為3615萬美元;財務副總裁姚啟強和生產副總裁Nick Sarno的期權收入為2169萬美元(其中Nick Sarno兼多晶硅項目經理,卻極意外地在宣佈項目成功投產後不久辭職(見http://www.solar-pv-management.com/solar_news_full.php?id=72559;完全不合邏輯的放棄可觀的期權收入,其實是由於皇帝新裝的鬧劇實在無法再唱下去而被迫離職)) ;兩位獨立董事Gang Wang和Louis T. Hsieh也可分別得到678萬美元的「外快」。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這樣的捆綁下足以令人鋌而走險;獨立董事的獨立性也可想而知;也不難理解中方廠長張大年向《賽維的危險賭局》證實,「賽維目前的生產尚未受到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比較穩定,這種穩定得益於賽維之前簽訂的多是長期訂單。」在這種機制或捆綁下,任何賽維聲稱的東西都會得到證實的;任何對賭協議中訂下的盈利目標都會完成和超額完成的;任何迎合部份地方官員的烏托邦(如所謂的超過挪威REC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片製造企業等等)都會一一順利見報的。

5 賭局/騙局的序曲,高潮,還是尾聲?假庫存問題被國際主流媒體曝光並被起訴及SEC介入後,LDK聲稱完成了內部調查,KPMG會在日內(in days)為其出獨立審計報告,後又稱改聘Simpson Thacher和另一四大德勤完成獨立審計,結論是沒有重大錯誤,美國證監會調查後認為其沒錯,分析師不同意指控,KPMG對資產負債審計無保留等等……,是在眾目睽睽下撒下的又一彌天大謊,是對善良的國際社會和大眾智慧的肆意侮辱。其真相是:

5.1 LDK把放在路邊等待處理或棄置的生產廢液(slurry)等等說成是倉庫賬與會計帳284噸差異的多晶硅,要求KPMG為其確認證明。這些廢液,雜質和垃圾完全不可能是多晶硅,如此露骨的造假KPMG當然不敢參與而予以拒絕。這就是CFO宣稱日內(in days)KPMG會有獨立審計報告證明其內部調查結果,但幾週後都出示不了,最後不了了之並被迫轉換另一四大德勤的原因。

5.2 作為妥協,這些廢液,雜質被當作一年內不能使用的3千萬美元庫存(inventory to be processed beyond one year),突然出現在2007年第四季報表中,引起資本市場一片嘩然及股價大跌,紛紛認為這證實了LDK的庫存確有問題。2008年2-3月份包括Barrons在內的大量報導和分析師分析報告對此再次揭露或質疑。此外,KPMG對賽維的造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如此審計也為自己留下明顯的敗筆和隱患。

5.3 Simpson Thacher和德勤在進行獨立審計的過程中,LDK根本不能出示審計所要求的審計證據,且德勤遭遇了不能正常進行審計的各種局限,德勤比KPMG要專業且愛惜自己的商譽,所以不允許LDK在任何文件中使用德勤的字眼。這就是LDK在其自稱無罪的2007年12月17日公告中使用「另一四大」代替德勤的原因。

5.4 LDK自稱庫存無誤的全部根據就是Simpson Thacher會同德勤進行了「獨立審計」並證明其無罪;這也是整個LDK詐騙案辯護的核心。對於這個關鍵文件(還有很多按正常法庭攻防遊戲規則LDK必須提供的文件)LDK一概不能提供,理由是這些文件是保密的。直至法庭出了LDK必須提供這些文件的判令Order Denying Motion For Protective Order And Granting Discovery,LDK仍然沒有提供。

5.5 更令輿論及資本市場一片嘩然的是:在Morgan Stanley Technology Conference (March 5, 2008 可擊點此處收聽,在 25分45秒處)中,彭小峰本人終於被迫承認連自己也沒有見過獨立審計報告,當即引起台下與會代表及輿論一片嘩然,紛紛質疑,並引起股價再度下滑。

