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业“节能减排” 前途未卜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3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金靖综合报导)受国际舆论与国内环境严重污染的压力,中共承诺“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而钢铁业是众多高耗能产业中的首当其冲的节能减排对象。措施能否实施还不得知,如果严格实施则钢铁业将面临生死抉择。

中国钢铁业以“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为特征,而却符合了粗放式、外延型、总量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快速增长GDP。如今随着汽车销售饱和、房地产受打压以及全球铁矿石价格连年暴涨,中国钢铁业的产能扩张似乎已走到尽头。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钢铁业在诸多不利因素制约下,前景不容乐观。

节能减排 措施严厉 实施困难

今年3月,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审查讨论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新增了多个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去年7月出台的《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划条件》,其中对污水排放、节能等进行“升级”规定。被业内人士称为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钢铁行业生产运行标准文件。

中共接连推出的看似措施严厉的一系列新标准措施,是否能严格执行,尚不可得知。从中共一贯对如何处理环境污染的态度来看,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尤其地方政府更是“利”字当头,全然不顾百姓的生命安全。虽有新标准,不能执行,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完全按照标准执行,中国的钢铁业将面临着重大的生死抉择。

一位业内分析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称:“很多钢企目前都处在生死存亡边缘,是否还有那么大的空间和底气再去投入巨大的设备更新,投入环保呢?”

钢铁企业唯一可走的路是将以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双高”产品为主。不过在提高“双高”产品比例的同时,就要花费巨额资金进行技术升级,也要提高能耗,投入环保设施也要耗能等。

钢铁业现状:产能过剩 高能耗 高污染

有专家指出,中国钢铁发展史就是不顾自然、不计代价、不为未来、竭泽而渔、竭矿而采的历史,不仅会很快耗尽国内资源,而且会加大全球资源供给的压力。

据“兰格钢铁”统计,截至3月10日,中国29个重点城市四种主要钢材品种库存达2,004万吨,创历史新高,钢价跌入谷底。

据欧钢联表示,中国钢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全球钢铁行业总排放量的50%,而欧盟27个成员国仅占比8%。

中国钢铁业在能耗、环保与日本等国差距

能源利用方式粗放、浪费严重、效率不高。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为33%,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

以高炉综合能耗为例,国外先进国家的高炉焦比已达到每吨300公斤以下,燃料比小于每吨500公斤,而中国重点钢铁企业入炉焦比为每吨426公斤,部分其它企业为488公斤,燃料比在每吨560公斤左右。中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相差9.81%。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目前高炉渣、钢渣显热尚无有效回收利用技术;高炉煤气显热、烧结和焦化废烟气显热由于工艺操作原因,尚未进行回收利用。环保方面,中国钢铁生产传统的炼焦等长流程工艺造成较大的粉尘、废渣、废气等的污染,仅固体废弃物每年就产生1.36亿吨。

日本钢铁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未来目标是建成绝对污染零排放的钢铁生产体系。为了建成循环型社会的目标,日本钢铁行业从2003年起针对钢铁生产流程制定了一整套资源回收循环系统,努力实现污染的零排放。

以日本新日铁钢铁公司为例,其中的高炉渣、粉煤灰利用率达到100%,转炉渣、除尘灰利用率为98%。

相关新闻
钢铁与环保 宝钢中钢同表看法
山西冬季电荒频现  煤价上涨超过电价
中国百余城市打造低碳城 专家指名不副实
王净文:“柴油荒”剑指谁的软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