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洪水亲历感受

人气 58

【大纪元2011年11月08日讯】(新纪元周刊248期,记者邢天行报导)编者按:泰国正在经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四分之三的地区已被淹没。我的朋友万顺祥一家来自中国北方,他前不久刚从大水中逃出来,体验了一次洪水求生和逃生的惊心动魄,也体验泰国民众在洪灾中善意互助的国民素质。

万顺祥住在泰国北部距离曼谷约一个小时车程的暖武里地区。小区大约千八百户人家。10月13日水刚刚没过脚面,他跟大家一起装沙袋把小区拦起来了。有朋友说大水将淹没居住区,他当时没感觉惊慌。14日水已经一尺高了,小区的几个物业管理员又增加了一台大抽水机抽水。

根据在中国的经验,又看到网上说人们在抢购食品,万顺祥以为物价会涨很多。去市场买菜,物价跟以前一样。他买了20个鸡蛋,但当地人都没有买太多的。他跟卖菜的人用半截英语聊,他们说,在灾害面前应该互相帮助,不应该发灾难财。都觉得进来货不容易,前面的人买多了,后面的可能就买不到了。泰国人的这种利他的心态对他触动很大。

到15日,水涨到膝盖了,而且涨得很快,几乎都是下水道的水。抽水已经不解决问题,所以就不抽了。他让太太和孩子先回到曼谷市内,买了一些蔬菜和水,准备再坚持看看,也是想帮助一下邻居一对中国母女,丈夫在外打工还没赶回来。

到18日晚上,马路上的水已经达到膝盖以上,万顺祥家院子里已经进水了,他在楼上听见泰国人不断喊话。看见他们有的用小船,有的用竹排,边划边喊话。邻居说他们挨个巷子里喊:“有没有走的,我们送你们!”他以为他们是借机会拉客的,结果一问,根本不要钱!就是老百姓自发帮忙。感动!

一个好心女人的相助

20日早上万顺祥很早就起来了,感觉异样的静寂,这与前几天不同,想做善事接人的小船也不来了。这时他觉得不走不行了。背上背包,公路上的水已经达到腰臀间,他站在大水里等车。开往曼谷市内的公交车几天前就已经退到了12公里外的Bangyai(“帮也”区),走公路沿线接送灾民送到Bangyai的只有尾气排气管很高的军队大卡车。

四处一片汪洋,万顺祥抱着箱子一直站了两个多小时。旁边陆续来了几个泰国人,一个泰国女子很友好地一直跟他说话,后来才发现他是外国人,不会说泰语。车还是不见踪影。马路两边有很多灾民,有的等不及,就在水里趟着走,牵着狗的,抱着猫的……在齐腰深的脏水里向前趟。


徒步逃难的人们(摄影:万顺祥)


这时候过来一个充气橡皮艇,马达很响,速度很慢。远看去,上面有一个90多岁的老太太和两个60多岁的老人,下面是两个年轻军人扶着船,推着往前,明显不可能再装下人。这时跟他说话的那个女人喊橡皮艇过来,告诉他们万顺祥是外国人,不会说泰语。那两个年轻人就把小艇拐了过来,那女人一个劲催:“可以上去!”他很意外。他把箱子放进去,想在水里跟着走。没想到小艇上的老太太和两个年轻人一再要他上去,只好上去了。

橡皮艇、军人和猫狗

小艇艰难地缓缓地向前,经过两边的趟着水的人,其中有似曾相识的,都含笑或者打招呼致意。他不忍心自己一个壮汉坐在上面,但两个年轻人又不让他下去。路上,有一个男人很急地过来,说一个老人需要上船。他想下去,那两个人说他们要保护外国人,没让他下,只解释后面的大卡车马上要来了。万顺祥被俩军人的真诚感动得几近哽咽。这样又行了一段时间,发动机无论如何打不着火了。他就在船上使足了气力划桨,俩军人在水里趴在尾翼上向前走。


救灾军车和橡皮艇(摄影:万顺祥)


连划带走了将近一公里多,大卡车上来了。大卡车上装满了人。一个四十多岁当官模样的人下来,看到他们的情况,商量了一下,找了根绳子,把橡皮艇拴在大卡车后面拖着走。由于车经常变方向,且走走停停,或者有时对面来车,橡皮艇就有撞上去的危险。万顺祥就用浆反划或者顺着拨正方向,避开危险,手在划桨时也磨破了。船上的老人和俩军人直夸他。