5.6 關於LDK的造假需求,Order Denying Defendants’ Motion To Dismiss第3頁指出:「彭小峰對公司設立並行使了廣泛的控制,儘管他對該行業毫無經驗。太陽能行業競爭激烈,存在很多資金充裕的老牌世界級企業。然而LDK在2007年8月宣稱它會成為世界上最大,成本最低的生產商。從而,LDK需要數以億計的資金。沒有營運史,它難以告訴投資者管理層的勝任度和未來盈利的可能性,LDK需要強的資產負債表說明其能比競爭對手更低的成本進行生產。」

5.7 LDK在自稱無罪(見Barrons的Thinner Margins Top LDK’s Self-Acquittal)的公告中稱它的硅料放在多個倉庫中而前財務總監只點算了其中的部份倉庫,云云,在申請撤銷集體訴訟書中再次老調重彈並向法庭出示了所謂的證據。《否決撤銷集體起訴判令》(見Order Denying Defendants’ Motion To Dismiss)第13頁中判決:「被告宣稱財務總監僅看到在單一倉庫的硅料但LDK有4個這種倉庫。本判令不接納被告無來源和無日期的從Google獲取的圖作為證據。何況LDK是否有多個倉庫沒有分別,控辯雙方均是特指倉庫而非所有倉庫。……」在14頁更判決:「接納所有指控為真,本判令認為起訴書提供了足夠的證據指控欺詐性。」

5.8 在充分考慮控辯雙方的理據後,《否決撤銷集體起訴判令》14-16頁判詞如下(見Order Denying Defendants’ Motion To Dismiss):「被告稱更專業的人士對LDK庫存進行了兩個月的獨立調查確認庫存正確。…最後,KPMG對LDK發表無保留審計意見。…被告還稱美國證監會和證券分析師均不同意前財務總監在辭職信中所指。美國證監會不打算採取紀律行動。分析師也發現無法質疑硅料庫存…被告稱所有這些表明沒有欺詐性(falsity)。再次,本判令不同意。原告欺詐性指控(falsity)是充分的(且來源非單一)…2007年10月分析師留意到LDK自稱硅料成本為$150/kg,但如此低的成本令人懷疑,因為競爭對手的混合成本為$230/kg;2008年2月該分析師更表明LDK新增的3000萬美元「一年內用不上的庫存」證實了之前投資者對LDK無用庫存的擔心。3月Barron’s發文指披露表明LDK倒錢於增長中的廢庫存並證實了之前拒絕為無用庫存撥備…進而,美國證監會的信函並不表明LDK無錯。信函僅通知正規調查的中止(順註:正規調查又重啟了)。這類通知從不能被解釋為無罪…KPMG的無保留審計意見也不表明LDK無罪,它僅表達年尾的結果而非庫存問題期間。審計委員會自稱無錯也不說明管理層無罪。本判令發現原告欺詐性指控(falsity)是充分的。」同一判令25頁結論為:「基於上述原因,申請撤銷集體訴訟的動議被否決。控方指控已符合起訴標準……特別,控方欺詐性(falsity),蓄意性(scienter)和直接經濟損失(loss causation)的指控是充分的。被告不受safe-harbor條款的保護。」LDK對庫存欺詐的辯護基本上就是「偷梁換柱」,「指鹿為馬」;面對精通美國證券法和國際資本市場運作的律師團和專業法官,LDK尚且如此「信口雌黃」地意圖矇混過關,LDK對相對不熟識美國證券市場的國內大眾的愚弄更可想而知。

6 賭局/騙局的演繹及主題變奏,何去何從?諾大的「世界級」賭局/騙局,當然會出現許多連皇帝的新裝的編劇,導演,演員和觀眾都預料和控制不了的變數。除了道出新裝真相的小童聲音遲早會出現外,如下也是一些可圈可點影響結局進程的因素:

