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滂沱:国民革命尚未成功

——在三藩市国父孙中山逝世八十六周年纪念活动专题演讲

人气 34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3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马有志 马天祥旧金山报导)3月12日,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八十六周年,旧金山各界在国父纪念馆举行国父孙中山先生逝世八十六周年纪念活动。旧金山国民党、中华民国驻旧金山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侨社和侨领等共约二百多人前来参加。经文处新闻组组长彭滂沱在会上作专题演讲。

彭滂沱说,为筹办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他们从去年开始花9个月的时间,筹备国父图片展。期间,在阅读大量有关国父的书籍后,他发现自己和很多人一样,对国父的了解仅限于学校课本,对国父大量的革命事迹触及很少,甚至有认识上的错误。如国父是在第二次到美国时因保皇党告密被抓,而不是第一次来美时被抓;有人说武昌起义期间国父在丹佛跑堂,也是错的,当时国父是在丹佛募款,等等。

胸怀壮志 百折不挠

彭滂沱说,很多人在30岁时,对自己的事业、婚姻还懵懂不清时,而国父此时已经立志要推翻满清。在甲午战争后的一年,他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随后又开始广州起义。

国父总共花了16年时间,亲自领导10次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国父流亡海外,经旧金山、纽约,然后到了伦敦,在伦敦被中国使馆绑架。在他被从中国使馆解救出来后,英国记者问他,多长时间能革命成功,他说30年;实际上只花了16年时间,就推翻了满清。他由此成为中国革命的标志性人物。革命时间的缩短和国父的努力有密切的关系。

国父第一次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16年,他在革命的前一阶段非常失意,因为当时海外的势力主要是保皇党,而不是兴中会或同盟会。一直到1908年光绪帝过世后,保皇党势力削弱,国父推行的国民革命才渐有成就。

淡泊名利 实干为国

彭滂沱说,很多人可能认为,国父推翻满清是为了个人的政治目的。事实上,如果国父追求名利、追求总统的权位,那他在1911年革命成功后就应该直接回南京或阔别16年的中国。可他没有那样做,而是从丹佛、纽约、伦敦到巴黎,寻求西方国家能给予新成立的中华民国政治、经济和外交上的支持。

历经16年推翻满清,按常理讲,国父在就任大总统后应该抓住总统的位子不放,可他像美国国父华盛顿那样,并不看重总统的职位,而是希望建立民主宪政制度。他把大总统的位子让出来,希望通过国会选举,选出一个正式的总统。他辞职后最重视的事就是到中国各地查勘地形,编写实业规划。后来中国的铁路网建设几乎都是按照他的规划实施。

才华横溢 掌握局势

清末民初时,整个社会局势动荡。当时那种南北对抗,如果国父没有一定的聪明才智,没有他驾驭中国种种问题的成熟世界观,根本不会成功。

彭滂沱说,有美国人感叹孙中山是一个复兴式的人物,像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拥有跨领域的才华。国父开始想当海军军官,后来又铺铁路,对海港建设也有研究。他在民国成立后,又满怀兴趣研究航空。他在加拿大、美国成立了10—15个航空学校,招募华裔年青人,请美国飞行员当教官。在抗战时,这十几个飞行学校训练出来的毕业生都回到中国参加抗战。有一个在波特兰出生的华裔青年陈瑞钿,创下了飞行时上一个人打下7架日本飞机的记录。抗战后,他回到美国的奥瑞肯,当了后半辈子邮差。他的事迹被发现后,受到美国政府和中华民国的表彰。

为传播革命思想,国父足迹可绕地球几圈。他先后到美国7次,对全球侨界了解最透。他在海外创立了90多家报纸宣传革命,从这点说,国父可称是民国第一个“新闻局长”。

美国华侨和美国政府


旧金山各界在国父纪念馆举行国父孙中山先生逝世八十六周年纪念活动场面。(摄影:马有志/大纪元)

彭滂沱认为,回首国父的革命历程,可以看到国父与美国,尤其是旧金山有很深的渊源。那时欧洲侨胞只有几千人,多是留学生;而美国当时有30万华侨,旧金山有3万。国父当时非常清楚,推翻满清一定要靠华侨;如果只寻求一些既得利益者的支持就会碰壁。他必须寻求社会上比较弱势的、边缘的,不在乎这些既得利益的人。当时,华侨在美国社会很难立足,还未摆脱族裔迫害。这些让国父觉得能够争取到华侨的支持。

他总共4次到美国本土,每一次少则到两个城市,多则十几个城市。1909年,光绪跟慈禧已相继过世后,革命势力已变大。他在1909年第三次来美国时,声势渐旺。1911年他在美国去了八个城市,最后一站是丹佛。

国父当时很重视美国,但美国当时疏于远东事务,对国父推动的国民革命认识不足。从国民革命成功后国民政府统计的一组数据来看,当时总共有290 个国际人士对国民革命有直接贡献,其中,212人是日本人,法国第二,英国第三,美国第四,只有15个人对国民革命有贡献。由此可知,美国当时对国父的革命并没有像日本、法国或英国那么支持。除教会人士、新闻记者外,当时美国的总统、高级官员,包括外交官,对国父基本不支持。

在1904年前后,保皇党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还见过老罗斯福,康有为还两次见过老罗斯福,而国父一次都没有见过美国总统,甚至国务卿,以及美国的任何国务官员。他当总统后,才有一个美国驻华公使馆的参赞给他祝贺。武昌起义成功后,美国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在威尔逊总统上台后,才承认中华民国,但当时的总统是袁世凯。

国父一直希望美国给予他经济、政治或外交的支持,但得到的却是失望;他又寻求过法国、英国等其它西方国家,以及日本的支持;最后只好求助于苏联。一直到中华民国被迫从中国大陆撤出,美国一直未看重苏联的在华势力,这是中国、亚洲、世界局势的一个悲哀。

革命尚未成功

彭滂沱最后总结说,现在有人对辛亥革命的意义认识不清,认为中国实行君主立宪不是很好吗,为何多此一举、推翻帝制呢?从当时情势看,如果不是孙中山推翻了满清,成立了民国,袁世凯一定会夺取帝位,满清的政权还是不保,帝制会继续存在。当时如果不是满人当皇帝,那汉人谁当皇帝能让众人信服?因此可以说,如果不是国父,满清倒台后,中国很可能出现土耳其帝国倒台后的情景,陷入分裂状态。我们必须感谢国父,他穷尽毕生心血领导了国民革命。国父也曾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直到今天,我们从来没有觉得国父的国民革命已算胜利了,我们还有很多使命要做。

相关新闻
旧金山多族裔民众中领馆前抗议中共霸权
李少敏:14条法案 为何不能取替Prop 47修正案?
旧金山湾区社区活动(2024年6月16日~6月30日)
呼吁民众电邮州议员 反对毒丸条款 支持修补Prop47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