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节聚焦中国 从组织分配婚姻到攀比二奶

人气 8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3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晓宇综合报导)2011年3月8号是国际妇女节100周年。长期关注中国人权的美国国会议员、众议院外交委员会非洲、全球健康及人权小组委员会主席史密斯(Rep. Chris Smith)在妇女节前夕举行记者会。他说:“就在全世界庆祝国际妇女节的时候,中国以外的很少人知道中国政府有计划、有系统地施加在妇女身上的严重和残酷的欺压和暴力行为。”

的确,中共自建政以后,一直标榜“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婚姻自主”,但事实究竟是怎样呢?从组织分配婚姻到生得越多越光荣,再到一胎化政策,中共治下的妇女,并没有被当作女性对待,甚至也没有被当作人看,而是被当作工具,想怎么使用就怎么使用。

党组织强制分配婚姻

中共建政后,1950年派出近20万士兵进驻新疆屯垦,是为新疆建设兵团。据悉,王震当时率领的这些新疆屯垦官兵平均年龄38岁,96%官兵没有结婚。团以下官兵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光棍汉”。当时有种说法,“没有老婆安不下心,没有儿子扎不下根”。

为稳定军心,王震给当时的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亲笔写信:“请你们大力协助,帮助招一批女青年,未婚,有过婚史,但是已经离婚离异的也行。家庭出身不管,把她们招来新疆,纺纱织布,繁衍人口,与我部队将士同建繁荣富强的新疆。”

紧接着,一场国家性质的骗婚案就轰轰烈烈地在湖南、上海及华东地区开展起来。1952年2月,“新疆军区招聘团”抵湘期间,长沙所有的报纸天天出特大号外:解放军征招女兵!参军去新疆!那儿紧邻社会主义的老大哥苏联,到处是俄文学校。新兵们可以选择学俄文,去苏联深造;也可以选择进工厂学技术,进文工队当文艺兵;还可以选择进苏式集体农庄,在绿油油的广阔田野上驾驶拖拉机。《新湖南报》将当时人烟稀少、极度贫困的新疆荒漠美化为“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诱惑欺骗“有知识的青年去学俄语、学财会、学医务、开拖拉机,将她建设得更美好”。在湖南所有的报纸上,都只字没提王震信中说的“生儿育女”的事。

中共按照人间天堂的构想,吹得天花乱坠,将天真的女孩子哄骗得居然相信:只要当上兵,去了新疆,所有的理想瞬间就成现实,出国也指日可待。

据大陆媒体报道,中共熊晃将军1996年去世前说,“我一次就给三千多名老兵解决了老婆”,在湖南征收的女青年“有十几岁的女学生,二十来岁的女工,农家妹子,还有大学生、教师、记者、大户人家的千金,还有许多人都是瞒着家里偷着跑来报名的,有的还是偷偷走的”。

据《中国底层访谈录——戍边女兵之女刘思湘》记载,到了新疆后,恐怖的气氛笼罩着每个人,这时她们才从革命的狂热中醒悟:为什么一个大军区的招聘团只收女兵?为什么征兵号外中反复渲染的“俄文学校”、“苏式农场”、“工厂”、“拖拉机”等等连影子也没有?越想越可怕,连汗毛都竖了起来。因为周围全是荒漠,没有退路。既使有退路,你也不能当逃兵。部队有纪律,逃兵一律视为敌人,就地正法。

随后,中共当局根本不问女孩子和她们的父母是否愿意,就将女孩子一个个强制分配给男性官兵。

据悉,“分配婚姻”有几种办法,一种分配法叫“脸盆法婚姻”——到新彊每一个女兵分一个脸盆,脸盆底部写上一个兵团战士的名字, 分到哪位女兵,哪位女兵就是这个战士的老婆了。另一种叫“排队法婚姻”——兵团战士排成一队,女兵排成一队,按排队次序而结合成为夫妻。

爱是不能被安排的。在《八千湘女上天山》书中,记录了这样的事情:一位18岁的周姓女兵,被组织安排与一个40多岁的老兵结婚,结婚当天就疯了。有一个姓胡的团长追一个女兵,结果把女兵逼自杀了。“荒凉我们并没害怕,我们最害怕的就是面临婚姻问题。”

除在婚姻上的牺牲与付出外,大量被招来的女兵们也在没有拖拉机的条件下,用原始落后的劳动工具在荒凉贫困的边疆长期从事超负荷劳动,她们当中一些人甚至只有14~15岁,尚未成年。

生得越多越光荣

毛泽东在50年代相信“人多力量大”,“人不但有一张嘴,还有一双手,可以创造世界”,鼓励中国女性生得越多越光荣,并嘉勉有10个以上子女的女性“光荣妈妈”称号。

毛鼓励多生,是为战争储备“人口”。建政之初,中共四面楚歌,毛泽东重军力轻经济,而且跟苏联面和心不和,有许多后顾之忧,觉得还会有战争。

每6个女婴就有一个被杀戮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共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是毛订的。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上讲话时说:“我看人类对自己最不会管理,对于工厂的生产,生产布匹,生产桌椅板凳,生产钢铁,他都有计划,对于生产人类自己就是没有计划,就是无政府主义。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增长,有时候使他能够增加一点,有时候停顿一下。提议设一个委员会,节育委员会。”

美国之音报导,中国1980年实行一胎化政策,据中国政府表示,30年里少出生了3亿人口,但是一胎化执行过程中的强制堕胎和绝育、女婴被选择堕胎等严重问题。前学运领袖、非营利组织女童之声(Allgirlsallowed.org)创建人柴玲说,从这些方面来看,中国妇女现在仍没有达到真正平等的地位。“ 每6个女婴中就有一个被杀戮,每6个男性就有一个没有机会娶上妻子,每天有3.5万名女性被强制堕胎,每天500个妇女自杀,每年有100万女婴被抛弃。”