6.1 《賽維的危險賭局》報導「目前,賽維燒錢擴張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如果硅料項目實現了,還會做更冒險的項目,直到嚐到苦頭為止。」事實上更「喪心病狂」的造假行為已經互為因果,相輔相成地進行。為了「超過挪威REC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片製造企業」的目標,在一片質疑聲包括美國證監會調查階段LDK繼續把大量的生產廢料,次品打進庫存,也有大量的成品生產出來不是銷售出去而是放進倉庫,庫存已高達KPMG不能容忍的天文數字9.29億美元(2008年底數字,連最相信LDK的鐵桿投資者也紛紛質疑並轉軑(成為最能道出(騙局)真相的人,見賽維LDK太陽能 LDK Solar HI-TECH CO.,LTD,其他對LDK不利的言論是被馬上刪掉的):不是馬上就自產硅料嗎?為何還購進那麼多硅料?),不得不先後兩次大額撇掉其中最假的部份(大幅撇帳3.12億後2008年12月的數字仍高達6.17億美元,見LDK2008Q4的披露),兩次庫存撇帳均引發股價大幅下滑,比2008Q1的「3千萬美元一年內不能使用的庫存」的被迫披露使資本市場更確信LDK的庫存存在嚴重問題,在08Q4和09Q1公告時被廣泛報導;其一直引以為豪的先收錢後發貨的銷售模式(見招股書)從而應收賬很少(歷史來看應收賬餘額也一直很低)的奇蹟,現也已經高達1.88億美元。《賽維的危險賭局》報導「他似乎對一系列壞消息都置之不理」,全然不把資本市場的智慧和證監會的監管放在眼裡。

6.2 庫存問題固然是LDK的放滿計時炸彈的火藥庫,多晶硅項目則猶如把火藥庫建在萬丈深淵的旁邊。在整個賭局/騙局的精心策劃中,多晶硅項目的初衷是用於解決假庫存問題;事與願違的是,由於不具備上馬和生產的條件多晶硅項目非但不能解決假庫存問題反而產生新的更大的問題:成為消耗資金的另一巨大黑洞,這是很多人都看得出來;鮮為人知的則是:多晶硅廠已異化成為埋葬「世界硅都」和「江西省一號工程」的雷管。圖謀通過多晶硅項目解決庫存問題的做法是飲鴆止渴式的惡性循環,加速了泡沫的爆破。

6.3 賭局的頭號籌碼(多晶硅項目)的「欺詐性」也是確鑿的(不屬集體訴訟的範疇而未經司法程序和司法確認)。LDK的多晶硅項目是非法項目(見http://xxgk.jiangxi.gov.cn/bmgkxx/sjmw/gzdt/tjsj/200905/t20090526_129556.htm)。LDK在招股書,公告,披露等等全部刻意隱瞞這一根本性質,就是賭局/騙局的又一重大明證。把非法項目入賬極大地虛增了廠房設備資產項目(道理如同無產權證的房子是不能當作合法資產的,若合法項目則可按在建工程入賬),尚未考慮多晶硅項目工棚倒塌的因素(見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09/03/26/011056658.shtml )。所以,無論「質」還是「量」LDK都極大地虛增了廠房設備。若流動資產(庫存,應收賬)和固定資產均還原真相,LDK很可能是個「資不抵債」的公司,加上「經營性現金流為負」,等於「身體極度虛弱」並「流血不止」,「神話」還能維持多久?

6.4 正如《賽維的危險賭局》入木三分地指出「彭小峰應該知道他一直受到「圍攻」的原因是,賽維是一支誠信受到質疑的股票」。LDK的喪心病狂,肆無忌憚的露骨造假(庫存,在建工程,應收賬等等)早已引起「人神共憤」,並再度引起美國證監會的重視及重啟調查。無論是因民事訴訟敗訴而產生連帶的刑事責任,還是美國政府官方調查認定有罪,均將對賭局/騙局造成致命打擊和滅頂之災。

6.5 作為集體訴訟代表,我們儘管深知訴訟是穩操勝券,我們同樣深知得到LDK的全部賠償不現實,因為賽維根本就是靠騙我們美國投資者和騙本國銀行的現金而苟延殘喘,因此我們同意賽維賠償1600億美元的庭外和解方案;但正考慮向KPMG索償餘額(參考馬多夫騙案中的核數師正在被起訴),因為事實上只要KPMG進行哪怕一次稱職的審計,賽維的問題就已經浮現,至少泡沫不會像現在這麼大。

