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案维持原判 国美主权鏖战急

人气 26
标签: ,

【大纪元8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文华综合报导)8月30日,中国前首富黄光裕案二审在北京市高等法院宣判。法院驳回了一审后黄的律师及法律专家提出的有关罪名定性不妥以及量刑和罚金过重等上诉,宣布对黄维持原判,但将黄妻杜鹃改判为缓刑,并当庭释放。外界称,这为正在炙热化的国美主权争端添加了变数。

这次二审也是此案的终审。法庭宣布黄光裕因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和单位行贿罪三宗罪,将被执行有期徒刑14年,没收个人财产2亿元人民币,并处罚金6亿元。杜鹃由于二审期间缴纳了2亿元的全部罚款,并有悔罪表现,法院将原判3年零6个月的徒刑改为有期徒刑3年,并缓刑3年。

此时正值黄光裕争夺国美电器控制权的关键时刻,距9月28日股东大会决战还有28天。黄光裕方面新闻发言人昨天则表示,杜鹃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事。

据悉,杜鹃虽获缓刑,但仍是戴罪之身。根据公司法,杜鹃在未来五年将不得担任任何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在被捕之前,杜鹃长期在香港主管黄家资产投资。据熟悉国美的人士称,当初国美与摩根等投资机构打交道的主导者便是英语流利的杜鹃。杜鹃精通财务、资本运作,其能力并不比黄光裕差。

陈晓与黄光裕的国美主导权之争

自从2008年11月21时55分,黄光裕突然被北京市公安局带走,国美这个在全中国经营着1,121家门店、拥有30万员工的大陆最大百货公司连锁经营集团,顿时陷入危机中。作为国美的创始人和持有近34%股权的最大股东,黄光裕虽然被关押,但依然通过律师想继续掌控国美。不过没想到祸不单行,19个月后,以国美现有董事会主席陈晓为核心的高层管理团队,正在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主权争夺战,双方都以国美利益保护者的身份自居,都想压倒对方,掌握董事会绝对控制权。

陈晓原是2006年被国美收购的永乐集团的总裁,黄看中陈的经营能力,任命他为国美总裁,并让他成为国美的董事会成员。起初陈晓也以职业经理人的心态尽心尽力的为黄工作。2008年黄光裕遂以个人资产63亿美元,被福布斯列为中国首富。此前的2003,2005年黄都被评为大陆首富,不过跟其他大陆首富的命运相彷,黄很快被中共查处并收押判刑。

用陈晓的话说,黄被捕后,国美陷入资金链断裂的生存危机中。为度过难关,陈邀请其好友竺稼领衔的美国贝恩投资公司,以每股1.18港元的初始转股价,认购了国美发行的18亿港元可转股债券,并通过配送新股,共筹得32亿港元,化解了国美的现金流危机。不过,贝恩因此获得了在国美董事会的3个非执行董事席位。

接下来陈晓按照2005年国美股东大会通过的期权激励分配方案,给王俊洲、魏秋立、孙一丁、伍建华等105名国美高官,派送了大量股权,使这些昔日黄光裕的忠实跟随者转身支持陈晓这个外来人。尽管黄通过律师表示坚决反对这个期权分配方案,但国美高层依然执意执行此事。

在黄光裕眼里,陈晓就像一个背叛者,一个篡位的谋臣,利用他落难之时形成的权力真空,引进外援,收买其旧部,有落井下石之嫌。如果陈晓增发20%新股的计划成功,陈晓、KKR和贝恩资本的合计控股比例将达到24.76%,而黄光裕方面的股份将降低为25.9%,二者相差无几。 而陈晓则对媒体表示,黄光裕一系列违法冒险行为,不仅把他自己送进了监狱,也将会把国美带入绝境。黄把国美整体利益捆绑在他个人私利上,是“鱼死网破”之举,但结果只会是“鱼死,但网不会破”。

行家分析说,黄陈两人的分歧还体现在经营理念上。黄主政时期一直奉行的是高速扩张,迅速做大做强,等规模大到完全压制竞争对手时,再提升经营效率的战略。黄出事后,国美面临 “天崩地裂”的危险局面,陈晓采用优化调整的收缩战略,关掉部分无效的亏损门店,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建立以单店利润提升为目标的考核机制,将国美的经营战略由大举规模扩张转变到精细化管理提升单店效益上。2009年国美净利润由 2008年的10.48亿上升至14.09亿,同比增长34.45%,但销售额降为426亿,相对上年减少了7.02%,这是国美自创办以来, 第一次销售额负增长。


国美创始人及大股东黄光裕(左),与现任国美主席和总裁陈晓(右)。(网络图片)


双方矛盾的公开激烈化

黄陈双方激烈的分歧显现于2009年5月11日的国美电器股东周年大会上,黄在12项决议中连续投出五项否决票,包括否决董事会任命贝恩投资董事总经理竺稼等三人为非执行董事的议案。不过贝恩在购买国美债权时附加了一项协议:一旦贝恩董事席位因大股东否决而丧失的话,国美将赔偿贝恩24亿港元。看来陈晓早就对黄光裕的反对埋下了伏笔。

在投票驱逐贝恩未果之后,黄光裕开始重新研究既能重夺董事会,又不会触发贝恩赔偿条款的做法。据悉从7月19日开始, 黄光裕的两个妹妹黄燕虹和黄秀虹开始跟以陈晓为首的国美董事会高层谈判。

8月4日,双方谈判彻底破裂,当晚7时30分,黄光裕通过其独资拥有并为国美主要股东的Shinning Crown Holdings Inc,提出一项大股东动议:撤销陈晓的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局主席职务,提名邹晓春和黄燕虹为公司执行董事。第二天,国美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将对黄光裕2008年1月及2月前后违反公司董事的信托责任等行为提起法律诉讼,并寻求赔偿。

于是,一项大股东动议和一则公司公告,把黄光裕和陈晓推向了决斗的舞台中央。

据Thomson的数据显示,国美股份目前约有近180个投资机构股东,持股合计44.84%。其中主要股东为:持股9.01%的摩根大通、6.62%的摩根士丹利,持有股权、5.93%的富达基金。9月28日即将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倒陈”和“去黄”的决定权就掌握在这几家机构投资者手中。

杜鹃:未来的关键角色?

有分析认为,黄家之所以要争夺控制权,赌的就是杜鹃出来之后掌控国美。外界评价能说口流利英语的杜鹃,“精通财务资本业务运作,其能力不比黄光裕差。”不过也有人认为,按照公司法,杜鹃即使出来,也无法进入国美高层,黄氏夫妇在未来几年的国美均难以有真正的控制权。

如今黄陈双方都在为9月28日的特别股东大会有关陈晓去留问题,各自争取更多的股东赞成票。根据香港法律,黄光裕提出的撤销动议只需50%的参会代表通过即可,有分析表示,黄只需再获得1~2家机构投资者的支持即可达到目的,但事态最后如何发展,人们还得耐心等待。

相关新闻
黄光裕案北京开庭  场面大而乱
国美集团前主席黄光裕案开庭审理
黄光裕一审判14年 罚金6亿没收2亿
黄光裕案 国美公司营运不受影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