每个贪官的背后总有一堆情妇

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沦为中共官员的玩物。据调查显示,领导干部腐败60%以上都跟“包二奶”有关系,在被查处的贪官中95%的人都有“情妇”。常言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有一个相助的女人。”但这句格言,在中国被改为:“每个贪官的背后总有一堆情妇。”

近日,大陆著名《财经》杂志以《公共裙带》为封面故事,再度披露了在过去几年中,在中国政商两界呼风唤雨的超级高官情人李薇。属兔的李薇现年48岁,她不但是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廷的情妇,李下台后,她东山再起,辗转投靠北京的官员。她的情夫中,除了“著名”的原山东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中石化董事长陈同海,同时“共享”她的,还有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最高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公安部原部长助理郑少东等,都是中共官场上有头有脸的人物。此外,另有多名省部级官员泥足深陷,因“交友不慎”、“严重违纪”等卸甲身退。坊间称,她至少跟15位省长、部长级高官有染。

《中共高干情妇档案》一书的作者方延鸿说,当今的中国是红(权力)、黑(腐败)、黄(色情)混在一起的“腐臭的酱色”,一个高官背后就会有数个、数十个二奶。由于包二奶现象太普遍,人人皆知,连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也在最新的第五版中,专列了“二奶”词条。几乎有权、有势、有钱的都在包二奶。

广东省某些地方还出现了“二奶区”,有些贪官还将二奶包到海外。美国房地产人士指出,过去华裔聚集的加州洛杉矶亚凯迪亚、罗兰冈部分社区被称作“二奶村”,但当时房价不过几十万,近两年来,同行间盛传“二奶村”已搬到东区某知名“百万豪宅社区”,不仅隐密,学区也不错。

《看》杂志引述说,中共大连市委开会时,有人说自己有两个二奶都感到抬不起头来,说这证明自己的魅力不够。结果一圈发言下来,平均每人有六个二奶。

被揭出的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的重庆市司法局长文强(做过16年重庆公安局副局长),就有上百个情妇。即使中国官方媒体上,也有很多这种报导。例如在文强之前,就被揭出,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广播电视局局长张小川包养70多个情妇;深圳中级法院的副院长有六个女法官情妇,碰到那些有油水(可以进贡、受贿)的案子,这个副院长就“拨”给情妇法官,让她们发财。

而在这之前,因情妇联手上告而落马的中共海军副司令王守业,被揭出至少包养了五个情妇。中共湖北省天门市市委书记张二江,被称为“五毒书记”,因为吃喝嫖赌,五毒俱全,情妇多达107个。

北京《检察日报》的文章引述说,中国网络上,有对贪官放荡生活的嘲讽排行榜,也被称为“全国二奶大赛”名单:中共江苏省建设厅长徐其耀,包养情妇146 人,获得“数量奖”;重庆市委宣传部长张宗海,包养17名未婚女大学生,获“素质奖”;海南省纺织局长李庆善,撰写性爱日记95本、保存性爱物证236 份,获 “学术奖”;安徽省宣城市委书记杨枫,运用MBA知识管理7名情妇,获“管理奖”;福建省周宁县委书记林龙飞,召集他的22名情妇举办群芳宴并选出最美者,获“团结奖”。

基本人权没有 谈何妇女权益

而对很多弱势群体的女性来讲,这妇女节对很多妇女已经不存在了。自由亚洲电台报导,上海访民陈恩娟在妇女节表示,不记得今天是妇女节,连基本的人权都没有,谈何妇女的权益。

报导说,最具有中国特点的是女性的自杀率。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自杀数据显示,在39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是唯一一个报告女性自杀高于男性的国家,发达国家的男性自杀率至少是女性的3倍,而中国的女性自杀率却比男性高出26%。

深圳独立意见人士朱健国告诉自由亚洲电台,三八妇女节一百多年了,物质上可以说进步了,但从精神,从自由的程度,从人权的角度退步了。

他说,大陆今日的劳动妇女要顾全的太多,生活重担不允许她们享受自己的节日。他说:今年物价上涨特别厉害,所以今年休息的妇女就要比往年少很多,都要去忙生计,深圳这里过年时,辣椒还是一块五一斤,现在是三块八到四块,翻了一倍了,物价的上涨趋势已经超出很多人的预料,这样的局面下,我就感到今年的三八节很多妇女在工作,在谋生,有的她要到菜场去捡烂叶子菜,那些便宜菜,所以这个节对很多妇女已经不存在了,现在上涨得最快的就是食品,妇女要每天买菜,她们是食品压力的第一个感受者,她们对物价的压力感觉是更深、更严峻的。

国际妇女节的由来

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制衣和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尽管后来当局出动警察攻击并驱散了抗议人群,但这次抗议活动促成了两年后的3月第一个工会组织的建立。

接下来的数年里,几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类似的抗议游行活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1908年,当时有将近15,000名妇女走上纽约街头,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增加工资和享有选举权等,并喊出了象征经济保障和生活质量的“面包加玫瑰”的口号。

1910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首届国际妇女会议。与会人士倡议,以每年的3月8日作为全世界妇女的节日。1911年的3月8日为第一个国际劳动妇女节。中国于1922年开始纪念“三八”节。中国妇女第一次群众性的纪念“三八”节活动是1924年在广州举行的。

相关新闻
中国妇女乳腺癌死亡人数上升并趋年轻化
又传中国妇女受辱  大马部长赴华解释
妇女专题:中国妇女的权益及其保障
路透社:中国妇女仍受歧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