7 賭局/騙局的欺詐手法。

7.1 發佈虛假數據和假消息。稍為留意或關注LDK的人士都可發現這些例子簡直數不勝數。法庭判令中已有充分的定論和很多實例;把《賽維的危險賭局》中LDK所稱與隨後的數字和事實比較也可看到很多欺騙。茲再舉一實例:LDK通過新華社稱台虹科技(8039-TW)將到新余投資30億元;遭所謂的合作方強烈否認。(見http://www.ttv.com.tw/news/financeinfo/infoview.asp?newsid=62009520206EPSYV7G6R1HT7725XD492SAZUK05V0B65XY94)

7.2 隱瞞重大事件。內部員工反映,類似冰雪壓塌廠房的重大負面事件多的是(見http://www.jx.xinhuanet.com/news/2008-02/27/content_12556022.htm )。LDK均違反證券法不予披露。相反:

7.3 喪事當作喜事辦。如直至2008年7月,LDK的下村硅料廠出現嚴重問題,工程嚴重受阻和嚴重滯後,卻仍聲稱機械安裝完成並慶祝(見http://www.ldksolar.com/7-01-08_cn1.html);也為2010年7月26日的大爆炸埋下伏筆,有著必然的因果關係。稍有太陽能知識或見過硅料廠的人都會對照片有自己的判斷,真是現實版的皇帝的新裝。

7.4 這次的賽維大爆炸所作的欺騙更是登峰造極,不但欺騙國內大眾,更欺騙國際資本市場。見《江西賽維LDK再傳爆炸零排放污染被戳穿》。

7.5 任何不同的聲音都是有問題的,道出真相者均付出沉重的代價。在信息不對稱的海內外(由於文化差異,語言障礙等因素)在初期還是迷惑了相當多國人的。LDK發佈假消息營造騙局及掩蓋騙局的常見手法之一是先利用國內傳媒,因為欺騙利用國內傳媒可更加肆無忌憚和隨心所欲。隨便舉些例子:

8 賽維騙局曝光始於前財務總監(美國註冊會計師)不願參與造假,在多次於體制內嚐試更正假賬不果後而辭職(辭職信中點出了假庫存問題的辭職理由,並且為給賽維管理層增加壓力改正假賬而把辭職信抄送KPMG和SEC),並把2007年9月25日給賽維的辭職信轉發了一份給賽維的主要分析師Piper Jaffray參考;經Piper Jaffray和Barrons等分別作獨立調查後發表評論向華爾街揭露賽維騙局,引發股價分別下跌24%和26%(該過程國際主流媒體有報導,更有法庭判詞為證,見Order Denying Defendants’ Motion To Dismiss)。但為掩蓋真相和繼續行騙,賽維極盡所能,大耍流氓無賴手段歪曲事實,對前財務總監進行隨心所欲的誹謗和人身攻擊,試圖通過抹黑別人從而證明自身清白的方式進行開脫。

8.1 《賽維浮沉》就是賽維謊言和流氓本質的其中一個明證:賽維收買國內傳媒極盡造謠誣蔑誹謗之能事,把堅持專業操守說成對公司不滿,把辭職說成解僱,把財務總監說成財務經理,把國際著名分析師和著名財經雜誌的公信力引發的股災說成是前財務總監在華爾街散發黑函引致不明真相投資者恐慌等等等等。

8.2 事實上,LDK從來就不會也不能正面回應任何真相的曝光,從來就是採用「抹黑別人從而證明自身清白」的手法來解釋問題。如:前總監是被炒洩憤(實際上對庫存問題的多次提出,糾正措施,撥備建議,(不願介入造假的)口頭和書面辭職均發生在公司所謂的辭退信之前);Piper Jaffray是由於失掉了LDK的生意而報復(實際上PJ當時仍然是券商,曝光真相是對客戶專業而負責任的行為);Barron’s是為做淡股票而作出歪曲報導(實際上西方傳媒均把搶先報導真相當作神聖使命,完全出於本能);《賽維的危險賭局》的刊發是由於索取金錢不果而抹黑報導(實際上是賽維賴賬所至);Q-Cell是德企轉嫁危機而坑害中企(實際上是因不能按合同供應多晶硅給Q-Cell而導致按擬定條款終止合約並取回訂金)等等等等。