水上也有小船、竹排、改造的汽车拉着人等,但是毕竟不多,很多人在黑色的脏水里趟着走,看到他们的大卡车和小艇,没有人来围着上。惊险与意外他只见过一例。

就在橡皮艇快到高速路的时候,一个带着墨镜的40多岁的女人,离橡皮艇还有点距离,就一下子扑了上来,也许是精疲力竭了,她透出求生的恐惧和绝望。她的手扑了几次刚好搭在了船边上,万顺祥立即抓住了她,她被拉了上来,船已经被压得跟水面平了,船里都是水,好在被车拉着也不会沉,否则是走不出去的。

终于走过了最艰难的四公里路,到了高速公路地段,那里的水在膝盖下,也不那么脏了。在那里,万顺祥帮着把橡皮艇拆了放进车里,扶90岁的老人进了驾驶室。军人一直对他说:“中国人,ok!”

高速公路上到处是灾民,大概有上千人,南来北往的,他们多半带着猫和狗。烈性狗的嘴上绑着布条,小狗装载筐里。万顺祥一上卡车,看见一个一米见方的大铁笼子,里面装了很多狗。狗味猫臊混合著很重。为什么家里的财产可以不带,而猫狗一定要带出来呢?原来当地人的观念是,猫狗是生命,财产可以放弃,而生命不能抛弃。这一点让他再次感动。

军官吉普和灾民救助

在高速路高出水面的地方,有临时搭建的救济站,免费提供大量净水和盒饭。这些都是民间的慈善机构、基金会等出钱出人自发组织的,不是政府安排的。救灾物资不像中国那样必须经过政府的统管机构才能到灾民手里,所以根本不存在中国式的救灾物资腐败现象和民众的不满。看不见政府的影子,但民众自我救助有条不紊。


救灾中转站(摄影:万顺祥)


军卡车没有迳直向南边的Bangyai开,因为中间的大水过不去,只能向北呈梯字形绕过去。路上看到一些小车已经瘫痪了,水到了方向盘位置。水一浪一浪涌过来,两边的农舍都被淹了。他们的车每走一段路,穿黑衬衫的军官就下车亲自察看水的深浅、探路、问路,指挥车的方向,车走走停停。在车上,万顺祥用英语跟士兵焦聊了起来,他说那个长官叫吉普。他们已经干了几天了,每天都要走几个来回,尤其是吉普很辛苦。有的地方水很深,有的下水道的盖子都没有了,不小心掉进去就有生命危险。

向北的过程中,看到很多拉集装箱那样的平板车,都是私人自发来救人的。平板上都是灾民,每当两车会车时,车上人都互相问好、摆手,不管认识与否,都把微笑留给别人,互相鼓励。

最后那八公里路车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了Bangyai。下车时,吉普有序地指挥:一边指挥下车;一边安排士兵喊话,问有没有人去灾区方向的,请上车。没有什么限制,不管谁要去哪里都非常自由,军人就是尽量提供帮助。

万顺祥帮着从车上抬下行李、铁笼子等。他要离开去车站时,双手合十向他们致谢,吉普与士兵们站一排向他敬礼,然后继续不停喊:“有到拿题察塞瑙埃方向的,请上车!请上车!……”万顺祥默默祈祷祝愿他们平安。

万顺祥感触很深。他说他经历过中国98年大洪水,水刚淹到脚面,人们就很惊慌地疯狂抢购,纯净水、盐等生活用品呼啦一下子被抢没了,很长时间再难买到。这里不是,一直有货上。没有借机囤积、哄抬物价发灾难财的现象,没有社会惊恐、愁怨,不实行紧急状态法,大家也相安无事。两国人不同的心态,根源在于文化和信仰的不同。

目前,泰国中、北部大水已经进入曼谷,预报此次洪水将是以前的两三倍,再遇到月底的海水涨潮倒灌,曼谷市内很多地区将淹没至少一米,包括万顺祥目前租住的地区。曼谷的家家户户也像他最初一样在积极准备抵住洪水。

万顺祥感慨泰国的房屋建筑十分坚固,在水中长时间浸泡也几乎没有倒的,更感到泰国的民心也是那样稳固,巍然屹立于洪水中。◇

本文转自248期【新纪元周刊】“焦点新闻”栏目
http://mag.epochtimes.com/gb/250/10031.htm

新纪元杂志PDF版订阅(52期10美元)

相关新闻
泰国旅游区洪水25人亡
泰国骤发性洪水外国游客等八人死
泰国洪水肆虐 增至56死
泰国洪水肆虐 目前94人死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