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农地征收纠纷 亟待修法根绝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7月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 2日电)台湾良田提升粮食自给率,气候变迁,农田是最佳蓄水池,但农地征收纷争未歇;民间版土地征收条例修正草案已付委待审,学者强调,征地公共利益要件、程序正义及补偿亟待修法改正。

苗栗县征收大浦农地,以及为推动“后龙科技园区”,欲征收湾宝特定农业区,都引发农民强烈抵抗,受全国关注。行政院长吴敦义曾表示,征收特定农业区做为其他用途应审慎考量。

之后湾宝特定农业区征地案送内政部区域计划委员会审查时,出席的农委会代表罕见的明确表达反对征用特定农业区立场。此案后来未通过审查,停止征地作业。

然而相似的征收良田纠纷却未停止,新竹县政府的“璞玉计划(台湾知识经济旗舰园区特定区计划)”要征用竹北东海里、隘口里、十兴里、芎林山下村,合计447公顷土地纠纷案,经农委会确认,又是征用特定农业区案件。

璞玉案,县府都市计划委员会已于4月27日审查通过,报请内政部审议中;再引发农民向总统府、监察院陈情,要求停止征收。

竹北璞玉自救会会长邱鸿钧强调,当中300公顷农田年产360万公斤米,是北台湾谷仓,过去是贡米,现在是县府竞赛前三名米产地,不当被滥用开发;东海里还是竹北仅存客家聚落。

世新大学社发所助理教授蔡培慧说,县府欲区段征收的447公顷土地中,只约40公顷是供交通大学推动产创园区使用,并非建校给学生上课使用,其他400余公顷地则是做为都市计划使用,公共利益性甚弱,却要强征农民赖以为生的农地,变更地目推开发案,因此被称为强盗行径。

她进一步出示教育部公文指出,连教育部都质疑,“部分国立大学任意寻找设立分部之校地,造成地方政府期待过高,以不确定之计划误导地方土地使用之合理规划”。

她进一步分析,依现行规定,区段征收后,地主应能取回被征土地的40%面积;但是竹北一带历次征收农地后,农民平均取回的土地却只有被征土地的2成6、2成7;而且,这些地已被变更地目,无地可种田维生的农民,还要开始缴增值税、地价税,二度受挫。

除了吴敦义说征收特定农业区做为其他用途应审慎考量。针对璞玉案,农委会也说,会出席内政部都市计划委员会,若征地必要条件不足,会表达反对征用竹北特定农业区的意见。

然而修法才是根本解决农地征收浮滥造成纠纷之道,民间版的土地征收条例修正草案已获朝野立委连署,送立法院提案,并付委。政治大学地政系主任徐世荣强调,浮滥征收农地的问题有三,都必须修法改正。

首先,征地要符合公共利益要件的审查权应回归中央,不应由地方政府球员兼裁判行使,需用土地者必须提出公共利益评估报告书,送内政部审查委员会审查,且委员会委员比例,相关专业领域学者比例应大过官员;并规范公共利益开发案优先使用公有地,非先征民地。

问题之二是,征地机关只办公听会,流于让农民说话而已,政府却没回应、处理;修法要明定征地程序必须依行政程序法,由内政部举办听证会,政府依法必须对民间意见做出回应与处理。

问题之三是,被征地者受到莫大牺牲,政府必须完全补偿,补偿要比市价高,计算方式应是地主持有土地10年以上时,每年再加计补偿金额,例如德国的征地案就曾补偿地主5倍市价。

蔡培慧补充,内政部曾回应5月会提出官方版修正草案,但尚未见踪影。她及徐世荣都建议,官方版修正草案及早提出,以利修法加速,及早从制度面杜绝农地浮滥征收。

评论