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垄断导致油荒

【大纪元2011年10月27日讯】进入10月以来,江苏、安徽、浙江,到成都、重庆、武汉,以及石家庄、济南均爆出加油站无油可加的消息。与往年油价不涨导致油荒不同,今年油荒正好发生在10月初国内油价下调后,令人怀疑价格是主因。而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巨头垄断了炼油产业的各个环节,在价格下调之后成品油的批发价处于批零倒挂的状态下,即批发价高于零售价,它们采取控制供给的自保策略,各地陆续爆发柴油供应紧张局面,甚至影响到一些民营企业生产。

据新京报10月26日报导,山东一地方炼油企业人士表示,“油荒”主要是由两大石油巨头“控制”销售导致。

中石化产能约占全国40%

据两大石油公司的内部数据,目前中石化的炼油能力为2.3亿吨,中石油约为1.8亿吨,地方炼厂产能1.7亿吨,中石化约占全国炼油产能的40%,而中石油和地方炼油厂约占三成。

大宗商品资讯机构金银岛监测的数据显示,两大石油公司三季度的炼油开工率大约为77%,较上年下降了7个百分点左右。

地炼指两巨头控制销量

山东东营鑫诚化工石化有限公司经理宋先生昨日告诉记者,目前炼厂的柴油生产完全正常,山东的其他炼厂也都基本正常运转。他表示,地炼主要从国外进口燃油加工,只要有一点利润炼厂基本都在运行,不过现在因国际市场燃料油价格较高,再加上现在由于中石油、中石化在控制销量,所以导致很多外地的客户都来公司要货。

蓝燕石化董事长钱其连表示,两大炼油巨头指地炼产能下降导致“油荒”的说法是借口。他表示,公司从事成品油批发仓储业务,最痛苦的就是油源完全是由两大石油公司垄断,政府不开放成品油进口,导致即使国外的成品油很便宜,民营企业也买不来。他表示,只有破除两大石油巨头的垄断地位,形成多元化的市场供应主体才能保证国内不再现“油荒”。

定价机制未理顺是“油荒”根本原因

金银岛以及易贸资讯等专业机构的分析人士均表示,成品油定价机制与市场供求关系没有理顺是导致“油荒”的根本原因,而直接原因则是两大石油公司供应减少。

易贸资讯资深分析师廖凯舜认为,三季度国际油价处于高位,但未满足油价上调条件,国内成品油价格一直未动,而在10月初油价又首度下调,此时正值需求旺季,需求增加以及炼油商积极性不高共同酿成了油荒。

金银岛分析师韩景媛表示,“从定价机制实施3年来的实际情况而言,凡是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频率较高的年份,国内油品供应就比较平稳。近期国内油价又下调了一次,导致此前积累的矛盾激化,最终反映在油荒上。” ◇

(责任编辑:大纪元财经组)

相关新闻
金钱能换来多少幸福?研究发现有不同答案
Costco金条热卖 美国人出售黄金时税率如何
中国5月制造业PMI又萎缩 经济前景黯淡
美债收益率趋于稳定 赛富时股价大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