8.3 環保人士江中江發了題為「江西賽維LDK排污現場目擊(有圖有真相)」的帖子並在網上被多方轉載。賽維到處誣蔑抹黑作者並要求刪貼。一位參觀過賽維廠房的客戶評論道「看了賽維LDK的刪帖要求(見http://www.chinavalue.net/Blog/399571.aspx )特別是第二點理由,反而清楚了事實的真相(賽維的公關真是為公司幫倒忙了!!)。出於工作關係本人曾參觀過賽維的廠房,排污真相的視頻正正是賽維二部(線切割車間)的現場,任何到過賽維的人士如分析員,記者,審計師,銀行,客戶,供應商,及一部二部的員工均能證實這點;而賽維公關卻睜著眼睛稱「帖子所屬純屬捏造,照片及視頻並非我公司,是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對我司的惡意攻擊」,實在是適得其反,使人更清楚是怎麼回事,改變對賽維的好感,並質疑賽維其他宣稱的可信度。」另一位網友也發帖證實「賽維LDK在網上和youtube中有一些宣傳公司的視頻和照片,對照可知「戳穿江西賽維LDK「零排放」的彌天大謊—–賽維排污系列視頻」的廠房正正是賽維的廠房。賽維的抵賴一清二楚,這種通過抹黑別人從而證明自身清白的手法更要不得!」。

8.4 關於「環球企業家」賽維繫列報導《賽維浮沉》,《賽維風波再調查》和《賽維的危險賭局》從正面,中性到負面的戲劇性轉變,賽維如此回應海外投資者:「作者先幫助LDK寫了一篇正面的《賽維浮沉》,並向公司暗示行規;見公司不識做就再出了一篇中性的《賽維風波再調查》;在公司仍不識做就最後出了負面的《賽維的危險賭局》,其中的指控沒有任何事實根據;公司對作者的中傷行為保留法律追究的權利;並稱已有媒體報導了該作者的不道德行為。云云」(關於LDK的反指控我們進行了搜尋,在太陽能論壇中和當地的一份內部刊物中確實看到類似的消息)。經司法調查對質,《賽維的危險賭局》的作者襲祥德稱開始受賽維欺騙而誤導了讀者(從未向LDK索取過金錢),前後不一的報導源於對任何事物的認識都有個過程,而最後的真相報導正是傳媒成熟和追求真相的結果。好些美國投資者則相信:《賽維浮沉》是賽維花錢買回來的宣傳報導,但由於LDK賴賬(正如它經常賴供應商的賬甚至賴員工的賬一樣),「環球企業家」一怒之下就陣前倒戈,反戈一擊,返璞歸真地回到了傳媒報導真相的職能上來。

9 賭局/騙局的敗局已定。由於硅料廠不能及時生產出多晶硅掩蓋假庫存漏洞的原因,整個賭局/騙局從策劃階段就注定/命定以失敗而告終。庫存問題的意外曝光,金融海嘯,詐騙案敗訴,證監會再調查等變數,只是改變敗局進程和時間表。正如《賽維的危險賭局》所報導「無論賽維的外表如何虛張聲勢,它的盈利方式其實是非常簡單甚至單調的」,它對庫存和多晶硅現狀更是比誰都更清楚。然而,賭徒的本性是不服輸(希望翻本),賭徒的本能就是行騙(賽維的生存之道就是新的現金流入),剩下唯一可控的因素就是繼續行騙(以新的謊言來掩蓋舊的謊言),以拖待變,期待新的詐騙(現金)機會以苟延殘喘。不過這過程也持續不了多久了:

