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剑锋:六中全会透露出的两点结论

郦剑锋

人气 61
标签: ,

【大纪元2011年10月20日讯】刚刚结束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专门为文化开会立项,毕竟在中共的历史上不多见。

我们分析,中共这样做的出发点在于,中共经过30多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全国一切力量,甚至不惜牺牲环境枯竭资源为代价,自认为经济上已经搞上来了, GDP 40万亿,外汇储备剧增至3.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就是说,经济这一手“硬”了,可以高枕无忧了。

文化相比之下“软”了,与大国、强国不太匹配。现状表现是:(1)文化、科技、教育水平确实不高;(2)文化软实力一向被人诟病,几乎没有任何可炫耀的地方;(3)随着开放及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迅猛扩散,封锁闭塞被打破,文化上一统江山局面不再。于是,对文化的继续掌控就成为中共重点考虑的目标。

有人寄希望于从此可以“文艺复兴”,想法固然不错,但复兴什么?怎么复兴?十四至十六世纪那场文艺复兴重在思想精神层面的复兴,而不在什么文化上,至于像中共那样写了多少文学作品,文化产业赚了多少钱,又为GDP贡献了多少比例,更是与“复兴”相去甚远,顶多只是一个对金钱财富的复兴罢了。有中共高层抱怨,说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总和,尚不及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一年的年收入,这就是一个明显的证明。

所以,中共这次将文化产业地位提升,首次摆到十二五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位置,并没有什么新东西,一方面是过去教育等产业化提法的继续延伸,另一方面,则是驱使文化产业给它下出更多的蛋,为其赚更多的钱,以满足其贪得无厌的需要。

比如,对于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会议提出要“实行文化体制改革”,变教育大国为教育强国,现在的教育文化体制是什么样的?中共一统,严密管控,且为中共的党文化。这个既定体制怎么改?此其一。

其二,教育早已产业化了,成了吸金的工具了,六中全会更是把文化定位成“支柱产业”,不让政府赚钱看样子不太可能,问题是政府想怎么赚,赚多少。

其三,中国的教育都灌输给学生什么?只有政治和知识,很多还是党文化的知识,或是被党有意过滤过的知识。学生没有自由思想(不被允许),缺乏独立精神,各类大学生一年招收近千万,人才“培养”一批又一批,愣是出不了什么人才,一个有用的诺贝尔奖也获得不了。

这是我们从会议透露出的信息中得出的第一个结论。

第二个结论就是,中共新形势下对文化的控制。这大概是中共的主要之点和立意所在。

对文化的垄断掌控,中共从未放松。现在互联网的日新月异,有点让中共恐惧,目前封网的加剧就体现了这一点。(1)5亿网民,2亿微博,网络的力量太大。(2)群体事件、重大事件近年多发,社会各种矛盾凸显。(3)人民日益觉醒,政府谎言乏术掩盖不灵。

这一切都使政府慌张,要继续维持统治,文化上的若干改变与时俱进就成为必须。但对中共政府来说,显然是一道无解难题。中共的本性如此,明摆着不会变;对人民的镇压控制不会变;中国人民从血的历史教训中清醒,不断识破谎言欺骗,自觉维权也不会变,而且渐成潮流,似有蔓延之势。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所谓建设文化强国,只是中共的一厢情愿,不过是中共又一次给自己穿上一套华丽的“皇帝新装”,并把文化精心打扮,扮成诸如太监一类角色,给以比以往更高的级别,为自己更尽心地服务,以继续掩饰行骗。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伟大民族,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一直令世界羡慕景仰不止。文化是民族之根,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如果中共真的想要复兴文化,何用冥思苦想,绞尽脑汁?

所以,复兴文化是假,继续强化文化专制才是中共的“硬道理”。文化的繁荣有赖于政治的清明,一个贪腐独裁的政权,也必然有文化上的钳制禁锢和专政跟它匹配,二者相辅相成。实际上,中共对文化的控制,对中国人民的愚民洗脑,从来也没软过。这就是我们看六中全会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关新闻
六中全会充满悲情
【热点互动】六中全会与朝核危机(三)
陈良宇案与六中全会
时事经纬 第49集 横河:悲情六中全会与“长征”神化剥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