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内湖 .明举山步道.柿子山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30
标签:

下午忙里偷闲,独自开着车前来内沟里爬柿子山。柿子山,是山界的称呼,这座山一般称为“明举山”。

明举山登山步道,全长1.4公里,两个主要登山口,一位于安泰街(安泰里)的水源福德宫附近,一位于康乐街(内沟里)的内沟溪生态馆旁。

两处登山口我都很熟悉,明举山步道不长,路线单纯,来回约一个多小时而已。行前无须蒐寻资料,带着相机,背起行囊,就可以上路,很适合临时起意的午后山林散心的行程。

虽然熟悉内沟里这一带的山系,不过我却从未完整的走过明举山步道,以前只曾走至半路,然后折返,从途中岔路下山,去观赏明举山山麓著名的海蚀岩洞。

明举山步道登山口在内沟溪生态馆旁,入口前方的岩壁下方有一座小庙山主祠,类似山神庙,但不是土地公庙,因为相隔十几公尺的明山桥桥头已有一座福禄宫。据说这座山主祠由来已久,见证了早期汉人与当地平埔族里族社人冲突的历史。晚至的汉人移民,成为内沟的新主人,内心感到不安,所以建了这座山主祠以祭祀山中亡魂。至于详细历史如何,已难追寻。


明举山步道途中的大雀榕

进入步道,绕过岩壁之后,循着山棱往上爬,连续的小陡坡,还有绳索辅助,爬上山棱之后,山路才渐趋缓。

山径是传统的森林泥径,多落叶,踏踩舒适,沙沙作响,又多树根突出横亘路上,走来颇有野趣。约行三百公尺,遇右岔路,通往山麓的海蚀岩洞,是我曾走过的路。

仍循主步道而行,续行不远就看见明举山步道途中最大的一棵雀榕,树干盘缠,宛如数棵树连体。由此续行,小径仍循棱而行,路况起起伏伏,时而上坡,时而下坡,但起伏幅度都不大。

下午四点过后的阳光变得温柔,林间常可见黄金色泽的光影,走来相当惬意。而明举山步道都是传统的山林小径,没有铺设任何的石阶,让想徜徉自然情境的心情得到满足。山径位于棱线,环境干燥,山路又宽,走时不必担心有杂草蕨类的狭径,或树藤枝叶夹道来阻路。


明举山步道,质朴的泥径

我觉得明举山步道很适合初入山界,而想独行山林的中年人。

这条山径很质朴,路况虽有起伏,但不会太崎岖;能远离尘嚣,沉淀心思,而山林环境又不致于太荒凉,使心情寂寥惶恐。沿途偶可以遇见三、两游客,走在这林间小径。

这片山区大多是海拔一百公尺左右的丘陵地,大概每走几十公尺或百来公尺,就要上下爬过一座小丘,不知上下多少回,约走了一公里路,终于看到岔路口的柿子山指标。转入右岔路,沿小径,约一、二分钟,便抵达柿子山。柿子山,海拔101公尺,山顶有一棵细瘦的高树,树干有牌子写着“山红柿”,不晓得是不是山名的由来?

明举山步道,看不见柿子,途中倒是还有不少相思树,见证了当地的产业历史。明举山步道后段这一带的山区,昔日地名为“烧炭坑”,居民多以砍伐相思树来制造木炭为生计,木炭曾经是一般家庭最主要的燃料来源。我小时候还经历过这样的岁月,帮忙母亲将木柴成小块,然后与木炭一起放入灶炉内生火,直到瓦斯炉兴起后,木炭这种传统燃料才逐渐没落。


明举山风化岩壁景观

明举山步道终点,抵达安泰街,离水源头福德宫不远。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土地公庙,庙中还有一座石砌的小土地公庙,庙墙刻有“乾隆”字迹,颇值得参观。庙旁是康乐山的登山口,也是我曾走过多次的山径。

此时天色渐有夕阳意味,不敢多停留,仅略休息就赶紧上路,循原路折返。过大雀榕后,取左岔路的支线步道下山。这条支线步道已铺上花岗岩石阶,一路下行,约四、五分钟,便抵达山脚下。再取左行,约几十公尺,就抵达了明举山风化岩壁景观区。

这块直矗的岩壁与一棵老树紧紧依偎,岩壁下方有裂缝,就是俗称的海蚀岩洞了。岩壁旁有一座六角木亭,名为“静思亭”,此亭又名“观海亭”。这里是山区谷地,如何观海呢?

原来此地曾经是海底世界。这巨岩形成于二千三百万年前的海底,大陆古华南的河流冲刷的泥沙沉入海底,日积月累,而形成“木山层”沉积岩。几百万年前的造山运动,将台湾抬出海面,这岩壁也跟着隆升到了陆地。

岩壁来到陆地,经过数百万年的风吹雨打,含铁质的坚硬岩壁不易受侵蚀,却因接触空气而出现红泽;而较脆弱的岩层则受风化而凹陷,因此岩壁出现了有如绉纹的“风化纹”地质景观。岩壁下方有裂缝成洞,俗称“海蚀岩洞”,很可能是因为岩层“节理”滑动形成的天然洞穴。

岩壁的绉纹,彩绘般的岩色,是岁月的痕迹。数百万年来的风霜雨露与沧桑,终于感动了铁石,而留下了这一条条的岁月印记。人生不满百,对此悠悠岁月印记,岂能无感于心呢?

明举山风化岩壁旁有马路及步道可通往康乐街明山桥,约五分钟路程,即可返抵内沟溪生态展示馆。

旅游日期:2011.04.06


旅行地图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http://www.tonyhuang.idv.tw/@


内沟溪生态馆。


步道绕过岩壁,循着山棱往上爬。


起伏的山径。


阳光泼洒山林小径。


落叶覆满山径。


步道支线岔路口。


大雀榕。


山林小径颇富野趣。


山径陡峭的路段。


山径质朴,宽阔好走。


柿子山基石及山柿红


明举山步道-安泰街登山口(水源头福德宫附近)。


回程途中景色。


明举山步道支线。


走往明举山风化岩景观。


明举山风化岩景观


风化岩壁的纹路。

相关新闻
台中市.东势客家文化园区.石冈梅子车站.百年芒果树
北市文山.杏花林.鹅角格山.樟湖步道.樟树步道
新北市新店.碧潭.和美山步道
北市士林 .毋忘在莒步道.剑潭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