9.1 賽維賭局救命的籌碼是現金,賽維騙局詐騙的目的也是現金流入,這是賭局/騙局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賴以生存的生命線。沒有足夠的現金是一天也維繫不下去的。儘管LDK聲稱賺了天文數字的利潤並在市場上圈了10多億美元,其現金已急劇枯竭到只有0.68億美元,其負債為34.17億美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債務為24.53億美元(包括銀行欠款11.04億美元,應付票據1.03億美元,應付帳款1.54億美元,客戶預付款(1年內部份)4.89億美元,應付費用5.37億美元,其他0.66億美元),根本上就連日常營運都維持不了(2009Q3數字)。(可憐的國內銀行還在指令下把15億元人民幣扔在這黑洞;見江西賽維LDK出售15%股權給江西國際信託)

9.2 上天欲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2009年6月19日,LDK向美國證監會登記增發(We may offer and sell ordinary shares, preferred shares, debt securities, guarantees of debt securities, warrants, options or other rights, stock purchase contracts or equity-linked securities in any combination)2億美元(見F-3),其「特色」任何產品(即只有有錢可圈,任何條件,任何代價都行)並結合當時的股價是11美元左右,充分說明了LDK對現金需求的飢不擇食;隨後連續發佈2個重大影響股價的消息,「6月22日生產出近以前2倍大的硅錠」和「6月23日5000噸硅料項目完工」(同一時間使出兩招「殺手鑭」或「救命絕招」),充分說明了LDK對現金需求的慌不擇路。《賽維的危險賭局》指出「在過去,高速增長的神話部份掩蓋了賽維以及這一行業的問題,但不幸的是,在市況較好的時候,賽維並沒有捍衛好自己的名聲,現在,它或許再也難以等到這樣的良機」。對這極有可能是孤注一擲,生死立判的最後一注,那幾天的「股價–資本市場對LDK真相的知情度/寒暑表」回應和說明了一切(狼「又」來了!),該次增發嚐試因無人問津而流產。

9.3 「針對金融危機的影響,彭小峰一直向外界強調,由於賽維LDK及時在紐交所以每股41.75美元增發2億美元股票,目前現金儲備非常充裕,可以滿足未來的擴張計劃。」 《賽維的危險賭局》的報導言猶在耳,更斷言「對賽維來說,目前14美元的股價也意味著基本喪失了融資能力。」正常情況下這種斷言是合理和合乎邏輯準確的;對於LDK的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實際情況,不要說14元就是7元也要增發(見7元增發並請留意IPO是27美元,第一次增發是41.75美元,第二次$7增發實在是「不計代價,不擇手段」,首創了華爾街上嚴重傷害前面投資者的所謂「增發」)。這常人難以理解的現象是有著深刻的必然性和根源的:一方面固然充分說明LDK實在也到了走投無路的窮途末路;更本質的原因則是:皇帝新裝的編導演者比誰都更清楚LDK的股票值多少(一文不值)—-「我們數年前什麼都沒有,不一樣過來了?!大不了回到之前的狀態,我們損失了什麼!?」(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本質暴露無遺! solarzoom光伏太陽能論壇 Photovoltaik Solar Forum » 賽維LDK太陽能 LDK Solar HI-TECH CO.,LTD上曾留下其心聲)。

9.4 7月26日的賽維大爆炸,更是給了江西省第一號過程「世界硅都」以致命的一擊,直接導致了賽維騙局的破產。見《江西賽維LDK再傳爆炸零排放污染被戳穿》。

10 賭局/騙局的點睛之筆。經多番的法庭攻防和判決法官在判令Order Denying Motion For Leave To File Motion For Reconsideration中逐一指出了LDK「辯護」的謬誤及反駁了其無理要求,更在結論段十分罕見地嚴厲申斥:《由以上所述原因,被告要求重新考慮的上訴被否決。(LDK)重新考慮的動議十分輕佻。不過本庭還是花費頗巨地考慮被告改頭換面地重複的老調。大體上,動議僅是(偷梁換柱式地)濫用證據,這正是起訴書所指控(被告)的根本所在,因而簡直就是對管理層自身信用的傷害。……被告被告誡不能再提出此類輕佻的動議。本判令不允許花費/浪費時間的此類行為。》

回顧與反思

常言道,高明的騙術是99%的真實加上1%的虛假;而LDK的情況是截然相反的,從編劇,導演到主角的表演都極其拙劣,錯漏百出,其至今的唯一伎倆就是「自稱」並「堅稱」皇帝的新裝是存在的。皇帝的新裝是眾所周知的童話,為何「現實版」的皇帝的新裝能夠盛演至今(至少在國內的舞台上)?

