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中联办指控 钟庭耀称学术研究不涉政治

人气 1
标签: ,

【大纪元2011年12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李真香港报道)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最新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香港市民对“香港人”身份的认同升至10年新高,但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感却跌到12年最低水平。对此,中联办宣传文体部部长郝铁川批评该调查机构的调查不科学。港大民意研究计划总监钟庭耀星期五(12月30日)回应表示,有关香港人身份认同的调查,从80年代起已经是社会学研究课题,有继续进行的学术价值。

钟庭耀出席吴志森主持的最后一次《自由风自由PHONE》香港电台节目,对于中共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中联办)官员和亲共媒体“阴谋论”批评,他欢迎外界以学术角度讨论调查,但强调学术研究不会考虑政治是否正确,又表示上海及北京亦有就有关国民身份认同的研究展开调查,研究结果会反映对国策投射以及对乡情的态度等。

国民认同12年新低 非经济挂帅

钟庭耀又说,有关香港人对国民身份认同的研究,在85至86年左右已开始进行。为何要做这类调查,他解释,是因为发现港人在80年代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民身份很抗拒,“因为这包括对政权和整个国家体系的认同,这个是低一些”,但如果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高一些,“说明中国人在香港人眼中,有不同的层级”。于是他就分了不同的身份种类进行调查。

今年调查发现,香港市民对“香港人”身份的认同升至10年新高,但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感却跌到12年最低水准。他也坦言感到奇怪,“因为中国经济好了,应该认同感向上,说明下跌原因并非跟经济发展有关”。他们内部分析,可能有很多原因,包括北京政府对待异见人士、温州动车追撞事故等,都引来结果变化。

疑推323全民投票而遭打压

被问到民意调查是否被干预,钟庭耀表示,现时有不必要的声音,甚至有评论认为是因为他们要推3月23日全民投票香港特首,而遭致打压,“是不是有人不喜欢这个活动,借题发挥呢?我们不敢肯定。”

钟庭耀不认为是323全民投票是搞公投,即使当天真的有10万、8万人出来投票,离所谓威胁性公投相差甚远。他指“中央政府一见到投票,就担心主权。我觉得(它)是有些心怯。”

他介绍当天的投票构思,包括电子投票,“如果真的电子化,都可以帮香港政府节省很多钱。”市民可在家上网投票,只要上网,填入身份证号码和个人电话号码,就可以一证一票投票,如果担心网上被盗用身份证,亦可以亲自到票站,持身份证投票。

(责任编辑:澹修德)

相关新闻
亲共暴徒毁法轮功真相点获刑 其上诉被驳回
港初选案首批五人完成求情
港民研:市民对房屋政策满意度续处最低
港机管局耗资逾8亿换安检系统 无需先取出电子用品及液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