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谈判仍在“拉锯战”中

标签:

【大纪元2011年12月11日讯】(大纪元记韩婕综合报导)按照既定日程,在南非德班(Durban)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本应于9日结束。但截至德班时间10日凌晨,190多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在疲劳磋商中,逐渐达成新减碳协定程序。

《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和绿色气候基金是此次德班会议核心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激烈交锋。发达国家不愿做出2013年到2020年之间的强制减排承诺,不愿出钱、出技术,发展中国家则坚持第二承诺期“必须要有”和绿色气候基金“必须兑现”。

欧盟负责气候变化的委员康妮.赫迪高尔德(Connie Hedegaard)指出,考虑时间太短,新协定定在2015年之前就位,且将纳入所有国家。早前的草案均提出,2015年之前不应展开协商,且协定应在2020年后生效。

与会的194个国家,关注最后出台文件的法律效力,初稿中并未约束成员国。新的草案祭出法律条款,要求各国在2015年确实削减碳排放,来取代不具约束力之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

中、美、印排碳量占世界一半

美国、巴西、印度和中共之间各因各自理由,而不太支持减碳排放计划。欧盟则希望排碳大国尽早加入削减排碳计划。

目前,中国、印度和美国加起来占世界的碳排放量的一半左右。

发展国家促基金先到位

按照2009年《哥本哈根协议》、2010年《坎昆协议》的要求,发达国家在2013~2020年间,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的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过渡,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出资300亿美元作为快速启动资金,而这两笔资金至今也未落实。

由于发达国家近年来深陷金融危机、债务危机,提供资金不但无法获利,也无法提振经济,故对此普遍不感兴趣。有批评指,没有实际的资金运作计划,无法促使资金到位。

中共称,希望资金先到位,再谈从2020年起,配合国际削减碳排放协议。其它发展中国家也表示,期待先成立基金,并认为基金成立后,其它的运作将很快运行。

汇丰银行气候变化分析师罗宾斯(Nick Robins)表示,就算通过成立基金决议,基金的设立和考核也需花费12个月的时候,意味着基金项目的支出,最早也要等到2015年。

相关新闻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举行
续京都议定 大国多表退出 温室气排近临界点
加拿大反对延长京都协议期限
巴西支持延长京都议定书期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