1 「違規成本低,合規成本高」,是一切賭徒的膽子和僥倖心理的溫床。海外ADS上市公司更像「三不管」的地帶。在美國本土有效的一些方法對LDK鞭長莫及。

2 國內傳媒缺乏西方傳媒那種刨根問底,窮追猛打的正氣(driving force)。若在美國,像LDK如此錯漏百出的拙劣表演早就成為安然第二,世界通訊第二或馬多夫第二了,KPMG也可能成為安達信第二了。剛好在這「三不管」的地帶,由於文化差異,語言障礙等因素,國際主流傳媒無法深入跟進,國際中文傳媒有能力深入但之前還未關注這最能向國際社會說明中國經濟真相的實例,而國內傳媒較少真相報導,也缺少類似財務偵探夏草式的Driving Force(夏草的建樹也集中在國內違規公司)。很多中文傳媒對LDK騙局推波助瀾甚至搖旗吶喊,不知所謂。人云亦云,以訛傳訛下龍蛇混雜,魚目混珠。所以相當真相還鮮為人知,7.26賽維大爆炸就是明證。

3 對LDK來說,賭博和造假是其起家,賴以生存的基礎和手段,賭到這一步和騙到這一步已經是無路可走。除了一口咬定糧食畝產確實過萬斤/皇帝的新裝是確實存在外,儘管比誰都更清楚其真實的狀況並清楚這是刑事罪,是不可能退縮而自願去坐牢的。如果說當時的大躍進,糧食畝產上萬斤是國家行為,現在區區的「一人公司」就勾結地方官府並如此興風作浪危害國際,確實是現代文明社會的悲哀。

4 LDK現象向人們演示著:只有膽子足夠大及具備像LDK這樣的「心理素質」,在中國這個國度上是可以上演現實版的皇帝的新裝的;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的現代翻版也得不到有效的「圍攻」反而是有市場的。如賽維一再聲稱「超過REC而成為世界產能第一」的說辭就令地方政府和傳媒如癡如醉。實際上,根據2009年年報,REC的銷售為15.3億美元而賽維僅為10.9億美元;就算產能的「自我聲稱」是真的,以遠遠比競爭對手高得多的產能運營而銷售僅為對手的2/3,這種「第一」非但毫無意義,反之因折舊/成本過高而必然是異乎尋常的虧損(假如不做假賬的話)。

5 稍微瀏覽賽維詐騙案法律資料可知:在中國LDK的伎倆還鮮為人知,這也是賽維騙局還有市場的另一原因,LDK真得感謝國內的傳媒環境和海內外的語言障礙給它留下的「生存空間」;更甚,在相當程度上「賽維神話」就是政府主導下由國內傳媒「造」出來的。

6 賽維的騙局與馬多夫騙案一樣,均是以高得難以置信的「業績」欺騙和吸引投資者;不同之處是馬多夫騙案需要支付現金(即不斷的新投資者),而LDK是不需分紅的(因而難度較低),只需賬面利潤(即只需造假的膽量和心理素質)就可維持騙局。本來LDK的騙局是不至於這麼快就維繫不下去的,過度的急功近利和超「世界級」的一步到位導致了即使不需分紅也現金急劇枯竭的危局,飲鴆止渴和殺雞取蛋式(更大更露骨的行騙方式)的圈錢,尤其是罔顧員工生命的非法生產及爆炸則直接導致鬧劇的尾聲。

7 賽維騙局由於其太假太爛的「阿斗」實質,儘管一直得到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而多次死裡逃生至今,很明顯也回天乏術,敗亡在即了(見現在江西省委內部有雜音,認為賽維綁架了江西省):騙局的重要支持者非但未能因造假的GDP而陞官反而掉官(見新余市委書記豪賭光伏:一旦血本無歸政治生涯也就結束了和汪德和卸任江西新余市委書記另有任用),在賽維多次爆炸和人命傷亡事故後於7月29日連虛銜也掉了(見汪德和辭去省政協十屆委員會常務委員、委員職務),成為自編自導的龐氏騙局的第一個殉葬;隨著這個世界級騙局的最終爆破,肯定會有大批的殉葬者的,不排除KPMG也會成為安達信第二。

結語

《賽維的危險賭局》告訴人們「沒有人比彭小峰更自信了,他對於賽維的未來似乎從來沒有懷疑過。」的確,很難想像皇帝新裝的始作俑者是如何懷疑自己正在編織中的新裝的!連這點表面功夫都沒有就不存在這種鬧劇了,更不必待到「獨具慧眼」的小童才能道出新裝的真相。由法庭判詞(LDK騙局的欺詐性(falsity)和蓄意性(scienter)已經法庭確認)及《賽維的危險賭局》充分表明,賽維真相本質上是「欺詐性的賭局」,或「賭博性的騙局」。

1 實際上,辭職的前財務總監遠遠不是知道賽維真相的第一人(任何接觸LDK數月的人多多少少都會知道其真實的一面,員工,客戶,投資者,分析師,記者,律師,法官等等,概無例外);也不是因不願介入LDK「神話」而離開公司的第一人。事實上,知道LDK真相的人多的是,因為事實只有一個,或遲或早最終誰都會認識得到;區別僅在於某些真相需要較長時間和較困難認識到而LDK真相很容易認識(也很快就會真相大白於天下)。另一區別是一些知真相者選擇在皇帝的新裝的盛演中謀取利益,另一些選擇不願參與其中(並非個別):

2 我們也聯繫《賽維風波再調查》所報導的華人顧問進行調查取證。LDK招股書第54頁http://library.corporate-ir.net/library/19/196/196973/items/251645/LDKSolar.pdf 記載:「We have hired a … as our financial controller (筆者註:就是不願參與造假而辭職的前財務總監). In addition, we intend to hire a senior manager (筆者註:就是華人顧問Eileen)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analysis, who will be a US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and have extensive experience in financial reporting under US GAAP. …We intend to engage a US-based consulting firm (筆者註:就是華人顧問所在的公司) to provide us with consultancy services, including training our internal finance and accounting staff in Sarbanes-Oxley Act compliance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under US GAAP.」 其中Eileen所在的顧問公司就是上述幫LDK進行薩班斯合規的諮詢公司,LDK曾極力邀請華人顧問跳槽加盟LDK任職上述的高級財務經理。華人顧問Eileen已經以顧問身份在LDK工作數月,比前財務總監更早知道賽維真相,故不假思索就拒絕了加盟請求。

3 比華人顧問更早知道真相並唾棄LDK的是前CTO林國隆(首任首席技術官,見http://www.xyzs.com.cn/zsdt/2008/12/08/2548.htm)。加盟LDK數月後該CTO知道了真相,毅然放棄了八萬股期權(以高峰價計算市值($76.75-$4.45)*80,000=578萬美元)而離開LDK(要是相信LDK的股票實際價值高於$4.45的話可能考慮就不同了。事實上,LDK股價最低是$3.75,所有期權(第1,2,3批認購價分別是$4.45,$9,$27)全成廢紙,所有捆綁在烏托邦中的新裝演員的貪婪成為南柯一夢)。

關於《賽維風波再調查》結語中的畫龍點睛之筆「他們膽子很大」,華人顧問進一步解釋,「他們膽子很大是指他們賭博的膽子很大,作假的膽子更大」。付出了昂貴的學費後,我們美國投資者現在深深,深深地理解了這句話;這也是導致7.26大爆炸的根源之一。

@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江西賽維LDK再傳爆炸 零排放污染被戳穿
曾志偉:《江西賽維LDK再傳爆炸 零排放污染被戳穿》讀後感
姚國付:「怪」老頭令人叫絕的見解(下)
【網海拾貝】一個偏執而鬼祟的政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